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之:西周其他诸王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史记]。

“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闵文武{文王、武王}之道缺,乃命伯臩[人名]申诫太仆[官名]国之政,作《臩命》。复宁{国家再次安宁}”[史记]。

之后有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周朝逐渐衰弱。

到了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史记]。召穆公谏之,不听,杀谤王者,国人不再敢言,厉王喜。三年后民反,袭厉王,厉王逃至彘。太子静躲进召穆公家,国人围之,召穆公出己子,代太子受死。

召穆公、周定公共理朝政,十四年后,厉王卒,立太子静为宣王。宣王在二公的辅佐下,“修政,法{效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之后,宣王与姜氏之戎交战,败绩。

宣王崩,立子为幽王。幽王宠爱褒姒,为博褒姒一笑,竟用烽火戏诸侯。“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史记]。

后来又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父家申国。“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

各诸侯及申侯遂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并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西周至此告终。

东周时,周朝已彻底衰弱,各诸侯国已不再把周朝诸王放在眼里,所以史家多把注意力转向各诸侯国,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周朝之:周成王、周康王

武王崩,太子诵立,是为成王。成王幼,周公旦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自己则立于群臣之列。成王继续文王、武王的仁政,使“民和睦,颂声兴”[史记]。

成王驾崩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命召公、毕公相辅。成王崩,太子钊立,是为康王。召公、毕公反复告诫康王:“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以忠实守信治理国家}”[史记]。

成王、康王两代,天下安宁,四十多年不用刑罚。

周朝之:周武王

武王伐纣自不必说。文王驾崩后,给武王留下两位重臣,就是太公望[姜太公]和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武王拜太公望为太师,称其为尚父,作为军师,后来分封营丘,国号为齐;拜周公旦为辅相,后来分封曲阜,国号为鲁;还有召公奭[武王弟,分封燕地]、毕公高[武王弟,分封毕地(西安西南)]为左右大臣。

武王担心未获上天保佑,夜不能寐,与周公旦交谈,做出各种敬天爱民的承诺,又纵马{把马放走}、偃戈{放下兵器}、释旅{解散军队},以示天下不再用兵。

武王又问殷朝故臣箕子:“惟天阴骘{冥冥中安定}下民,相协厥{而}居,我不知其彝{常}伦攸叙{有序}!”[尚书] 箕子说:“…天乃锡{赐}禹洪范{大法}九畴{九类},(使)彝伦攸叙{常伦有序}”[尚书]。九畴中的五事,是对君王的要求:

貌恭:仪容恭敬;

言从:言语得当;

视明:明察秋毫;

听聦:明辨所闻;

思睿:思考智睿。

武王病,周公旦祈祷,愿意替死,武王病愈。

周朝之:周文王

周朝建立后,把西伯昌追封为周文王。

周朝的先祖是后稷[也叫弃],是帝喾的儿子,在尧帝时是农师,舜帝时继续负责农耕,封地于邰[陕西省武功县西南],这就是周国。后稷卒,其子不窋即位,不窋晚年,夏朝衰弱,不务农业,失官后迁至戎狄地区,不窋卒,其子鞠即位,鞠卒,其子公刘即位,公刘继续开荒种地,使“行{旅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善}。百姓怀之,多徙{迁徙}而保归{安身归附}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史记]。公刘卒,其子庆节即位,庆节将豳邑[陕西旬邑县西]定为首都。传位到古公亶父时,戎狄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他主动给予,后来又要土地和人口,民怒,欲战戎狄。古公不忍为了他的缘故而生灵涂炭,于是带着家人离开豳邑,迁至岐山脚下,百姓扶老携幼随他而往。邻国人见他如此有德,都来归附。于是古公废戎俗,建城造房,设置各邑,让百姓居住,又置各种官职,负责管理。百姓安居乐业。

古公有长子太伯,次曰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昌,即西伯昌或周文王。周文王自幼就显出圣德,古公赞叹将来家族兴旺应出于昌。太伯、虞仲知道父亲的意思后,故意离家出走,以此让季历即位。季历即位后继续实行仁义之道,诸侯都来归顺他。季历卒,昌即位,就是周文王。周文王努力实施仁政,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很多士人都来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他非常尊敬老人,也来归附。诸侯们有纷争,都请他裁决。有虞国和芮国发生争执,无法解决,同来周国请文王裁决,当他们进入周境,发现“耕者皆让畔{田界},民俗皆让长”,他们未见文王已经惭愧,回国后互相推让,解决了边界纠纷。

