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女儿要富养?

老话说,女儿要富养。我不知怎么富养,但其目的无外是希望女儿择偶时不只看外表,更要看内在的一些东西。

我认为应该教女儿欣赏美德。很多童话写的很好的。比如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刘易斯的童话是必读的。

如何培养女儿的气质?

天主教学校到了中学,男女就分开了。有男校和女校,到了大学再开始男女混合读书。是因为男女授受不亲吗?当然不是。孩子们到了青少年时期,男女性别就开始显现出来了。这时候对男孩、女孩的教育,就要稍加区别。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男孩,具有男子汉气概:勇敢、坚韧、担当。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女孩,是贤妻良母:温柔、体贴、善良。这种教育,很符合男女的天性。

女孩的美,可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像温柔、体贴、善良、单纯、pleasant[令人愉快的,比如笑脸],就是内在美。

温柔、体贴、善良的女孩,带有一张单纯的笑脸,足以让人赏心悦目。

我可以断言,绝大多数少女均有上述特质。我们再看看50岁以上的女士,还有几个有上述特质?

如何使内在美持之以恒?我可以为此写一本书,你相信吧?不过结论十分简单,就是让你女儿作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相由心生,内在美自然会反映在脸上。谁不爱美?可偏偏做不到。生活上的一点波折,会使女人由温柔变成凶悍;由体贴变成自私,由善良变成仇恨,由单纯变成狡诈,由笑脸变成苦瓜。“我的生活好坎坷啊!”那是你不会生活。有疑问找神父,他们是专家。

八十年代,一帮老外造访家父,其中一位先生的太太,是日本人,40多岁,长相一般,但气质很好。现在外网多晒四十年代的妇女照片,说她们气质好,即使在文革受迫害时,仍不失优雅。

气质是人的涵养的外在表现。涵养当然也属内在美,大体指待人接物的正面态度。过去,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父母都是要教她们涵养的。就是皇家,对公主也是管教的:“唐宣宗⻓女万寿公主,下嫁起居郎郑颢,尝诏公主谨守妇道,毋得轻夫族,预时事。郑颢弟郑顗偶得危疾,宣宗遣中使探视,还询公主何在?中使答言在慈恩寺观戏,宣宗怒道:“我每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至今才得情由了。”乃亟召公主面责道:“小郎有 病,怎得自去观戏,不往省视哩?”公主谢罪而出。从此贵戚皆尊守礼法,不敢骄肆。次女永福公主, 本拟下嫁于琮,公主与宣宗同⻝,稍不适意,即把匕箸折断,宣宗艴然道:“这般性情,尚可为士大夫妻么?”乃改命四女广德公主,嫁为琮妻。”

后来涵养教育被取消了。

培养女儿涵养的基本原则,就是无论性情还是举止,都要内敛。

女人对长辈,要彬彬有礼,对同辈,要友善,对晚辈,要慈祥。

女人的走姿,腰直挺胸自不必说,步伐适中,切勿大步流星。但是,我看到过一日本年轻母亲,因为怕迟到,跑到校车站,得以提前站在车站等候,其跑步的姿态,不失优雅。我也看到过追赶公交车的女士,其状不雅。为什么?心态不一样嘛。心态能影响人的举止。所以,公交车提前到站,跟你毫无关系,不要影响你的走姿。你走到站牌下,才算正式等车。基于同样道理,不可争着上车,不可争抢购物,宁可失去购物机会,也不要失去自己的优雅。

女人的包,如果直挎,包带要短到上臂能夹住包,包带太长,是不是很像电影中匪兵甲或匪兵乙挎的驳壳枪?女人斜挎包,切勿像红卫兵女将。包放在右前侧,使右腿走路时能稍稍碰到包。如果还有一个购物袋,左手提着,保持左右对称。两手各提一袋也是可以的,但其重量不可使身体变形。

女人无论如何不能作半蹲状,可以弯腰,但头不能低于臀部,因为“冲天炮”毕竟不雅。人蹲下的时候,两腿会叉开的,但女人不可叉开双腿,所以女人下蹲的时候,两腿并拢,一腿稍稍后撤,用该腿的脚趾作支撑。

男人站着,可以两腿叉开,女人则不可以。女人“稍息”,两腿是交叉的,或者一腿的脚尖着地。

女人坐着,两腿要并拢,如果沙发过低,接触不到双腿,则并拢的双腿斜向一侧,比如双脚在右侧,双膝在左侧,不要把腿向前伸。即使坐在扶手椅上,双手也宜合拢,放在腿上。与人说话时,可侧身把一手臂放在扶手上,另一只手自然趋向同一侧。身体保持挺拔,勿陷在沙发里,而是稍稍靠在沙发背上。跷二郎腿是可以的,但身体要靠在椅背上,保持挺拔。所以不建议坐在凳子上跷二郎腿,身子很容易窝成一团。

女人上轿车,是臀部先进去。下车时,用远离车门的手抓住车门把手,另一只手扶在门框上。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这么做,你身子才能侧过来,看到车后有无自行车等过来。慢慢推开车门,先出一只脚,再伸出头,再出另一只脚。如果有服务生为你打开车门,先把近车门的手交给他,让他扶你下车。

骑车穿长裤,不得穿裙子。

男人说话常手舞足蹈,女人说话则尽量避免用手势作辅助表达。

女人笑,宜矜持,幸勿前仰后合。大笑时用手背遮住嘴,但勿接触到嘴。见过邓亚萍大笑的照片吧?

