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悲情文化

既然祖先传承给我们的价值观是乐观、进取的,可屈原为何自杀?

从小就知道屈原的故事,但总觉得他的自杀理由不充分。看了屈原的《天问》,终于明白了。所谓天问,其实是问天。屈原满腹牢骚,怨天尤人。在《离骚》中,他操心也太多: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屈原内心充满凄凉:“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秋天是金色、丰收、快乐的季节,可屈原看到的是凋零;夕阳是色彩斑斓的,可屈原认为是黄昏。西周以后,首次看到黄昏一词。

屈原是有理想的: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这个理想恐怕高了一点。

屈原还间接提到了民风之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我无意讽刺屈原,看了《离骚》,觉得他怪可怜的,何况他善待百姓。

屈原[公元前343-278]是战国晚期的人,他和其他几个楚人的文章形成了《楚辞》。楚辞满文悲怆,充斥巫术题材,较之《诗经》,感觉完全是两类人写的。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晚期,也就几百年时间,究竟是什么使人的思想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楚辞》反映了楚人的特有文化,它是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的结合。但纵观历史,《楚辞》的悲情文化应具有普遍性。

春秋晚期,周灵王[? -公元前545年]请方士[巫师]苌弘辅佐,试图通过巫术使各诸侯国顺服于周廷。各诸侯国竞相效仿,于是巫术开始在全国蔓延。周灵王死后,苌弘继续辅佐周廷。

孔子看到后果了,他发现天道已乱,于是毕生精力用在恢复中华传统上。孔子也听说过人们效仿蛮族,他评价晋人:“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晋国不久被六卿篡位,分裂为赵、魏、韩三国。战国时代自此开始。

孔子[公元前551 – 479]与苌弘[约公元前565年—492]为同时代人,曾向苌弘学乐。大概是因为师徒之交,孔子避谈乱力、怪神。至于苌弘的世界观,无从知晓,只能从《左传》的零星记载中看到,他似乎知有天道,但晋臣叔宽说他违天,必亡。苌弘后来惨死。

战国晚期,方士邹衍[约公元前305年-240]等众在齐国和燕国沿海逐渐壮大起来,形成方仙道,其主要思想为五德终始说,“五德”是指五行中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转。比如,张三因天授五行中一德,而成为天子。当其德衰微时,上天便会授予李四五行排序的下一德,取代张三,成为天子。

五行说出自《周易》,但不涉及德。从朱熹的《周易本义》看,周易不是用来算命的,而是用来揣摩天意。《周易本义》提到四德:元、亨、利、贞。其中元德介绍得最为详尽:“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至于亨、利、贞:“亨者,物之畅茂,利则向于实也,贞则实之成也。”这四德又与人奉行天道有关。但是,“四者之间,生气流行,初无间断,此元之所以包四德而统天也。”由此可见,德行是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的。

方仙道并没说五德具体指哪些德行,但宣称五德是相克的。这无疑是说天道是自相矛盾的。邹衍之徒认为,舜帝是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是火德。秦灭周,又因水克火,所以他们认定秦朝是水德。水德是什么德行?方士们似乎认为这不是重点,而是对德的颜色抱有极大的兴趣。由于黑色属于水,他们认为秦朝要崇尚黑色,服装、旗帜均黑。

对于普通人而言,要看他们的运势了。对于运势差的人,当然要向上天祈祷了,以求好运。

方仙道席卷全国,方士们俨然成了人与上天的中间人。他们看面相,对于印堂发黑的人,也许要喝一碗符水,方能逢凶化吉。人要长生不老,只靠德行是不够的,还要服用他们的丹药。他们也引鬼上身,向人传递些超自然的信息,但奇怪的是这些信息都来自阴间,从未有上天托他们捎什么话。显然是魔鬼作祟。孔子看不下去了,要求敬鬼神而远之。

人们已不再思考如何按上天的旨意生活了,而是忙于打听哪位大师灵验。人远离天道后,不再以敬顺天意为乐,而以功利为耀,当四处碰壁,到了老年仍一事无成后,怎能不悲?

屈原是反省的,他说:“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但屈原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他没有积极寻觅上天的旨意,他本可以振作起来,去尝试另一条路,也许那才是符合天意的路。

压垮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