幸勿妄断教宗

“老天爷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啊”,人们抱怨道。可却不反省自己错在哪里。《芈月传》里的白起将军临死前[电影里大概无此叙述]也这么喊来着,但他忽然想起打赵国的时候坑杀无数战俘,不得不承认:“我是该死。”

我们通常无法洞悉天意,但对教宗的做法,还是可以略知一、二的。当年去东北替老板办事,趁隙问:梵蒂冈为何与满洲国建交?老板亦不知。我的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看完后,我终于明白了。哪里有什么政治意图,保护天主教徒而已。大政策不说了,只举两个小例子。在满洲国,教会和教堂是受到保护的。当时的细粮主要供应给军队,老百姓都吃粗粮。但是给神父供应细粮和其它营养食品。

抗战时雷鸣远神父在河北,据书中记载,一群醉酒的日本士兵闯入教堂,要找女人,可妇女们恰巧正躲在教堂里。雷神父招呼这群醉鬼听他介绍每个拜苦路的圣像和其它圣像。等介绍完了,他们的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于是向神父道歉,鞠躬后离开。这种险情在满洲则不会有。

教宗的苦心不外是保护天主教徒、保护教会,为教会的未来着想。思考此类问题不宜只看局部,或格局放得太大,什么匪匪好,匪匪坏,这些不是主要问题。

从最基本的层面分析人性,往往准确。

一友告诉我,他的女友被人抢走了,让我看了得胜男给他发的微信。我发现得胜男有以追女人手段高明、搞女人多为傲的虚荣心。我让友了解得胜男的工作情况。他换过好几家公司,根据他换工作的顺序、职位判断,他找工作只是为了有份工资,看不出有上进心。我对友说:“他应该还有别的女人。查他!”果然,除了女友外,他还同时与另外两个女人有染。野鸳鸯被拆散。

何谓平安?

美国电影《兄弟连》的主人公说,战后他要买一块地去过paceful life. 中文翻译成“和平的生活”。其实他的意思是去过平安的生活。

何谓平安?它跟出门被电动车撞没太大关系。那是一份恬静,没有压抑的思想或负面情绪,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家庭关系]。

这是《韦氏大词典》定义的,不是我发明的。其它词典的词条顺序是按使用频率排列的,而《韦氏》则按词意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于是,爱死《韦氏》。

有人说:每天过同样的生活多单调啊。我不这么看,我每天都在享受生活,享受那份恬静,那份安逸,那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当然,更包括与天主的亲近。

我始终相信明天会更好,这不必怀疑吧?因为N个明天后你就在天堂了。困难总是会过去的,有人满怀信心渡过难关,有人耗尽最后一滴血走出深渊。这就是有信仰与无信仰的区别。

耶稣时代的葡萄酒

许地盛产红葡萄,白葡萄极少,所以出产的葡萄酒应该都是红酒。

酿酒方式:把葡萄倒入榨酒池,人们在葡萄上踩踏,或者在葡萄上放木栅子,人们踩踏木栅子。榨出的葡萄汁透过滤网流入下面的大桶里,再把桶里的葡萄汁倒入大酒缸。装满葡萄汁的酒缸放在阴凉处或水中,开始天然发酵。葡萄皮备用。酒发酵到变酸时,再把葡萄皮放进去,继续发酵。发酵好的新酒,还会继续发酵一段时间,因此,新酒要装入结实的新皮囊里,否则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会把皮囊撑破。

由于没有现代化的过滤装置,酒的水果味道更浓,颜色更深,就是说,更像血的颜色。

酒中的单宁无法滤掉,所以酒的口感没有现在的那么润滑。

希伯来人不直接喝葡萄酒原浆,而是要兑水,至于要兑多少水,要看葡萄的品种和酒的甜度,总之,要兑到口感最佳为止。有学者认为,加纳婚宴的主人恐非富人,因为富人会聘请高级调酒师,他们的嘴很刁,会调出上好的酒。

因此,耶稣在最后晚餐成圣血时所用的葡萄酒,其实是掺了水的。我们弥撒中成圣血前,也往酒里掺水,虽然意义完全不同,但与耶稣成的圣血却保持了一致。

我比较迷信,相信天主既然提到了葡萄,那么许地产的葡萄酒必然是最好喝的。但奇怪的是,以色列的葡萄酒并不出名。原来许地被穆斯林占领后,他们禁酒,把葡萄园都毁了。以色列引进的是法国葡萄树。