女人不可说脏话。所以,不可有与人吵架等我过去提过的各种不雅行为。我从小外婆就告诉我:“别怕吃亏,吃亏穷不死。“何况只是嘴上吃亏?

见面礼节:通常都是握手啦。在日本行鞠躬礼,双手放在两侧。南欧及菲律宾的贴面礼,要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有,略。但男士会伸出双手,问:夫人,可以吗?那就伸出一只手给他,手背向上。他会捧着你的手,弯腰亲你手背,以示敬意。勿忘说声谢谢。法国人似乎是个例外,尤其是子弟们,一见面就显得很亲热,除老师外,男女互亲对方。女士可把脸贴在对方脸上,嘴里发出亲脸的声音即可,因为有口红嘛。而男士则不可以如此应付,一定要实实在在地亲女士脸,否则她会觉得你不热情。习俗耳,无吃豆腐的概念。我连老夫人都要亲,哪里来的豆腐?受人夸奖,要说谢谢。临时离开,仅说“请原谅”,不必具体说你要上厕所什么的。

女士要常把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禁以“不好意思”代替“对不起”。

吃相:

1、给女儿预备一个餐碟;

2、筷子不齐,用手调整,禁戳餐碟调整。禁把筷子作为玩具,敲盘子、吮筷子。

3、夹菜,夹到什么是什么,不得更换。把菜放到餐碟里,然后吃餐碟里的菜。

4、咀嚼时闭着嘴,嘴里有饭菜,不许说话。嘴里有骨刺等,一只手用餐巾遮住嘴,另一只手从嘴里取出骨刺等,悄悄放在餐碟边缘,再用餐巾把手擦干净。

5、汤汁滴在桌上,用餐巾纸擦干净;用过的餐巾纸,放在餐碟边缘下面。

6、菜入嘴后不许再让它出来,比如吃虾,先放嘴里吮一吮,再吐出来剥皮。南方人有本事用嘴去虾皮,但吐虾皮还是把嘴遮住,用手取为好,直接往餐碟里吐,终究不雅。不许舔盘子。

7、吃面条:声音越小越好。

8、喝汤:中式汤勺,喝汤声音尽量小;西式汤勺,直接把汤送入嘴里。

9、宴会时,注意有没有公筷公勺。

10、吃东西时最好坐着;在摊上吃,吃完后再离开;不要边走边吃,或在公交、地铁上吃。

11、西餐:西餐的餐具,是按上菜顺序排列的。勺子用来喝汤,刀叉用来吃菜,最靠内的小勺或小叉,是用来吃餐后甜点的。切割时,要切下的部分冲自己,用叉子叉住,拿刀切割。撕开时切勿用力,否则菜会飞出去。不得叉着菜,一口一口咬着吃。把菜切成小块,一次性送入嘴里。不得把餐具放在嘴里玩耍[与吮筷子同理]。咖啡杯旁的小勺,仅用于搅拌,幸勿用勺喝咖啡。用餐完毕,把用过的餐具整齐地放在餐碟上。

12、离座后,把椅子推回去。

家务:

闺房:干净、整洁,略有淡香。当然是女儿自己动手布置喽。

我小时候去小朋友家玩,未经他姐许可,是不敢进她房间的,她嫌我们脏。我们进去,只能坐在她指定的凳子上,稍稍动她的东西,她便大惊小怪。所以,在我心里,女孩子的闺房,是个圣洁的地方。

女红:这针线活可不单单是家务。它能使女孩子的手变得轻柔,做事细致,有耐心。谈谈我的感受。我的两个发小,均是女红高手。其中一个给人掏耳朵有瘾,非要给我掏耳朵,我怕她弄疼我,不让,结果被她强按在床上,非掏不可。不意她的手非常轻柔,很细心,反而让我觉得很享受。以后再没遇到这么会掏耳朵的。另一个发小,我中学时去看她。她安静地做着女红,一面有一句没一句地跟我聊天。她的手轻柔,细致,小手指还向上翘着。她做女红的样子很美。很多年后,又遇到一个会做女红的会计,手亦轻柔,看她小心翼翼抚摸账本的样子,心理暖暖的。

其它家务就随便了,只是不要让女儿干重活儿。

这样就能培养出女儿的涵养了?

在这里,去人家做客,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见客户亦如此。我有时去见客户,来不及洗澡,还要往身上喷点香水。这都是出于对主人或客户的礼貌和尊重。如果人们穿戴得体,是防止别人看不起自己,那么他的言谈举止彻底走样。

国人对陌生人是漠不关心的,明朝时来华的利玛窦说:中国人对朋友是十分友好的,但对陌生人,却极其冷漠。在这里,我没少受到路人的帮助与关切。所以,对路人也应该尊重,有礼貌。我在路上,看到女孩子们衣着得体,举止优雅,心里感到愉快。但整天让我看到愁容、怒容、含恨的眼神、狡诈的面容、下意识的冷笑,会把我心情搞坏的。事实上,我在北京乘地铁回家后,向太太抱怨过此事。

所以,女孩子抱有尊重、礼貌待人的心态,加之上述的点缀,优雅的气质就出来了。

人的自卑心理

人们通常不忍把自卑列入人性的弱点,因为自卑几乎都是外因造成的。自卑通常不会被列入社会伦理的讨论范畴,因为本门教育出来的人才,应具勇敢、自信的特征。自卑毕竟是罕见的个例。但是,若自卑是个整体现象,那就值得研究了。

