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诸国

春秋时期,周国为宗主国,君主称王,各诸侯国君主均称公。周国位于河南洛阳地区。当时有十二个主要诸侯国:

燕国:周武王弟召公奭之后。河北北部。

晋国:周成王弟唐叔虞之后。周国北邻。战国时分为赵国[河北南部]、魏国[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部分地区]、韩国[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

郑国:周宣王弟恒友之后。周国东邻。河南中部。

卫国:周文王之子康叔之后。[河南鹤壁、安阳、濮阳一带]。

蔡国:周武王弟叔度后裔。河南上蔡县。

曹国: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后裔。今山东省菏泽、聊城市,河南濮阳市南部地区。

鲁国:周公旦之后,因具古风,重礼仪,被称为礼仪之邦。山东南部。

陈国:周武王女婿之后。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

齐国:姜太公之后。山东北部。

宋国:商朝后裔。河南商丘地区。

秦国:秦国先祖大费(柏翳),是颛顼帝的后裔,曾帮助大禹治水,舜帝赐他一块黑玉,并赐他赢姓,后负责驯养禽兽。他后裔的一支被周孝王封到秦地为国[甘肃东部至陕西一带],负责牧马。由于秦国与犬戎等杂居,通婚,常被其他诸侯视为蛮夷。

楚国:鬻熊是颛顼帝的后裔,曾经侍奉周文王,他的儿子熊绎,因周成王念及周文王的故臣,被封到楚地为国[湖南湖北一带],因楚国也地处蛮夷,与异族通婚,所以也被其他诸侯称为蛮夷之邦。

除了上述十二诸侯国,尚有很多其它小国。春秋共有170多个国家。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是蛮讲究的,不会灭其它国家(不见经传的小国除外),遇到篡位等不公平的事,会出兵干预,如有纷争,会去敌国劫掠一番,或占领几个战略要地。

春秋有五霸,待愚缓缓道来。

周朝之:西周其他诸王

“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史记]。

“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穆王闵文武{文王、武王}之道缺,乃命伯臩[人名]申诫太仆[官名]国之政,作《臩命》。复宁{国家再次安宁}”[史记]。

之后有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周朝逐渐衰弱。

到了厉王,“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史记]。召穆公谏之,不听,杀谤王者,国人不再敢言,厉王喜。三年后民反,袭厉王,厉王逃至彘。太子静躲进召穆公家,国人围之,召穆公出己子,代太子受死。

召穆公、周定公共理朝政,十四年后,厉王卒,立太子静为宣王。宣王在二公的辅佐下,“修政,法{效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之后,宣王与姜氏之戎交战,败绩。

宣王崩,立子为幽王。幽王宠爱褒姒,为博褒姒一笑,竟用烽火戏诸侯。“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史记]。

后来又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父家申国。“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史记]。

各诸侯及申侯遂立宜臼为王,是为平王,并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西周至此告终。

东周时,周朝已彻底衰弱,各诸侯国已不再把周朝诸王放在眼里,所以史家多把注意力转向各诸侯国,将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周朝之:周成王、周康王

武王崩,太子诵立,是为成王。成王幼,周公旦摄政,七年后还政于成王,自己则立于群臣之列。成王继续文王、武王的仁政,使“民和睦,颂声兴”[史记]。

成王驾崩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命召公、毕公相辅。成王崩,太子钊立,是为康王。召公、毕公反复告诫康王:“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以忠实守信治理国家}”[史记]。

成王、康王两代,天下安宁,四十多年不用刑罚。

周朝之:周武王

武王伐纣自不必说。文王驾崩后,给武王留下两位重臣,就是太公望[姜太公]和周公旦[文王第四子],武王拜太公望为太师,称其为尚父,作为军师,后来分封营丘,国号为齐;拜周公旦为辅相,后来分封曲阜,国号为鲁;还有召公奭[武王弟,分封燕地]、毕公高[武王弟,分封毕地(西安西南)]为左右大臣。

武王担心未获上天保佑,夜不能寐,与周公旦交谈,做出各种敬天爱民的承诺,又纵马{把马放走}、偃戈{放下兵器}、释旅{解散军队},以示天下不再用兵。

武王又问殷朝故臣箕子:“惟天阴骘{冥冥中安定}下民,相协厥{而}居,我不知其彝{常}伦攸叙{有序}!”[尚书] 箕子说:“…天乃锡{赐}禹洪范{大法}九畴{九类},(使)彝伦攸叙{常伦有序}”[尚书]。九畴中的五事,是对君王的要求:

貌恭:仪容恭敬;

言从:言语得当;

视明:明察秋毫;

听聦:明辨所闻;

思睿:思考智睿。

武王病,周公旦祈祷,愿意替死,武王病愈。

周朝之:周文王

周朝建立后,把西伯昌追封为周文王。

周朝的先祖是后稷[也叫弃],是帝喾的儿子,在尧帝时是农师,舜帝时继续负责农耕,封地于邰[陕西省武功县西南],这就是周国。后稷卒,其子不窋即位,不窋晚年,夏朝衰弱,不务农业,失官后迁至戎狄地区,不窋卒,其子鞠即位,鞠卒,其子公刘即位,公刘继续开荒种地,使“行{旅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善}。百姓怀之,多徙{迁徙}而保归{安身归附}焉。周道之兴自此始”[史记]。公刘卒,其子庆节即位,庆节将豳邑[陕西旬邑县西]定为首都。传位到古公亶父时,戎狄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他主动给予,后来又要土地和人口,民怒,欲战戎狄。古公不忍为了他的缘故而生灵涂炭,于是带着家人离开豳邑,迁至岐山脚下,百姓扶老携幼随他而往。邻国人见他如此有德,都来归附。于是古公废戎俗,建城造房,设置各邑,让百姓居住,又置各种官职,负责管理。百姓安居乐业。

古公有长子太伯,次曰虞仲。少子季历。季历生昌,即西伯昌或周文王。周文王自幼就显出圣德,古公赞叹将来家族兴旺应出于昌。太伯、虞仲知道父亲的意思后,故意离家出走,以此让季历即位。季历即位后继续实行仁义之道,诸侯都来归顺他。季历卒,昌即位,就是周文王。周文王努力实施仁政,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很多士人都来归附他。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听说他非常尊敬老人,也来归附。诸侯们有纷争,都请他裁决。有虞国和芮国发生争执,无法解决,同来周国请文王裁决,当他们进入周境,发现“耕者皆让畔{田界},民俗皆让长”,他们未见文王已经惭愧,回国后互相推让,解决了边界纠纷。

在被纣王囚禁期间,文王著《易经》。

周文王回国后,为了伐纣王,先伐犬戎和殷商的重要羽翼密须国、耆国、邘国和崇侯虎,并建丰邑城[西安鄠邑区],从岐山脚下迁都至丰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