耶稣说:我不再喝这葡萄汁了。这大概注定了许地葡萄的命运。也许他不想日后世界各地的门徒都跋山涉水,到许地取酒。我相信如果那些葡萄还在的话,他们干得出来。

以色列用DNA技术发现了70种本地葡萄树,其中20种适合酿酒。以色列Recanati葡萄酒厂于2014年酿造出第一批本地葡萄酒,名字叫marawi,可惜是用白葡萄酿制的。葡萄产于约旦山脉。耶路撒冷和圣经中提到的其它城镇都在山脚下哦。

据称该酒闻起来有杏、石榴、茉莉花和草莓的混合味道,尽管是100%纯葡萄酿造。喝起来如蜜一般润滑,但是酸甜口味。在网上搜Recanati marawi即可在外国网店找到。

参考文献:

《What Did Jesus Eat?》

《What Wine Would Jesus Drink?》

耶稣时代的一日三餐

天主提到的流奶流蜜的许地有七种出产:小麦、大麦、葡萄、无花果、石榴、橄榄、蜜枣[希伯来语中“蜜”不但指蜂蜜,也指蜜枣,尤其指蜜枣酿制成的糖浆]。此外旧约还提到了大扁豆和小扁豆。根据考古,他们的食物还应有南瓜、葱、大蒜、洋葱、黑萝卜和瓜类。

许地当然牧草肥嫩,极适合牧羊,所以出产大量奶。由于鲜奶不宜保存,他们将其制成酸奶、奶酪、黄油、酥油等。羊毛则是用来卖钱的。

他们早餐吃的是大麦做的粥,不是面糊哦,有点像燕麦粥。大麦粥常与豆类一起煮。

然后他们出工,午餐自然就在外面吃了,有饼、奶酪、无花果干等。

正餐是晚餐,有蔬炖菜、奶酪之类的奶制品、蜜、水果等,还有橄榄油,蘸饼吃。

鱼当然也会上餐桌。还有鸡和鸡蛋等家禽。

肉很少吃,他们认为,活畜的价值大于餐桌上的畜。肉在重大节日和盛宴时吃。从圣经上看,最高档的肉要数牛犊了。

但是,有时他们会打到猎物,常见的是黇鹿。许地好像不适合做腌肉。因鲜肉无法保存,所以他们会把多余的肉拿出去与人交换其它物品。盛宴时,牛羊是整只烤的,人少情况下,是把肉切成块,先烘烤,然后再炖,有时和蔬菜一起炖。

炖菜不是用铁锅,是陶锅。

参考资料:

《Cooking in the Hebrew Bible》

《What Did Jesus Eat?》

耶稣时代的饼

小麦面做的,加水和面,外加一小撮盐。他们通常是做发酵饼,因为发酵饼能保存更长时间。无酵饼是应急情况下做的,如朋友突然到访,发酵时间太长了,就做无酵饼。早期烹饪饼都在石头上烤,烤得两面焦黄,为了烤透,饼做得比较薄。腓力斯人到来以后,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制做炉子,饼可以贴在炉膛壁上烤了。耶稣时代大多是这种烤法。

饼还有更高级的做法,比如用酥油[由奶制成的]和面,加入奶、奶酪、蜜、水果干等。

摘自《Cooking in the Hebrew Bible》

中国的悲情文化

既然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价值观是乐观、进取的,可屈原为何自杀?

从小就知道屈原的故事,但总觉得他的自杀理由不充分。看了屈原的《天问》,终于明白了。所谓天问,其实是问天。屈原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在《离骚》中,他操心也太多: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内心充满凄凉:“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秋天是金色、丰收、快乐的季节,可屈原看到的是凋零;夕阳是色彩斑斓的,可屈原认为是黄昏。西周以后,首次看到黄昏一词。

屈原是有理想的: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个理想恐怕高了一点。

屈原还间接提到了民风之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我无意讽刺屈原,看了《离骚》,觉得他怪可怜的,何况他善待百姓。

屈原[公元前343-278]是战国晚期的人,他和其他几个楚人的文章形成了《楚辞》。楚辞满文悲怆,充斥巫术题材,较之《诗经》,感觉完全是两类人写的。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也就几百年时间,究竟是什么使人的思想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楚辞》反映了楚人的特有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的结合。但纵观历史,《楚辞》的悲情文化应具有普遍性。