自卑心理的特征是:

1)对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对正面评价,他会告诉别人,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听到负面评价,他会立即炸锅。

2)难以信任人,对人有过强的防范心理。

3)不愿意向人倾诉心声。

4)怕别人看不起自己。

5)有自私倾向,这大概是因自卑而产生的自怜引起的。

自卑心理是怎么产生的?这要从儿童心理说起了,因为自卑心理基本都是在儿童时代形成的。儿童心理特征:

1)他们想做让父母高兴的事。如果他们做的事始终不被父母认可,甚至被责骂。自信心就会受挫,自卑心油然而生。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不满意。不要以为儿童学习是为了将来,他们只想讨父母欢心。

2)他们希望父母越来越爱他们。孩子在学龄前,受到父母的百般疼爱,上学后父母立即变脸。拜托,儿童根本无法承受这种变故!他们会觉得伤心、孤独,自卑心理加剧。

3)他们对别人家的孩子有极强的“嫉妒心“。如果父母还嫌摧残自己的孩子不够过瘾,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好了。

培养孩子自信的唯一方法,就是赞扬,鼓励孩子“你能行,我对你坚信不疑!”父母应惊喜地看到孩子的每一个优点,为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一丁点儿进步,欢呼雀跃。切勿横向比较。我太太曾问儿子班里其他同学考得怎么样,被我立即打断:“我对别人家孩子考得怎么样没有丝毫兴趣,我只关心我儿子的进步!”男孩子贪玩,做母亲的可以说:“妈妈就喜欢看见你坐在那里学习,再为妈妈学半小时。”对儿童谈什么理想毫无用处。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工人,让我好好学习?有用吗?不如说是为父母学习,反而更符合儿童心理。

社会因素也会导致人的自卑。比如,当人们用金钱、地位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候,穷人就易于产生自卑心理。要不干嘛仇富?[顺便说一句,菲律宾人没有仇富心理]。大学生去救落水农民工,不幸身亡,曾有媒体质疑是否值得?若按此推理,将来遇险逃生,要凭金钱、地位和学历了。伦理彻底错乱!人有贵贱吗?咱们子弟谁敢说专家比木匠更金贵?我主就是木匠出身,据圣传,祂和圣若瑟还不是做精致家具的,只是农具而已。

有密友问我:“你认为自己成功吗?”我说很成功啊。他说我不成功。同学张三比我有钱,同学李四比我地位高,何谓成功?我笑而不语。那是他的想法。我自有我的乐趣。

我参加教育管理者培训时,德国专家讲人类学,她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

自卑心理也会因遭受非人待遇,饱受屈辱,导致彻底丧失做人的尊严而引起。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如果他今后遇到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亲人,都真心关爱他,肯定他,宽容他,慢慢就好了。否则的话……不容易。我们只能说,家庭、社会要根除导致使人自卑的因素,避免后人再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是自信的反义词。有了自卑,便无自信。

品格是无形资产

西方的整套伦理体系是天主教会建立的(当时还没有新教,新教出现是近500年的事),国王需要经过主教甚至教宗的祝圣,他们必须是基督徒的典范。对于品行无可挑剔的人,则被封为noble,拉丁文noble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但中文把它译作“贵族”,很容易与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混淆。对于军人,教会也给他们设立了一套骑士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

即使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大家也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地位越高、知识水平越高,就越应该有教养。我们董事长坐我车的时候,总是嫌我开车太不讲究,我告诉他,大家都这么开。他抗议道:但是你不可以这样。

在西方社会,品格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资本。做生意,基本是朋友之间相互介绍的,人品差,就意味没生意做;参加工作,有没有推荐信,效果截然不同。推荐信是不能瞎写的,如果被推荐人的人品差,会影响推荐人的声望;一位移民美国的朋友说:在这里千万不能撒谎,一撒谎就什么都没有了。

从国际大环境看,人品越好,事业越容易成功;信仰越虔诚,也越容易有所成就。据讲圣经的贾神父观察,菲律宾有钱人进堂的比例很高,穷人反而信仰冷淡。在美国,穷人中基本是无信仰或信仰冷淡的。在西方,吸毒基本是穷人的嗜好。菲律宾禁毒之所以博得那么多同情,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穷人。

中国的情况好像恰恰相反,但是,如果你没有关系和背景,恐怕还得靠品格吧?

有些教友企业家说,因为是教友,很多事都不能做。我没明白。做生意你得讲诚信吧?产品品质你得追求吧?服务你得到位吧?还有什么不能做?至于送东西之类的,一位神父对我说:还是遵照当地的习俗吧。放手干吧!

