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特朗普之败绩

特朗普本不是我这类等闲之辈可以评论的。但看了“谋略”,恐不得尽解,只好试评之。

民主党选举作弊,在政界是众所周知的。诚然,共和党也作弊,但相较民主党,还是小巫见大巫了。特朗普险胜,纯属希拉里之大意。特朗普上位后怎么做,至关重要。我们看看特朗普做了什么:

1、特朗普之前说过要抽干沼泽[意思是将违法者显露出来,绳之以法]。他胜选当天宣布:“从今天起,美国就属于人民的了”。其意就是民主党不代表人民,要灭之。民主党哗然,于是众志成城,要做掉特朗普。

评:你有制敌方案吗?事实上,特朗普至今也没有弄出个方案。既然不知如何制敌,为何要向它挑衅?特朗普在位四年,民主党一直跟他作对,要弹劾他,查通俄门,等等。

奥巴马在位八年,在政府部门安插了几千人。为何不辞掉这几千人,安排自己的人?其结果是,很多部门都在消极抵抗。

2、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并没有如数进内阁。班农可谓名将,就因为跟一些人,尤其是特朗普女婿,关系不好,弃之。

评:首先这样做没良心。人家帮你打江山,坐江山后,总得给人家一个职位。其次,能否摆平内部矛盾,是考核领导者的一个指标。

3、特朗普不要工资,看似光鲜,实则败笔。他的幕僚可能想加薪,想要奖金。他老人家都超越自我了,谁好意思为自己提要求?换上我,这笔钱当然吃进,嫌钱多不是?那我就将这笔钱作为基金,专门资助有困难的幕僚。这时我吆喝一声,谁会不听?特朗普自毁团队的本领还不止如此。公开演讲,特朗普让蓬佩奥搀扶女儿伊万卡上主席台。你家女儿是何等金贵,需要国务卿搀扶?当伊万卡挽着蓬佩奥的胳膊上主席台时,特朗普竟说:“哇哦,美女和熊”。说句“美女与帅哥”会死是吧?不能开羞辱人的玩笑,况且他们俩并非挚友。白宫抓到一“内鬼”,特朗普说,他之前一直以为这内鬼是蓬佩奥[这种话怎么可以说出来?也不应惨到连左膀右臂都要怀疑]。批评下属都是私下里进行的,并且绝不外传。特朗普通过推特批评,向全世界广而告之。特朗普没有尊重下属的意识。谈何凝聚力?

4、共和党议会领袖、参议院议长麦康奈尔,是何等重要的人物!很多议案都需要参议院批准。特朗普手下无人,很多干将都是麦康奈尔推荐的。至此,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把麦老头得罪了。但是,特朗普却跟他闹翻了。

5、众议院由民主党控制。特朗普推荐佩洛西为议长。佩婆当然感激不尽。从当时的照片就能看出,两人关系之紧密。这样,在众议院通过法案容易了。可是,鬼使神差地,他俩竟成仇人,佩婆非要置特朗普于死地。

川粉大骂麦叟和佩婆,但领导者不可沉溺于默想他人有多可恨,能通融则通融,该让步就让步。仅举一例。麦叟和佩婆一起劝特朗普放弃建墙,不听。难道阻移民只有建墙一个方案吗?何不跟他俩商量找个折中方案?这样,三方也有机会齐心协力去完成一件事。甚至,以让步为条件,还可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俩同意。

6、自从有了特朗普,共和党分成两派,所谓建制派和改革派。特朗普还沾沾自喜,认为党内有人支持他。何不寻求整个共和党支持他?所谓同目标,就是大家达成一些共识,找出几个共同的目标。在位四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全部理想,能完成几个目标就可以了。况且,有人作对,可能一个目标都实现不了。领导者的本领不是拉帮结伙,而是把人都团结在自己周围;把一群乌合之众训练成精锐。