春秋晚期,周灵王[? -公元前545年]请方士[巫师]苌弘辅佐,试图通过巫术使各诸侯国顺服于周廷。各诸侯国竞相效仿,于是巫术开始在全国蔓延。周灵王死后,苌弘继续辅佐周廷。

孔子看到后果了,他发现天道已乱,于是毕生精力用在恢复中华传统上。孔子也听说过人们效仿蛮族,他评价晋人:“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晋国不久被六卿篡位,分裂为赵、魏、韩三国。战国时代自此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 – 479]与苌弘[约公元前565年—492]为同时代人,曾向苌弘学乐。大概是因为师徒之交,孔子避谈乱力、怪神。至于苌弘的世界观,无从知晓,只能从《左传》的零星记载中看到,他似乎知有天道,但晋臣叔宽说他违天,必亡。苌弘后来惨死。

战国晚期,方士邹衍[约公元前305年-240]等众在齐国和燕国沿海逐渐壮大起来,形成方仙道,其主要思想为五德终始说,“五德”是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比如,张三因天授五行中一德,而成为天子。当其德衰微时,上天便会授予李四五行排序的下一德,取代张三,成为天子。

五行说出自《周易》,但不涉及德。从朱熹的《周易本义》看,周易不是用来算命的,而是用来揣摩天意。《周易本义》提到四德:元、亨、利、贞。其中元德介绍得最为详尽:“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至于亨、利、贞:“亨者,物之畅茂,利则向于实也,贞则实之成也。”这四德又与人奉行天道有关。但是,“四者之间,生气流行,初无间断,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统天也。”由此可见,德行是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的。

方仙道并没说五德具体指哪些德行,但宣称五德是相克的。这无疑是说天道是自相矛盾的。邹衍之徒认为,舜帝是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灭周,又因水克火,所以他们认定秦朝是水德。水德是什么德行?方士们似乎认为这不是重点,而是对德的颜色抱有极大的兴趣。由于黑色属于水,他们认为秦朝要崇尚黑色,服装、旗帜均黑。

对于普通人而言,要看他们的运势了。对于运势差的人,当然要向上天祈祷了,以求好运。

方仙道席卷全国,方士们俨然成了人与上天的中间人。他们看面相,对于印堂发黑的人,也许要喝一碗符水,方能逢凶化吉。人要长生不老,只靠德行是不够的,还要服用他们的丹药。他们也引鬼上身,向人传递些超自然的信息,但奇怪的是这些信息都来自阴间,从未有上天托他们捎什么话。显然是魔鬼作祟。孔子看不下去了,要求敬鬼神而远之。

人们已不再思考如何按上天的旨意生活了,而是忙于打听哪位大师灵验。人远离天道后,不再以敬顺天意为乐,而以功利为耀,当四处碰壁,到了老年仍一事无成后,怎能不悲?

屈原是反省的,他说:“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但屈原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他没有积极寻觅上天的旨意,他本可以振作起来,去尝试另一条路,也许那才是符合天意的路。

压垮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的世界观。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读史至此西周,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价值观就算了解了。历朝帝王,包括外邦的元朝和清朝,均视此为社稷之根基,唯有秦朝是个例外。

承载这个价值观的书,就叫《书》,后人称其为《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此为历朝帝王、名门子弟、考取功名者的必修之书。将相常引述《尚书》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古人看来,《尚书》里的话就是真理。敢挑战《尚书》的,大概只有孟子了。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尚书·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他指的是武王伐纣过于血腥,不可取。

按秦始皇的想法,他才是中国的首位皇帝,所以叫始皇帝,他的后代便是二世、三世,直至永远。他在“帝”前面还加了个“皇”字,以表明上古的帝不是皇帝。焚书时,他似乎对《尚书》格外关照,以致汉文帝向民间诏求遗经[《尚书》为五经之一]时,别经尚有人民藏着,陆续献出,独缺《尚书》。

后来,汉文帝听说济南伏生已背下《尚书》,立即遣鼌错前往受教,错是河南禹州人,听不太懂济南方言,辛亏有伏生女羲娥逐句传译,方得《尚书》中的二十九篇。到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意外发现一本《尚书》,但字迹多腐蚀,不过还是能够挑出二十九篇,所以现存《尚书》总共是五十八篇。晋朝时又有人献《尚书》,但经考证并非真本。

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价值观,若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敬顺天意”。

五经之一的《诗经》,成书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它其实是部诗集,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人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它显示了传统价值观在民间的应用。因此被视为正典。孔子常引用此书。

透过诗经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敬顺天意、单纯、乐观、进取。诗经也叙述悲剧,但哀而不伤,怒而不怨。他们若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坦然接受,天意如此嘛。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人常有过失],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不断反省],而后作[振作];征于色[别人对你怒形于色],发于声[发声指责你],而后喻[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现代人,若仍保持此传统,还会有忧愁吗?