当然,不能带客户去色情场所。根据天主教教理,拉皮条的罪更大。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

有一个时期,“团队精神”是个热门词。几乎每个应聘者都会加上“有团队精神”这一句,可我每看到这句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因为我招来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团队精神的。

团队精神并不是大家开开心心地在一起工作,你照顾我,我照顾你,而是意味付出、宽容和服从。

团队精神的意思是:

1、尽管你分到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你也要认真把它做好。

2、尽管你很讨厌那个人,你也要积极配合他。

3、尽管你的方案被否决,你也要努力实施别人提出的方案。

美国公司有句行话:你没必要喜欢他,但你必须配合他工作。

公司(company)的英文意思是“相伴”,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这个共同的利益(common good)当然是赚钱,但是,教会提倡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在这个利益团体中,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公司股东就是出钱的,股东们承担的风险最大,理应获得最高的收益。在公司中,职位越高,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所以收入就越高。

大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才是公司凝聚力的核心所在,其它都是次要的,没必要计较。

我在一家美国化学工程公司做管理的时候,大家在一起讨论方案,如果美国工程师的方案被否决了,对他的情绪没什么影响,他会努力配合别人的方案去做;如果中国工程师的方案被否决了,他会火冒三丈,威胁要辞职,会后继续抱怨,别指望他能很好配合别人的方案,甚至发现出错了他也不说,等着看笑话。

美国工程师们按别人方案修改设计,依然精神饱满;中国工程师们则情绪低落,牢骚满腹。

那时我们在外施工,大家都住宾馆。收工后我进美国工程师的房间,首先闻到的是一股香味,看到的是整洁、干净的摆设,听到的是他讲的令人愉快的事情;去中国工程师的房间,首先闻到的是一股臭鞋的味道,看到的是被子、衣服堆作一团,听到的是他跟你讲某某人不好或抱怨工作。

有媒体说,在海外的中国人很难进入管理层,有的说是因为英文不好,有的说是工商管理知识欠缺,在我看是品格上有缺陷。在我上面所讲的例子中,你会挑谁当负责人呢?

作为团队负责人,应该把自己降到“众仆之仆”的位置上,培养、帮助、鼓励、协调团队成员。要去“官”化,把自己当作众人的师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板。

培养人才,是管理者的要务之一。我曾与德意志银行亚太地区总经理(他也是教友)一起聊天,他问我,如果有人是个坏员工,又懒,又抱怨,还不想做事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他:开除掉。他说这种做法很不负责任,你不能把坏人推向社会,作为企业负责人,你有责任把坏人培养成好人。

要以理服人。不要训斥员工,让员工尊敬你,而不是怕你。心怀恐惧很难产生创造力。尊敬来自对员工的关心与鼓励。关心不只停留在他生病时问候一声,还包括关心他在工作上的成长。

对于打小报告的员工,还是要感谢他对公司的关心,但鼓励他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同时,管理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能人云亦云。

对于合作伙伴,当然更不能摆官架子,有事常与他商量,尽管你可能根本就不需要与他商量。这是一种尊重,不要嫌浪费时间。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团队负责人要花应当的时间确保团队具有凝聚力。

按西方的管理理念,公司中没有等级的差异,只有责任的差异。所以在西方公司,包括菲律宾公司,不按职务称呼人,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不仅是称呼,在态度上也是如此,比如我们集团的董事长,没人把他当作“官”,他就是个“抢手货”,谁都想找他,问他问题,与他商量。他也完全没有国内董事长的谱。他的任务就是培养你,帮助你,鼓励你,帮你协调。等你做成一件事,他会说:哈哈,你成功了!(美国公司的老板也会这么说)。他永远信心十足(按美国人的管理理念,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鼓励你,帮你解决问题。

每到他的生日,员工们会自发地用视频、幻灯、贺卡等各种方式为他庆祝生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顺便说一句,我们董事长是第一代主业团协助人,他当协助人时,圣施礼华还在世呢。

中国企业的合作伙伴,哪怕是亲兄弟,最后也会吵到分家,所以中国私人企业很难做大,每个企业只有一个能人(一山容不得二虎嘛),加之管理层内部还勾心斗角,相互拆台。

中国企业缺少凝聚力,除了品格培养缺失外,还与争强好胜有关,谁都想当老大。我儿子上小学时,曾给看一篇文章,是老师给他的,要他第二天早上向全校师生朗读。我看里面充斥着“竞争,竞争”,对他说,你念吧,最后培养出来的就是一群个体户。日本这样教育孩子:一只北极熊在追一只企鹅,后来冲过来无数只企鹅,结果把北极熊吓跑了。

每当我儿子说出一个梦想,我就提醒他:你需要一个团队来实现它。最后把他烦到只想当作家或摄影师。我告诉他:那你也需要有人来帮你卖你的作品。

他现在知道团队的重要了,因为菲律宾大学里的一些作业或考试,是按小组完成的,你本事再大,其他组员做的差,照样通不过。他们的毕业设计,也是按组完成的。所以,他现在开始讨好同学了,尤其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毕不了业。

菲律宾人一般没有中国人聪明,而且也容易满足,缺少攥大钱的动力,但他们的团队精神不输给日本。我们集团在中国有合资公司,只要双方出现矛盾,我们首先做的是帮助自己的人摆脱困境,而中方则会有几派,恨不得称此机会除掉几个对手。

培养孩子单纯与快乐

在主业团办的亚太大学接受教育领导力培训时,老师给我们三幅画像,一幅是一张单纯的、喜笑颜开的脸;另一幅上的人也在笑,但明显看出她对人有防范心理,不会轻易对人透露心声;最后一幅一看就知道是个固执己见的人。

老师让我们选喜欢与哪个人打交道,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那个单纯、喜笑颜开的人。

什么叫单纯?就是主耶稣说的,像小孩子那样。

小孩子坦率,心里有什么感受直接说出来,不会转弯抹角;小孩子情绪单一,无非是喜怒哀乐,不会有皮笑肉不笑的综合情绪;小孩子行为直接,不会指桑骂槐;小孩子不懂掩饰,不会虚情假意;小孩子说话无顾忌,实话实说。