7、美国优先,不意味让盟友窝心吧?他跟所有盟友都闹翻。共利益,不能吃独食。

8、特朗普的内阁,必定是希望他连任的。下次选举,民主党必肆无忌惮地作弊,特朗普只有作为战时总统才能连任,稍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看出来了。内阁一定会劝特朗普,显然不听。中国也意识到了,嚷嚷着准备打仗。

特朗普参加竞选去了。中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特朗普必输,考虑后特朗普时代吧。

综合特朗普的个性,其缺点是自高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对内,幕僚都是给他打杂的,对外则轻敌。他宣称自己是天选之人,以为能力挽狂澜,可惜他没同样自高自大的项羽、拿破仑那两下子。

特朗普自己干得很辛苦,可内阁并没发挥什么作用,期间多人辞职,有的离职后甚至写书骂他。最后,副总统彭斯也离他而去,只有被疑为内鬼的蓬佩奥,干到最后一刻,但从此不再跟特朗普搭档。

七、谋略

欲成大业,必有良将佐之,兵拥之。 共利益而齐人心,同目标而聚人气,持公平而无异心,常鼓励而生斗志。遇勾心斗角,化解之;有奸佞小人,剔除之。不因小事而分心,不为小利而心动。谋远虑而解近忧,一切以达目标为本。

对敌之道,度其优劣,能胜则战之,不能胜则友之。为友者,真心相待,异议淡化之,共识增强之,方能齐心协力。

善用此道者,必心宽大度;兼听而有己见;坚韧而又审慎;严明而又和蔼;诚实而又警觉;言出则必行。然则人和矣,只待天时。

——完——

六、祸从口出

一个人的嘴好坏,影响他一生的幸福。这个嘴不“积德”,问题出在哪里呢?按四枢德的说法,就是缺少节制,按情商理论,就是情商太低。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稍不满意,便恶语相加。为何要用恶语?不用恶语情绪发泄不出来嘛。有人把话说出去,等平静下来了,方觉后悔。怎么会后悔?理性回来了,通过理性判断,才知刚才说的话不妥。

所以不高兴、发怒的时候,最好一句话也别说。我见到过一个老外,被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这时他什么话都不说,等冷静下来后,再和你心平气和地谈判。我也遇到过同样的事,开车从修理厂出来,一人引导我穿过等待左转弯的汽车长龙,驶入直行车道。有人指挥,我当然快速穿过长龙。其实从他的位置,根本看不见另一侧车道的状况,等我车头冲出长龙,才看见有辆车疾驶过来,立即刹车。那辆冲过去的车在不远处停了下来。我开过去看那司机,只见他喘着粗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显然是又惊又气。我道歉后便离开了,可他还在那里运气,没说一句话。我不想说外国人有涵养,灭了中国人的志气,但教会的四枢德,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掌握的。小时候,家父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冲动的时候什么事也别做,明天再说。

总结:人的行为必须要受理性支配,冲动时,理性已无法支配你了,支配你的是感性,说难听点,就是受动物本能的驱使。见过人撒泼吧?

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避说否定句。我一同学是极爱抬杠的。比如,当人问我钟点时,我说十点五十,他会说:“什么十点五十?现在是十点五十三。换上我,我会说:“对,确切说是十点五十三。”

2、避开令人不快的玩笑。相声中互损的玩笑,是在提醒你,那些玩笑绝不能开。

3、不揭人短,不翻旧账。我最怕跟人吵架,因为吵不过他。我不揭人短,因为这么做有失风度。旧账嘛,分好账和坏账。好账就是曾对他怎么好。可这话不该从我嘴里说出来。坏账嘛,就是他怎么有负于我。我早忘了。

过往坏账,当时可能已达成谅解了,何必再翻出来?