拒看相反教会道理的书

出于什么动机,使我们厌恶那些不被教会欣赏的书,包括那些所谓的名著?这几天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出于自信?有一定道理。教会的训导已经足够了,她的书多到读都读不完。我拒绝接受任何相反教会道理的书和它们鼓吹的思想。

出于自信和自尊?更贴切一些。如果我追星,如果我崇拜名人,如果世俗权威列出名著清单,我就要去读,我便失去了天主教徒的尊严。我们只度教会让我们过的生活,只接受教会传授的真理。所以,那些所谓的名著,只要相反真理,在我眼里便一文不值。“哦,他们可是名人”,有人或许会说。我自有我的名人标准。外人不认可我的名人清单?那是他们的事。外人还说我信天主教是#%*^&~,那也是他们事。至于是否有必要向他们解释?完全取决于我的心情。通常我没那个兴趣。“他是诺贝尔奖得主!”哼,自从他们没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圣若望保禄二世之后,该奖在我眼里也一文不值了。“你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一样”,有人提醒。干嘛非得一样?我就是我,我有我的全部特征,我有我的价值观,我有我的喜好,我有我所信奉的东西。我因此让外人[我说的是外人,不是亲友]感到不快了?我的心肠还没好到去担心外人的心情。

今天月省,神父讲到了faithful[忠实],话题涉及忠实于信仰。这才是关键。faithful包含两层意思:

1、忠贞

2、坚定地遵守承诺或责任。

faithful不单指信仰,比如faithful friend,意思是忠实的朋友。

忠实是君子所为,小人毫无信义可言,当然不知忠实为何物。我不必多讲了。

诚然,一些启蒙哲人的话,不是句句都无道理,但毕竟他们的思想体系与我们的截然不同,不宜引述;用他们的话支持我们的信仰,更是荒谬绝伦。我曾提到,黑格尔说过:一切真理来自天主。“他是反教会的”,本会神父们对黑格尔相当嗤之以鼻。我还曾想在网上介绍拿破仑的胜战,“不要宣传他,他是反教会的”,本会提醒道。拿破仑出了一些限制教会的政策,但出于跟教宗作对,因为教宗对法国的敌人也保持友善。拿破仑的问题是自高自大,甚至不把教宗放在眼里。他在流放期间倒也知悔,曾叹道:“我是天主教徒,应该有灵性生活。”教宗得知后,请英国[拿破仑被英军囚禁]给他安排个神父。

西方人几乎都有明确的思想体系,与他们聊天,很容易发现他们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受到哪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则不容易看透,他们好像是各种思想的混合体。曾看过一个演讲片段,他把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的话都加进去了,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听起来觉得很正常,但足以把西方人搞晕。他有什么信仰?持什么价值观?西方人会认为他不知所云。但无论如何,作为本门子弟,应该有明确的价值观,而不受其它思想的影响。

有人可能以为是小题大做,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我曾工作过的一家美国公司,是搞技术转让的,就是给客户建厂房、安装生产线,然后教他们如何操作,公司如何管理。台湾客户很认真,讲座时他们生怕漏掉一个字,讲座后,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国内客户,是个著名国企,我讲管理的时候,他们私议道:哦,这就相当于咱们的什么部门。哦,这就相当于咱们的什么体系……我觉得没必要再讲了,无师自通了,于是把管理手册交给他们了事。相当于和等于是两码事。毫无疑问,台湾客户的产品质量就是比这家客户好。我向德国凯斯比公司买泵,坚持要德国生产的。他们说国产的凯斯比泵质量一样好,而且便宜。不要。最后他们说实话了:“你说怪不怪,中国厂的设计、设备、原材料、操作、管理与德国的完全一样,员工都在德国培训过,可泵的质量就是不如德国生产的。”输在细节上。

同理,教会的价值观不能参杂进其它东西,不能“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否则,其结果照样是“差以千里”。

英文圣经更接近拉丁文

我们全家深感读英文版圣经,更能体会深刻。这不奇怪,毕竟英文与拉丁文相近,而中文与拉丁相差甚远,一些语意无法尽解。我观思高翻译,已竭尽全力了,尚无出其右者。比如玛窦福音,彼拉多问,你是犹太君王吗?耶稣答:你说的是。这“是”字加的尤妙,但汉语语境毕竟不同,尽管加了“是”,仍让人感觉到意思是:这话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英文用you say so。意思一样,但英文语意却是:你已经替我说了,我就是犹太君王。

在加纳婚宴,耶稣到底称圣母“女人”,还是“夫人”?