在被纣王囚禁期间,文王著《易经》。

周文王回国后,为了伐纣王,先伐犬戎和殷商的重要羽翼密须国、耆国、邘国和崇侯虎,并建丰邑城[西安鄠邑区],从岐山脚下迁都至丰邑。

商朝

商朝也叫殷朝或殷商。成汤重振五伦,敬顺天意,制定汤法,施以仁政。商朝先祖殷契,虞帝曾命他向民宣讲伦理道德,也许殷契治家亦有方,使其后代能够使商朝延续554年。殷商总体平稳,除了成汤之外,《史记》着重记载的有以下几件事: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昏庸},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反而向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太戊帝即位时,商朝已经衰弱,诸侯不愿来朝。太戊帝“任用伊陟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树合生在一起的怪现象,一夜之间就长得有碗口那么粗。太戊帝很恐慌,于是就去向伊陟请教。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国家在政治上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断恶善’。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果然那棵怪树很快就枯死了……于是殷朝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顺。”[史记白话译文]

武丁帝祭祀成汤的第二天,有野鸡站在祭祀用的鼎耳上叫,帝惧,其子“祖己乃训王曰:’…王嗣{继续}敬民,罔非天继{没有不符合天意},常祀{常祭祀}(,)毋礼于弃道{不要信奉违背天道的东西}’。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帝甲{武丁后第二代帝王}淫乱,殷{商朝}复衰。”

武乙帝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作死的帝王。他不但无视天道,还制作一个木偶,称为“天神”[即“天主”],然后与木偶赌博,赢了就侮辱天神。他又悬挂一个盛满血的皮囊,仰天射之,称为“射天”。结果他外出游猎时,被雷劈死。

商朝末代帝王辛,就是纣王,他天资聪明,有口才,认为天下人都比不上他,傲慢之极,也不敬天。

纣王淫乱,残暴,喜酷刑,重税赋,遭百姓痛恨。他所宠爱的妲己,淫性似乎比他还高,他们命乐师创作淫荡的乐曲,跳下流的舞蹈,“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叫男女赤身裸体,追逐戏闹,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当时商朝有三公,即西伯昌[即周国国君周文王]、九侯、鄂侯。九侯将女儿嫁给纣王,但因其女不喜淫荡,纣王怒而杀之,又将九侯剁成肉酱。鄂侯力谏,结果也变成肉酱。西伯昌知道后暗地里叹息,被人告发,纣王囚禁西伯。西伯之臣闳夭等人,“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烙之刑。纣乃许之。”

“西伯归,乃阴{悄悄}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周国自此强大起来。

西伯死后,“太子发立,是为武王”。周武王东征,至盟津,八百诸侯与他会合,说可以伐纣了,但周武王却说:“尔{你们}未知天命”。于是撤军。

纣王越来越淫乱,不听劝谏,大臣们纷纷投奔周国,“(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之后又把自己的叔叔箕子关起来。

周武王认为时机已到,率诸侯出兵伐纣,纣王率军迎战,双方大战于牧野。

“甲子日,纣兵败。纣走{逃跑},入登鹿台,衣{穿}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殷朝贤臣]之闾{赐匾于商容家的门上}。封纣子武庚禄父[谥号武庚,名叫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商朝贤君}之政。殷民大说{悦}。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按《史记三家注》,夏朝、商朝诸帝的德行,都不如五帝,有辱帝号,所以周武王不敢称帝,只称王。

夏朝诸帝

夏启驾崩后,其子太康即位,太康整天游玩打猎,不理朝政,结果被大臣后羿流放。太康死后其弟仲康即位。仲康及之后的几位帝王都太平无事直至孔甲即位。

孔甲敬天,但也好方鬼神{用巫术招鬼神},而且淫乱。巫术与淫乱都是上天所憎恶的。自此诸侯逐渐叛离夏朝。

查阅正史,孔甲应是第一个行巫术的人。《史记·封禅书》说他这么做是渎神。该书还记载,巫师栾大对汉武帝说,他能把神招来,结果神没招来,倒是把鬼招来了。从历史上看,巫师向来只能招鬼(恶神,即天主教说的魔鬼),不能招神(善神,即天主教说的天使)。

夏朝末代帝王夏桀,更加远离天道,不修德行,荒淫残暴,施行苛政。

当时有个诸侯国叫商国,该国诸侯成汤,是帝喾儿子殷契的后裔。成汤修德,众诸侯都来投靠他,于是,他联合各诸侯打败夏桀。夏桀被流放,成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史记],把夏朝的后代封为诸侯。夏朝共延续471年。

夏朝之:大禹

大禹属夏后氏,所以也叫夏禹,与虞舜一样,都是颛顼的后裔,颛顼为黄帝之孙。

夏禹、皐陶、伯益[颛顼后裔,秦之先祖]、后稷[黄帝玄孙,为周朝始祖]为虞帝的四大贤臣。虞舜因夏禹恭敬秉承上天的旨意,将仁德教化于四海,治水有功,遂把夏禹推荐给上天,让他摄政。虞帝禅让后十七年驾崩。夏禹守丧三年后,也欲把帝位让给虞舜的儿子商均,自己躲到阳城,但民意不可违,只好登基。