这就是单纯。单纯就不必操练了吧?把孩子的纯真保持下去就行了。

但是,也有单纯而自我的人,这是一种作死的搭配。所以,单纯而自我的人一般只能存在于有权有势人的家庭里,别人拿他没办法。

我的曾外祖母、外祖母和我母亲都极其单纯,所以我自然单纯。我上中学时就告诫自己,我对人绝不能有坏心,否则一下就被人看透了。

单纯容易让人看懂你。如果人们琢磨不透你,怎么能够信任你?快乐容易让人粘上你。所以,一个单纯、快乐的人更招人喜欢。

快乐不属于品格范畴,品格无法保证人快乐。天主是快乐的源泉,要想持久快乐只有接近天主。圣施礼华说,任何不安、担忧、焦虑、烦躁等坏心情都不会来自天主,天主只给人平安与喜乐。魔鬼是最想把人心情变坏的,尤其想让人绝望。所以,一旦发现自己闷闷不乐,赶紧投入天主和圣母妈妈的怀抱。办个告解,每周多望几台弥撒,每天念早、晚课、三钟经和玫瑰经,你的心情一定会好。

做个快乐的使者,用你的快乐感染他人。我就是这么教育儿子的。过去他见人只是勉强笑笑,经我多次点拨,现在也能未说嘴先笑,一双笑眼盯着人看。令人欣慰。

做个快乐使者就不要倒苦水。我至今没听到菲律宾人诉苦,大概他们把苦衷都向天主诉说了。就应该这样。

要把快乐带给大家,与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但不要向生活不如你的人炫富、炫奢侈,人家会嫉妒的。我在菲律宾买了辆二手车,到处去说我的车有多便宜,而且还在保修期,性能有多好。但如果我买的是辆新的名牌车,我决不吭声。

天主希望我们知足,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常乐。有一次,一位当官的朋友问我这一生算不算成功?我说很成功,我认识天主,能获得永生,就是最大的成功,其它的都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他认为我不成功,我既没当官,也没成名,而且还不算富。

说到这里要提醒一下,国人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其实别人怎么看对你毫无意义,他高兴固然好,他不高兴也只是他自己添堵。我从来不在意别人怎么看,甚至懒得解释,但我很在意天主和祂的教会怎么想。有一次在北京南堂办告解,听告解的是位外国神父,我一边说,他一边摇头,把我吓坏了,不敢再往下说,直到神父催促我,才敢说完。

在乎别人怎么看,应该是自卑和虚荣在作祟。按美国韦氏大词典的解释,虚荣是过度的骄傲,认为自己应该受到更多的尊敬。

毫无疑问,按教会方法培养出来的人都是忠厚老实的。但老实不意味窝囊。圣施礼华最怕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这些信天主教的都是群窝囊废。

至于老实人会不会被人欺负,至少我不这么看。小时候我有一帮狐朋狗友,没人敢欺负我。我的吃亏通常是自愿的,比如有一次和人下象棋,赢了对方,对方说:“我就不信我学习不如你,下棋还不如你。”我看他这么说,接下来几盘就故意输给他,并且知道他赢了以后会损我。什么事都想拔尖,哪来那么多朋友?

我参加工作后,所谓的“被欺负”就是对朋友忍让了很多,这是我自愿的,所以也不算欺负。至于外人,很少有人能骗得了我。

主耶稣要我们纯朴如鸽,机警如蛇。我们到底该像蛇的哪一部分?做到什么程度?蛇在圣经中是邪恶的代表。为此我专门查阅了圣经权威网站对这句话的解释。答案是一致的:蛇的警觉。与邪恶没有关系。主耶稣并没有让我们去学坏人。

知道打草惊蛇吧?我随父母下放到农村时,夏天上学的路上,我会拿一根棍子扒拉前面的草,蛇一听见扒拉草的声音就逃走了。

比如,我们集团的保安,一个退役警察,告诉我,去唐人街要保持警觉,就是你要时刻注意你的周围,看看有没有心怀歹意的人。

人的警觉还来自洞察力。洞察力是对将要发生的事的一种判断力。这需要相关知识和阅历。但可以培养孩子对人的观察,即,察言观色,说白了,就是猜透对方的心思。小时候,我家下面是商场,我喜欢观察下面的人,看他们在想什么,接下来会做什么。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好这口。不过可以时常问问孩子对某某人的看法,或者老师当时是什么样的神情等。不必评论对错,只是时常问他,让他养成察言观色的习惯。