五、凝聚力

我常提醒儿子,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千万别想你有多大本事,而是想你能找谁来帮你。我也一样,做事前,先数数手里有几张牌[人脉],牌小,做小事;牌大,做大事。太太有时会提议做某某生意,我会说,不行,我手里没这牌。

本事再大,单打独斗,也只能是个个体户。我曾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外婆、阿太说,只要我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做,谁劝都没有用,只有我自己认为不可行了,才会罢手。现在,我反而愿意听大家伙儿的意见,少走很多弯路。

一个懂得“幸福三要素”的人,不会缺少凝聚力。这里仅补充几点:

1、待人真诚。这个嘴甜,不是善于恭维,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赞赏。曾有人跟我说起一个小女孩,嘴甜,很会说话,说她将来长大后不得了。我对此嗤之以鼻。专拣好听话说的人,久而久之,便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人琢磨不透,如何信任他?一神父临终前告诉我,他快不行了,我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听他的遗言。他确实是快不行了,如何用“你会好起来的”这类话糊弄他?

2、学会通融。如果你的目的有十个目标,能实现五个就很好了。因为你要跟大家伙儿商量,不见得所有人都同意这十个目标。最后形成的是整个团队的意志,而不是你的个人意志。

3、意志力。你的意志力很重要,如果你失去信心了,整个团队便树倒猢狲散。遇到失败,我常开玩笑说:“一计不成,再施一计!”

4、领导力。耶稣说:“谁若想做第一个,他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我还没有想出比这更好的领导方式。是的,你得把众人伺候好,还要让他们有收益或收获。你不能发号施令而没有安抚,你不能高高在上,而是与众人平起平坐。如果你自信,没必要用威严之类的噱头。汉武帝就是个衣冠不整的家伙,常忘戴皇冠,而且没有架子。

5、识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伯乐不是天生就识千里马的。需要经验积累和善于总结经验。无捷径可走。

6、洞察力。这需要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还要常问专家的意见。魏征劝唐太宗兼听,就是这个意思。但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反省,有助于提高自己。

7、祈祷。事实上,我现在已懒到凡事依靠天主。计策由天主出,我去实施就可以了。

四、辩论

确切地说,这个辩论其实是答辩。由主持人提问,你与竞争对手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都是有关民生的问题。所以你对民生自然要有深刻思考并且回答要有独到见解。

主持人会留出时间让你与竞争对手辩论。辩论不是吵架,而是客气地指出对方的主张错谬或者会带来什么危险等。对方也会批评你的主张,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好了。

什么以气势压倒对方,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势等等攻击、冒犯性行为,统统忘掉吧,到那时这些已经过时了。对方最惯用的做法是故意用言语刺激你,试图让你情绪失控。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语调保持平和。若让人抓住小辫子,迅速闪避,切勿为自己辩护,越辩越黑,而且语多还会漏出更多马脚。比如特朗普指责拜登儿子腐败时,拜登只是笑着说:“他在骗人。”

时至今日,台湾仍有羞辱、讽刺对方,与对方吵架的习惯。你可以提示听众他的做法是否有失君子风度。你不可以这样做。只有市井小人才会当众撒泼,言语粗俗。

辩论没有赢家、输家。但你锐利的目光,自信的神情、果断的言辞,镇定的态度,平和的语调,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演讲

演讲其实不是用嘴讲,而是用心讲。那是一种忘掉自己在演讲的真情流露。

比如弹钢琴,有人说表演者怎么摇头摆尾,一抽一抽的?他是在用心弹琴。摇头摆尾自然不雅,但钢琴老师不会纠正他,生怕他只注重演技,而不能用心弹琴。

用手弹琴有何区别?一老教友的儿子从澳洲回来,让我帮他找份工作。我跟他聊了半天,也不知给他找个什么工作好。忽然,他发现我家里有钢琴,说自己会弹。我请他弹一首,他弹的是《致爱丽丝》。手指非常娴熟,而且丝毫没有弹错,但我不好违心表扬他。用心弹出的曲子,会让你的情绪起伏得恰到好处,又好比瘙到了你的痒处,而且解痒。他弹的琴,让你情绪悬在半空,就不管了,刚瘙到痒处,便不挠了。你说懊丧不懊丧?