夏禹初让皐陶摄政,但他先夏禹而逝,然后让伯益摄政。夏禹让位十年后驾崩。守丧三年后,伯益把帝位让给夏禹的儿子夏启,自己隐居在箕山。因伯益跟随夏禹时间短,资历尚浅,而夏启素有贤德,诸侯们决定让夏启称帝。

禅让制自此结束。

五帝的天主

根据《史记》的记载以及《尚书》中《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五帝与上天建立的紧密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帝王是天子。所谓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如何有此称谓?五帝时代,人对上天都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上天同意,谅他们也不敢自称天子。从正史中,我们只能找到些佐证。如《尚书•高宗肜日》:“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天胤: 上天的后代。尚书译文:君王继承王位,要恭敬地对待百姓,臣民百姓也都是上帝的后代}”;《诗经·大雅·烝民》:天生烝民{庶民},有物有则{有万物也有法则}。既然这样,那么帝王自称天子也不为过。又如《诗经·周颂》祭祀周武王时说:“昊天其子之{上天把他当作儿子}”。可见时人知道上天视君王为儿子。古本《春秋公羊传》有“天子僭{超越…的权力}天,諸侯僭天子,大夫僭諸侯,久矣”之语。这是指当时的乱象,正确秩序应该是天子的权力不得超过上天的权力。从这层伦理关系看,天子与上天的关系最近。

2、帝王受命于天,由帝王代天行使权力。《尚书》说:“天叙有典{上天要求伦理秩序},敕我五典五惇哉{我们就颁布五典五惇的诫命}!天秩有礼{上天要求礼节},自我五礼有庸哉{我们就实施五礼}!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我们就落实五服五章}!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我们就执行五刑五用}!”

3、上天赏善罚恶,对帝王的要求尤其高。帝王必须恭听天命,祭祀上天自不必说,帝王自身要戒淫逸、远奸佞、行宽仁…还要教化百姓顺天意、知仁爱、修善德…。虞舜欲将帝位禅让给大禹时说:“慎乃有位{即位后要谨慎啊},敬修其可愿{恭敬修炼道德美善}。四海困穷,天禄{上天赐你的福禄}永终”[出自《大禹谟》]。

帝王怎么获悉天意呢?纵观正史、《尚书》和《诗经》,主要有五个途径:

1、与上天神灵沟通。但要达到此境界,必须修德,使自身道德水平达到极高的程度,才能体察天意,达到神灵沟通的境界。周文王是公认的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诗经》中有“文王陟{升}降,在帝{天帝}左右”[诗经·大雅·文王],“帝谓文王…{天帝对文王说…}”[诗经•大雅•皇矣]等记载。这就是与上天的神灵沟通,很像天主教的默观。

2、祈祷。古代祈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祭天时的祈祷,叫颂祷;二是私下里的祈祷,叫私祷。私祷就很随便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呼求老天爷。比如虞舜受父亲、后母、弟弟的虐待,每天向天嚎啕大哭{出自尚书},这也是私祷。又如《论语》讲,孔子{全名“孔丘”}病了,说:“丘之祷久矣”。

3、体察民意。既然民是上天所生或是上天的后代,所以民意也可能反映出天意,帝王要谨慎辨别。“天矜{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出自尚书]

4、询问圣人。因为圣人德高望重,所以能够洞悉天意。

5、卜筮。卜筮从黄帝时就开始了,后来周文王总结古人的卜筮经验,写下《易经》。但是孔子警告说,易经没有学透就卜筮,反而有害。[出自礼记]

对比圣经,古人所敬的天,与天主教所敬的天,其实是同一个天。上天无形无像,但又无所不在。曾读过一篇文章,其引经据典,得出的结论与拙作无异,但作者称上天不是神。如果神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原始天尊等形象的话,我也认为上天不是神。其实当年罗马帝国迫害天主教会的时候,就把天主教徒视为无神论者。

五帝之:舜帝

虞舜服丧三年后,本欲让位给丹朱,自己到黄河南岸躲了起来,但人们都归附于虞舜,有事仍然找他。虞舜只好称帝。虞舜虽由平民登基,但却是颛顼的后裔。

按《史记》与《尚书》,虞舜登基后,乘玉辇去向父亲请安,毕恭毕敬,以尽子道,又将弟弟封为诸侯。虞帝治国:

频敬天:每五年在十二名山封禅一次。封禅为祭天大典,按康熙字典,封禅方式为:铲小山上的土{称为“禅”},把土运到名山上,堆土筑坛{称为“封”},然后以此坛祭天。最重要的封禅地为泰山。

布“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民风大变。

行“五典”{即五常:仁、义、礼、智、信};天下明德。

正“五品”{即五伦: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百姓亲睦。

减”五刑”:把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刑减为流放。又用鞭刑惩治官员犯罪,用戒尺管教学生,有些罪可用黄金来赎,对由灾害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过失,给予赦免。只有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才施以刑罚。虞帝还再三叮嘱:谨慎啊,谨慎啊,可要谨慎使用刑罚啊!