如果有重要客户,我是要去见的。相信对方只要见了我,就会减少很多顾虑,同时我会以最快速度掌握对方的兴趣所在,然后我就知道该说什么了。

除了品格,做人要有一套自己的准则,不能随波逐流。

我父母结婚刚结婚不久,父亲就被打成右派。当时很盛行离婚,划清界限。母亲问我外祖母该怎么办?外祖母说,嫁人总是要从一而终的,当然不能离婚。所以才有了我以及后来父亲平反的生活;我初中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连我当大学校长的祖父都赞同,但我外祖母不同意,她认为孩子就应该读书,不能去当童工。尽管当时叫参加革命工作,但她认为18岁以前去工作就是童工。所以才有了我日后上大学和读研究生;我母亲想入党,组织上下去调查,发现我外祖母曾在粮店指着粗粮说过:“这些东西在解放前是喂猪的。”所以有了平反后组织上请母亲入党时被她大骂;破四旧,人们烧书,而我外祖母则从火中抢出很多古书。于是有了她后来给我讲《三国演义》、《水浒》等许多故事;红卫兵要抄家,外祖母动用朋友关系,找到要来抄家的红卫兵头头的妈,大家约定:只是进家里坐坐,只有头头和我外祖母唠唠家常,其他人概不说话,耗耗时间,就算抄家。而我祖父家,老爷子亲自抄刀,把古玩全都毁了;居委会要求我曾外祖母参加政治学习,外祖母找出各种理由加以阻挠,最后实在抗不下去了,经过讨价还价,同意我曾外祖母只是在那里坐坐,概不发言,并且点名不能点我曾外祖母,只能点两次我外祖母的名字。按我外祖母的说法,晚辈不能说长辈的名字。她无视革命同志这种没大没小的称谓。所以有了太太说我认死理儿,不会转弯。

我的准则之一,是看重友情,宁可朋友害我,我不去害朋友。和朋友一起干,朋友走了,我不会留下,尽管深受老板的青睐。是有人说我笨,那我也只好认了。

培养孩子大度与利他

很多人的不幸,和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性格好的人就是招人喜欢,人们一想起他,心里就高兴。这样的人自然朋友很多,人们也愿意帮助他。性格差的人,人们一想起他心里就烦,一想起要和他交往心里就犯蹙。更糟的是,性格差的人往往是自己把自己陷入困境,而且越陷越深。

这里所说的性格是:性格 = 秉性 + 品格

秉性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也没必要改,而品格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人的秉性可分为四类:外向型、内向型、乐观型、悲观型。人的秉性就是这四类的组合。绝对乐观和绝对悲观都是极端个例,大部分人都介于乐观型和悲观型之间。外向型和内向型也是这么区分的。比如我的秉性就是偏向内向和乐观。偏向悲观也没什么不好。悲观型的人做决定时往往比乐观型的缜密。

大度可以成就一个人,要不怎么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呢?有一次,我太太的公司新来了一个副总裁,我太太说,这个女人霸道、不讲理还骂人,问我该怎么对付她?在听了她对那个副总裁的详细介绍后,对她说:你跟她成为朋友吧,把她当作你师傅,跟她好好学。再后来,我太太成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至今她与她的师傅仍保持着良好的友谊,还常对我说,她的师傅让她受益匪浅。我想说明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肚量,会与“敌人”成为朋友。对于小肚鸡肠的人来说,他的怨恨久久不能释怀,无法从大局出发。

大度还意味最大限度地把别人往好处想。有时候人们对你的冒犯是无意的或纯属误会。

大度当然也意味宽恕。

利他也是极其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利他主义能降低患忧郁症的风险。自我的人容易出现自怜情绪,认为谁都对他不好,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他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常说“我对他好,那谁对我好啊?”于是将在那里,等待更倒霉的事发生。不抑郁才怪。

人是天主造的,天生就有善的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爱去唤醒他人的善。处处为他人着想,就是在播撒爱的种子,你的收获,就是成群结队的朋友。

利他主义还有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当你做生意只为赚钱的时候,你想的是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但是,客户对你能赚多少钱没有兴趣,他们看重的是你的服务和产品品质。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做生意,想想你还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把客户伺候得更好;想想你的产品还需要做哪些改进,能让客户用得更舒心,势必会想出很多吸引客户的好点子。米其林的子午线轮胎就是这么发明出来的。米其林公司的老板对做大、做强、争当第一没兴趣,但他对轮胎倒是很挑剔,让全公司的人设计更好的轮胎,结果公司因一个印刷工设计的子午线轮胎而一举成名。相信以利他主义为导向的生意会更具创造力,也更有可持续性。

建议使用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大度与利他:

1、不怕吃亏,不占别人便宜

李嘉诚说:如果能赚八成,我们李家就收六成。有时候我们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公平,那就让对方多得好了。

我外祖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招待客人,这也能为孩子立下大度的榜样。

2、不计较小事

如果有人占了你点便宜,揩了你点油,不必在意。

但是,不计较小事不意味把自己变成马大哈,自己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认真。

3、不要和别人比较。

比较的结果很可能是:看见比自己好的就嫉妒,看见比自己差的就瞧不起—-这是小人的基本特征。对于孩子及其同学的考试成绩,你要这么看:你孩子如能考上清华固然好,但班里其他同学能考上也很好。这些人将来都是你孩子的人脉资源。

4、不要说别人坏话

别人有缺点一点都不奇怪。我们要练就的本领就是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

5、学会宽恕

我们念天主经的时候,等于对天主做出了承诺,我们宽恕别人多少,祂就宽恕我们多少。

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当然首先是安慰他,等日后他平静下来,再鼓励他尝试宽恕对方。