所谓演讲,就是用你的心声,使观众产生共鸣,让他们的心随你的心起伏。

我看过国内的学生演讲比赛,拿腔拿调,动作机械。那是在演戏。

我大学毕业后,教过材料力学,这名听起来就很枯燥,当年我听此课时都打瞌睡。为了让学生振奋起来,我不用讲稿,只列了几个条目,避免漏讲。于是开侃,幽默和善意挖苦都是现场发挥的,必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几次。根据内容的关键程度,我的情绪时紧时松,举例时漏出神秘,引大家思考。这时,只见下面黑压压的一片[通用课都是几个班合在一起的大班课,所以人多],大家都静悄悄地盯着我。老师愉快的心情可想而知。越愉快,你便越能绘声绘色。你的眼不能只看一处,而要顾及所有角落,以免有人产生被忽视感。你要看人脸,不要盯人眼,很多人耐不住直视。

至于举止是否适度,辞藻是否华丽,就靠平时的修养了,演讲时顾不了那么多,任凭心声流淌。当然,你的心声应该是感人的、合情理的。

所以,你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取向,使你的演讲不至于前后矛盾。

所以,你要有独立的思想,创造新意,不至于用陈词滥调。

为了掌握观众都想听什么,你要养成替他人着想的习惯,倾听人们的忧苦。

我虽然不喜欢奥巴马,但他的口才极好,懂英语的可以听听。特朗普无法与之比拟。一个靠扭屁股拉选票的人,能有什么才华?

二、文笔与口头表达

1、文笔

古代有个皇帝,忘记是谁了。他在焦急地等待一位大臣的奏章。一挨奏章呈上,他立即翻过前几页,从中间往下看,因为他知道,前面的和后面的都是废话,只有中间部分有用。

国人给上级写信,顿时思绪万千,洋洋洒洒好几页就出来了。上级不会细看的。如果信中再把几件事柔和在一起,更让人头痛。给上级写信,一次只写一个问题,而且直奔主题,避免情绪化的废话。通常半页足够了,切勿超过一页。小时候父亲告诫我,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就不要用两个字。建议培养孩子节约用字,而且要构思,找出重点,然后把重点写出来。当年推特限每个推文110个字母[不是单词哦],包括空格。试想,一个推文能写几个字?但就凭这几个字,你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推特当然不是为了培养你的写作能力,而是人们讨厌看长篇大论。

2、口头表达

中国老板是全才,事无巨细,他都掌握。只要老板有空,你慢慢与他谈工作就可以了。外国老板没那本事。在国内,尚有机会跟老板蛐蛐蛐、蛐蛐蛐,说张三不行,李四不行,就我行。到了国外,老板会把张三、李四叫来开会,听听你的高见。若你只是发现了问题,或者你的解决方案被张三李四驳得体无完肤,你不再有机会蛐蛐蛐了。

你有一个方案,别指望外国老板会懂,他会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让你陈述。若你讲了十分钟还没进入正题,老板就不耐烦了。

有中国销售商来推销。开会,让他们介绍产品。大约一小时后,我进会议室,本指望他们在喝咖啡,闲聊,我也好凑凑趣,不意下面人正在打瞌睡,上面还在不紧不慢地讲。我问还有多少没讲?告诉我还有一多半呢。我说别讲了,再讲他们今晚不必睡觉了。于是问了几个关键问题便散会。

你在陈述过程中,要利用关键的头1、2分钟引起大家的兴趣,然后用8、9分钟介绍完你的方案。无论如何总计不能超过15分钟。办公软件中的幻灯,不是专给美工配备的,而是用图说话,节省你的时间。接下来便是大家提问。你的回答要十分切合提问,没有废话。幸勿从“在起初”讲起,直到耶稣诞生。

海外华人大多是白领工人,反而印度人更容易进管理层。其原因多半是国人表达能力太差。

勤于思考,专注于别人需要的是什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国人文笔不差,但是太注重作出一篇美文,太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忽略了别人想听的是什么。

平时多读些有益的名著[而非通俗小说],亦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还记得幸福三要素吧:

1、一个讨人喜欢的性格

2、一颗替他人着想的心

3、不怕吃亏。

有了这三要素,再加上孩子学习好,成为成功的职业人士,应该没问题了,但要成为高管或从政,还要再加点佐料。

一、价值观取向

1、明确的价值观取向。

西方人即使不信教,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就是说,我们能看出他们受什么思想的影响。国人则不然,他们是集百家之所长。其结果是:让人看不懂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毛病至少在宋朝就有了。我看过苏轼的杂文集。他一会儿说道教说得有理,一会儿引用佛家经典,接着又要敬天。你说他会是个好官还是坏官?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知道苏轼是好官,但西方领导者没功夫等你的人心,而是希望通过几句话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教会学校的宗教老师,都希望学生能表现出明确的价值观取向,因为这对我们有利。人们都喜欢好人。明确的价值观取向,使人们能够预期他的行为。

2、言行一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祈祷:“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我们宽恕他人了吗?没有?那你怎能期望天主宽恕你的罪过呢?男子汉一诺千金。答应的事必须去做。一旦认同教会的价值观,必须照做。同时,弃绝任何相反教会训导的思想体系。这是一个忠厚、厚道、靠谱的人应该做到的。

我们的价值观不可动摇。这是一种坚韧。为避免争论,我们可以不说,但不可妥协。如果我们跟金字塔底层的人一样随波逐流,便不会有攀登金字塔的坚韧。

举个菲国上届总统候选人的例子。他们被问及对同性婚姻的态度时:

马科斯:干脆就不跟你谈论这个话题。

萨拉[现副总统]:我能理解同性恋,有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男的。(不提同性婚姻)

兰妮[前副总统]:我的信仰要求我不接受同性婚姻,但我会保障同性恋应有的权利。(同性恋有什么权利?没说)

3、有独立的思想

鼓励孩子观察社会的各种现象,然后让他谈谈自己的看法。我的做法是向儿子请教问题。小东西积极得很,回答后尚觉不全面,过几天还会加以补充。总得让老爸明白了吧。我不是明知故问,有些东西我确实不太明白。有时候我会就某个问题,让儿子谈谈他自己的看法。我的回答通常是:“嗯”。只要不超出教会训导,我不加以纠正。事实上他从未超出底线,所以我也从未纠正过他的想法。孩子的想法当然幼稚,切勿告诉他该怎么思考,否则哪里还有独立思想?当然,你可以谈谈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使孩子获得一些启发。现在,这小东西开始跟老子辩论了。各抒己见,不评论对错。以前说过,他右得没我厉害,所以,时常辩论。

辩论能培养孩子的辨析能力和口才。培养孩子辩论,不是吵架,也不是试图击败对方,更不是让他的思想跟自己统一,而是对他的某个观点提出质疑。下一次,孩子会提出新的论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何帮助孩子学业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不预期哪本帮助孩子学习的书能适合所有人。举我们家的例子吧。

我外公解放前是自家银行上海分行的行长,解放后是中学老师。外婆肆业于教会学校,中学没读完,大概是急于出嫁。外婆有三个孩子,我母亲是老大,我还有两个舅舅。

外婆整天唠叨读书要紧,看见孩子们坐在那里读书,便满心欢喜。我两个舅舅学习一直很好,唯我母亲小学时成绩很差,还留级一年,有时外婆看她磨蹭得太晚了,便索性替她做作业。

外婆从不因学习差责怪孩子,而是替他想办法,其下策就是替他做作业。外婆从不过问学习成绩,肯读书就好。外婆也不讲她对孩子有什么憧憬,什么成名成家之类,总之就是一句话:读书要紧。