加纳婚宴,耶稣与圣母的对话有三奇,第一奇就是耶稣称圣母为“女人”。受儒家礼节的影响,吾国前辈天主教徒,恐难以想象,耶稣怎会如此不敬,竟称圣母为女人?所以有作者称,此处的“女人”应指“夫人”。中东及西方未受儒家影响,所以父母与儿女的关系不受礼节的拘束,不必朝夕请安,毕恭毕敬。儿女给父母起外号,以示亲热,司空见惯。所以,如果耶稣称圣母为“夫人”,反而见外了,称圣母“女人”,倒是凸显母子情深。第二奇,耶稣听圣母说没有酒了,却说“这与我和你有什么关系?”耶稣对陌生人尚能大发慈悲,何况主人是圣母的亲戚,而且还在他们家吃饭?显然祂说的是反话。第三奇,圣母听祂说完,竟知道该如何嘱咐仆人,“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我看过很多从神学层面的诠释,无误!但我只从生活层面讨论。圣若望告诉我们,这是吾主第一次公开显圣迹,言外之意,没有包括祂私下显圣迹。试想,圣母很年轻就生了耶稣,到祂30岁宣讲福音时,我们的在天之母尚在“淘气”年龄,怂恿吾主给她显几个圣迹,可在预料之中。吾主当然反对,说这与我无关之类的话,亦在情理之中,天机不可泄露嘛。但是,尽管祂嘴上抗议,终究拗不过圣母,圣迹照显不误。难怪圣母遇到此情,便知如何应付。梅尔吉普森拍摄的《耶稣受难记》,有耶稣给圣母显圣迹的片段,一闪而过。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我曾有幸认识该片的历史顾问。他是考古学家,而且是神父。他设计的历史背景,当然是有依据的。剧本中的英语对话,是由他翻译成阿拉姆语的[当时的犹太人已不讲希伯来语]。

所以,我们请圣母代为转求,必有奇效。吾主拗不过她。也许吾主亦抗议:视此竖子所为,尚可加恩吗?但却无奈。

人的特征:理性

人们预期人的决定和行动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做出的,且不受情绪的影响。预期人在采取行动前,能评估这个行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们看新闻时会发现西方政客讲话的语调是很平淡的,即使在争论时语调也平淡。他们是想显示自己是理性的,情绪不会失控。

我初到菲律宾,曾因一服务商做事拖延,在电话里大发雷霆。事后,合伙人温和地告诉我,不要生这么大气,有事可以慢慢说。我猛然意识到自己情绪失控了。其实这些道理我早就知道,但没有做到。从此再不跟人发火。一些时事,仍让我义愤填膺。义怒是可以的。我主把商贩从殿里赶走,便是义怒[这是专家说的]。但我们在那本书里找不到祂情绪失控的任何痕迹。有鉴于此,我在讲这些事时,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平静地把话说出。讲英文时有进步,但讲中文的时候,还需要练。

总之,情绪失控,是人性的弱点。不要让人感觉到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吵架改为心平气和地与人讲理,对方不讲理,一走了之。 切勿把自己的尊严,降到与对方一个级别,互相对骂。那她[爱吵架的大多是女人]骂我,我不还嘴,该多吃亏啊?按规则,似乎是多骂一句的人胜出。但果真如此吗?我们理性分析一下。倘若对方是个不要脸的人,你骂她百句,她也无动于衷,但她骂你一句,足以把你气得半死。圣施礼华说:不要和路边吠叫的狗相争。很多人反感这句话,认为神父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那是有历史背景的。时值西班牙内战,很多神父被杀,被骂的当然就不计其数了。但这句话被列在了《道路》里,我们该如何理解?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或可理解为:面对一群不知做人尊严的无赖,你值得屈尊与他相争吗?

三十六计,一看就是雕虫小技,偏说是孙子写的。孙子是个大军事家,怎么可能出此下策?孙子讲的是国家战争策略,惟有一策,对我们个人有用:不战而驱人之兵,为上之上策。避免、不营造吵架的氛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