顺便提一句如何避免孩子撒谎。孩子幼小的心灵很脆弱,不要逼他承认他无法承受的事情,比如闯祸,他出于恐惧,会撒谎的。所以,请勿逼孩子走投无路。

6、不要给他人带来不便,不要引起别人难受,所以:不要站在公共场所的出入口挡别人的路;打喷嚏、咳嗽、打嗝、剔牙要捂住自己的嘴;洗完手不要把水甩在别人身上;放屁要去卫生间或无人的地方;擤鼻涕的声音要小,如想痛快擤,就去卫生间或无人的地方;不要脱鞋凉脚;有狐臭的要喷除味剂和香水;不要随地吐痰(痰最好吐在纸巾里再扔)或乱扔垃圾;不要和别人争抢座位;不要插队。吃饭不要吧嗒嘴;喝汤不要发出吸溜声;不要用筷子翻腾菜;放进嘴里的菜不要再吐出来,如必须要吐,比如骨头,可低头凑近自己的盘子,让它轻轻落在盘子里;不要嘬筷子;用一只手对齐筷子,不要戳在盘子上找齐;用完筷子放在边上,讲话时不要舞动筷子,也不要把筷子插在饭碗里;保持自己桌面的清洁。

6、当个好听者。有个沟通专家去参加一个聚会,一位女士一直与他说话,他就耐心地听。事后那女士说他很健谈,对他很满意。其实他就说了几句话。

听别人说话要专注,身体前倾,眼睛看着对方,要有互动,不要把脸扭向别的地方,不要看表,要耐心等人家把话说完,不要轻易打断对方。

7、培养耐心

如果你要找的人正与别人说话,耐心地等着,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如果真的急不可耐,念经好了。

我曾经是个急性子,根本没耐心等别人,我连给杯子接水都嫌水流得慢。为了培养耐心,我利用等待的时间祈祷,并故意把念经的时间设置得比等待的时间长,这样我等待完后,还要把经念完,才能去做别的事。念三钟经是个培养耐心的好方法,我设定了提醒,除非是出于礼貌,否则管它天塌地陷,到时就念。

8、注意守时、注意穿戴整洁。

守时是对人的基本礼貌。弥撒守时更加重要。穿戴整洁,也是对别人的礼貌。我发现菲律宾人去望弥撒的时候,总是穿上最好的服装,女士还喷香水。这就是出于对天主的尊重。

9、宽容待人

别人迟到,别人这个那个,都别忘心里去。我这样开导儿子:如果别人都比你做的好,你该有压力了。

不要取笑别人的缺陷。

无论是开玩笑还是给别人起外号,力求褒义,至少中立,绝不伤人自尊。

不要指责别人。

不要和人争吵。争吵结不出真理的果实,因为争吵时大家都想保护自己,都想占上风,哪还想得到真理?不如待大家平静下来的时候慢慢说。

同学有缺点,可以告诉家长或老师,但不要散播。纠正他人缺点时,一定要慎重,注意方式方法,以免伤他自尊。

11、学会关心他人,谨守承诺

同学生病,总是要问候的;别人需要帮助,总是要伸出援助之手的;对穷人,总是要乐善好施的。别嫌麻烦。

谨守自己的承诺。答应人家的事必须去做。如果怕忘记,就记在“提醒事项”上,做不成,也要给人家一个答复。不要轻易声称自己能做某事,别人会当真的。我就会当真,而且经常上当。

12、学会感恩

要提醒孩子时时念别人的好,习惯于对他人表达感激之情。欠别人的情,总是要设法报答。

培养孩子节制

人做事的动机可分为两类:感性动机和理性动机。

所谓感性动机,就是做事受兴趣的驱使;而理性动机,则是做事受理智的驱使。

比如小孩子搭积木,显然是出于感性动机,因为搭积木是受自己兴趣的驱使;而小孩子吃药,则是受理性动机的驱使,因为他知道药能治病。小孩子不会对吃苦了吧唧的药有兴趣,所以没有感性动机。

对于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就复杂了。刚上学时,他对学习可能既有感性动机又有理性动机:对学习感兴趣,也从父母那里知道学习有用。感性动机和理性动机劲儿往一处使,是做事的最佳状态。但久而久之,随着学习压力增大,他可能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但他的理性动机还起作用,知道学习有用,所以他继续学习。这时的学习只有理性动机,没有感性动机。

最催悲的是,孩子对学习没兴趣了,尽管理性告诉他学习对自己有好处,那他也不想学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他做事只受感性动机的支配,理性对他不起作用。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孩子应该从小培养意志力。让意志力使理性动机占主导地位,让感性动机屈从于理性动机。当孩子有了意志力,他就有能力摆脱感性动机的支配,按理性的引导去做事。

孩子的意志力越强,感性就越听话,做事就越服从理性动机。这时,在受理性动机主导的学习过程中,反而有可能对学习再次产生兴趣。也就是说,理性喜欢的,感性也跟着喜欢。

培养意志力,不是说句:“孩子啊,你要有意志力”就能达成的。意志力是靠反复操练节制来实现的。节制就是四枢德中的节德,按教会的话说,就是做克苦。

操练节制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当孩子想玩游戏时,可以告诉他再等一小时,把这一小时作为克苦,献给耶稣;当孩子在吃爱吃的菜时,告诉他,少吃几口,作为克苦,献给圣母妈妈,等等。总之,有意他让为耶稣或圣母妈妈停止、减少或延缓吃好吃的东西、做喜爱做的事。圣施礼华在《道路》中记载,有位神父为克制自己在面包上抹奶油,在日记中记下每天早饭的成功与失败。做克苦不但在天主面前立功劳,同时还培养了自己意志力。由此可见,天主真的像父亲一样,祂让我们做的事,除了恭敬祂,同时对我们也有益处。营养学家发现,每周吃一天素有利于身体健康,而教会早就要求我们周五守小斋。