小舅舅在他的回忆录中,对外婆的教育方式大加赞赏,称其为“无为式教育”。

母亲上中学后,突然茅塞顿开,从此奋发图强。

作为对外婆教育的回报,她的三个孩子全部考上清华大学。

我是从小由阿太,外婆抚养大的,外婆对我的学习,仍用此法。在上海,我读书是认真的,出于对阿太、外婆的爱。

我的小朋友实在是太多了,常来找我玩,外婆怕影响我学习,想出一条苦肉计,说下次他们来找我时,会发现我在挨揍[打屁股],原因是我不好好学习。他们看到后,就不好意思来找我了。外婆反复重申,这次是假打,不必害怕。他们来了,表演开始。我心里暗暗叫苦,原来她的真打和假打力度是一样的。其实她从未重打过我,主要靠威慑力。

后来母亲驾到,要把我带回东北。因我户口不在上海,在沪只能读半年小学,之后只好在家自学。母亲想让我直接读三年级下半学期,所以需要补课。母亲亲自操办。她的风格与外婆截然不同,耐心极差,稍不满意便破口大骂。她的绝技是悄悄站在我身后,发现我题做错了,便突然爆发出怒吼。我从此厌学。

到了东北,考试不及格,挨了父亲一通揍,后来他发现这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我从来没及格过。母亲不甘心,试图给我补课,可我完全心不在焉,听到外面有孩子嬉笑,立即把头转向窗口,气得母亲把书摔在我头上。母亲是坚韧的,又几次给我补课,结果又几次书摔在我头上。后来,他们不管我了。我好不快活。自由是靠头的硬度争取来的。

我学习成绩变好,也是从中学开始,当时心里不服气,学习有这么难吗?开始认真听讲,结果发现学习竟如此简单!于是,“独领风骚”,考试时全班都抄我的卷子,或拿我的卷子核对。

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爷爷奶奶共有七个孩子。祖父是留美的,祖母是恽代英家族的。所以,他们的教育是民主式的。孩子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学习可以放任。我和父亲的观点有很多不一致,经常被他斥为:“思想极其保守之鬼也”。

我大姑考上中专,那时祖父还在后方。其他五人都进了我祖父管的北洋大学。我叔叔年龄最小,赶上文革,进了技校。

我是个“学习无用论者”,当然指在校学习。咱们学校的东西理论性太强,实用性太差。力学专业就两门课有用实用性:计算机和有限单元法。有限单元法是一种近似计算,对我们搞理论的人来说,对此相当嗤之以鼻。很多年后,遇到一个力学同行,他代理一款日本的应力分析软件,里面有各种建筑和设备模型,标出每个点的应力。软件很棒,但价格不菲。当我听说是用有限单元法计算的,差点背过气去。我们这么就没想到?计算机可使近似计算精确到满足工程要求。

我上研究生本来冲着中加合办的MBA去的,可高教部当时还不承认MBA学历,只好再加一个专业,我选的是技术经济。MBA是给管理者学的,不说了。不知什么叫技术经济吧?那就别让孩子去学。去读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东西,比如医学、财务、机械,等等。这些专业有实用价值。

我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混出个大学文凭即可,但鼓励他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他学了三年计算机产业管理,发现兴味索然,想学计算机游戏设计,转学吧。于是又开始新的四年历程。产业管理那三年的时间至少没有全部浪费,他自学掌握了日语。继而学拉丁语,现在苦于没有时间。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硕士、博士,完全由他。

幸福三要素

我跟太太讲幸福三要素:

1、一个讨人喜欢的性格

2、一颗替他人着想的心

3、不怕吃亏。

太太对2、3条提出一些质疑。我说你把格局想得太大了,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普渡众生的观世音。我指的是,如果有人因家里有事请假,要挂记在心,回来时要问他家里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而不是急忙让他处理未做完的事。说话前,要想想你的话会使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比如,有一朋友的父亲去世,我说:“老爷子活八十多了,够本儿了,你的孝心已尽到,没什么可遗憾的了。”然后便讲一些开心事。我这可不是随口说的,而是经过一番思考:怎么说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对方的悲伤。至于不怕吃亏,比如单位里有人想拔尖儿,让他拔尖儿好了。你给领导出主意,结果领导把它当作自己的想法对外宣布。无所谓,因为你的目的已达到了。

其实就是身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要处理好,甚至需要动脑筋思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