用圣贤:高阳氏有八位有圣德的人,被世人尊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位德高望重的人,被世人誉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历代有德,不辱其祖。虞帝让八恺的后代掌管土地,让八元的后代传播五教于四方。虞帝知人善任,启用众多贤臣。

诫州牧{当时有十二州}:“谨慎啊!要敬授民时,不违时令。安抚远方的臣民,爱戴中原的百姓。敦厚德行,信任善人,疏远奸佞小人。四方的少数民族受到感化,就能俯首称臣,倾心归附!”{尚书白话译文}

广纳言:开放四境,听取各方意见。

惩四凶:帝鸿氏后代,蔽仁义,喜作恶;少暤氏后代,无信义,善虚伪;颛顼氏后代,不可教,不知礼。缙云氏后代,贪吃图财。虞帝把他们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人们说海内没有恶人了。

虞帝重视对帝王和贵族贵族子弟的教育,要求他们正直而温和,宽厚而严谨,刚毅而不暴虐,平易而不傲慢。

四海之内,人们无不称颂虞帝的功德,远达南方的交阯、北发;西方的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的山戎、发、息慎;东方的长、鸟夷。

天下开明的德政从虞帝开始,且被后世各代贤君所效仿。

[为方便读者查阅古籍,本文故意不用“尧帝”、“舜帝”的称谓,因为古籍多用唐、虞,甚至并成一词,用“唐虞”称呼尧、舜时代]。

五帝之:尧帝

尧也称唐尧{他属陶唐氏}, 是帝喾的儿子。尧原来也属轩辕氏,后来先后在陶、唐受封地,故又被称为陶唐氏。

史记说唐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接近他}如日(一样温暖),望之{仰望之}如云{喻云的气势}。富而不骄,贵而不舒{放纵}…能明{彰显}驯德{圣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规范}百姓{各族姓之长}。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尚书》赞唐尧“允恭克让{确实恭谨,能够礼让},光被四表{圣德普照,恩惠广施}”。

按《史记》、《尚书》,唐尧命人“敬顺昊天{天主},数法日月星辰”{史记}。在唐尧之前,各帝也研究天象,到了唐尧时代,又测出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节气,还在一年366天中设闰月,校正各个节气。

唐尧在位七十年,开始找接班人。有人说他的儿子丹朱不错,唐尧说:“顽凶,不用”。又有人推荐共工,唐尧说:“工善言,其用僻{心术不正},似恭漫天{看似恭敬天主,实是欺天},不可”。再有人推荐鲧{大禹父亲},唐尧试用后不满意。唐尧无奈,问四位诸侯,他们中谁能即位。四位诸侯都推辞说不如尧帝[古人之德,可见一斑]。唐尧只好让他们在远族异姓中找。

大家推荐虞舜。舜父是盲人且愚,后母凶,生子名象,象傲,舜父偏爱象,三人都欲杀舜,未果;舜有小过,便遭重罚,但虞舜孝敬家人如故。虞舜二十岁时就因孝而闻名。

唐尧闻此言,便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虞舜,考察他齐家治国的能力,和人伦之道的德行。虞舜让她们放下尊贵,遵守妇道,自己在家也更为谨慎。虞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相互推让地界;虞舜在黄河边制陶,那里便不再有次品;人们都愿意和他一起干,他住的地方,一年变成村落,两年变成乡镇,三年变成城市。

唐尧对此很满意,又赐他衣物、琴和牛羊。结果舜父想把这些财产给象,两人两次杀虞舜,都被他侥幸逃脱。虞舜仍尽孝悌之道。

唐尧让虞舜担任司徒职,管理百官,百官就变得有时效和秩序;唐尧让他接待外族宾客,宾客心悦诚服,对他毕恭毕敬。

最后,唐尧对虞舜很满意,把他推荐给天主,命他摄政,借以观察他做事是否符合天意。虞舜“乃在{在:观察}璿玑玉衡{北斗七星},以齐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即,看这些星宿的行度]。遂{然后}类{肆类,祭告天主的专用词}于上帝,禋{祭祀}于六宗{天地春夏秋冬。此处的“天”指天空},望{遥祭}于山川,辩{遍告}于群神”。

唐尧授权于虞舜,说:“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不利};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唐尧让出帝位后二十八年驾崩。百姓哀伤如死亲生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无人奏乐,以悼念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