对成年人来说,自己已抽足了烟,想少抽几口,已喝够了酒,想少喝几口,这不算做克苦。能在期盼“久旱来甘雨”的时候,再忍一段时间,才算真功夫。

意志力对成年人来说更加重要:

失败后,爬起来,继续前进,需要意志力。其实成功人士都经历过失败,只是没有气馁而已。我曾苦口婆心几个小时劝我的同学继续参加高考,最后,激动得他两眼放光,站起来狠狠拍了拍我的肩膀,痛下决心。结果,他又去打麻将了。

改掉不良嗜好,需要意志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性),需要意志力。常听人说:我知道发脾气不好,可到时候就是忍不住:继续恶语伤人,以致人际关系出现裂痕。除了喜怒哀乐的情绪外,为情所困也是感性因素。香港有部电视剧说,秦始皇建万里长城是为了与孟姜女怄气。我相信秦始皇没那么笨。感情用事成不了气候。

在国外,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很难让人信赖,因为他的行为不可预料,不知哪天就会被情绪所左右,此时做出的决定就不是来自理性了。

情商讲的就是情绪控制。我翻阅过几本讲解情商的书,感觉技巧讲得太多。技巧是有局限性的,案例也不会适用于所有人,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品格不是学来的,而是要不断操练,直至形成习惯。

注:关于感性动机与理性动机的理论,是主业团创办的世界顶级商学院西班牙IESE商学院与哈佛商学院的专家们联合研究的成果。四枢德与领导力的关系出自主业团创办的欧洲领导力开发中心的研究成果。

培养孩子勇气和审慎

培养勇气不是培养胆大,比如,我儿子小时候不敢爬假山,最后被我连逼带鼓励爬了上去。这是培养胆量,现在想来没这个必要。孩子越自信,他就越有胆量去做他有能力做的事。

中国人最缺少的是承认错误的勇气、担当的勇气和认栽的勇气。

在国外,承认错误是一种美德,但在国内,却成了一件丢脸的事。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承认错误,学会道歉,不要找借口。如果错误是几种因素或几个人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那他也要为自己所犯的错误道歉。当然,父母不能以责备的口吻逼他道歉,让他觉得蒙受屈辱,而是鼓励他,让他明白道歉是一种勇敢的壮举。

很多国人在出错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逃避责任,寻找各种借口。这是小男人的做法。男性天主教徒必须做个大丈夫,做个真正的男子汉。诚然,担当就意味做出牺牲,但做人的尊严更加高贵。我们的行为不应有辱于天主的肖像。

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领导者,他应该学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不能把责任(错误)推卸给别人或下属。责任不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收益,而是承担因自己所犯错误而带来的后果。

敢于担当的结果可能是丢掉工作,但是,可以放心,当你拥有令天主喜悦的、金子般的勇气时,迟早会发光的。

中国不缺少工程师,也不缺少专家,包括昧着良心胡说八道的砖家,而是缺少值得信赖的、敢于担当的经理人。我们集团很想在中国建更多的工厂,但苦于找不到这样的人才参与管理,只好作罢。

我怀疑现在人们是否认为只有傻瓜才会一诺千金?答应人家的事必须去做,做出的承诺必须遵守。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这种勇气。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用滴滴打车,司机一旦接单,就得等他,哪怕眼前有10辆空车。当孩子说:我保证如何如何时,要提醒他确定自己能做到,否则不要随便做承诺。

在中国,协议形同废纸,中英协议可以成为历史,WTO的承诺可以赖掉,谁还会相信你是个负责任的人?事实上,诚信的缺失已经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互不信任,互相防范,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做。拿我们集团来说,我们与日本公司签的协议,其优惠程度,按我太太的说法,这种优惠给谁谁会发。但是,我们不敢给中国公司这样的优惠,因为怕他们赖账。

我相信有的人真的很想担当,但是,勇气不是想有就有的,任何品格培养都需要持续操练相当长的时间,直至它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养成品格习惯,否则的话,到关键时刻照样掉链子。

勇敢不意味冒失,要避免自己犯重大错误,就得培养审慎之德。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审慎就是四枢德中的智德。

审慎的要点是:在做决定时,要预想你的决定会带来什么后果。

生活中最简单的、培养审慎的方法就是管好自己的嘴。说话前想想你的话会带来什么后果,然后再说,以免说了让自己后悔的话。

培养审慎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拥有相关知识。比如你想进入一个新领域,但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最好不要涉入。

2、搜集信息。在搜集信息过程中,要能够辨别真伪。当然,辨别真伪也需要一定的知识,比如,如果你对中国的人文环境不了解,会以为媒体说的都是真的。

3、向可以信赖的相关人士咨询。美国企业的做法是把相关人士召集在一起开会。开会的目的不是如何推动一个项目,而是提出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去逐一落实,看看能否化解这些风险。这种会议会反复召开几次,落实多次,直至大家都没有顾虑了,才开始实施。

美国企业的胆子比中国企业小很多,他们宁可不做,也不去冒险。中国很多企业的胆子就很大,一见有发财机会,个个磨拳擦掌,而且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做审慎的决定,美其名曰,怕失去机遇。然而对美国公司来说,宁可失去商机,审慎这道坎也必须过。

4、你的团队中是否有相关的人才。没有人才或没有招聘到合适的人选,项目就不要实施。

所谓认栽,就是当我们遇到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事件时,所表现出的勇气。比如遇到像泰坦尼克沉没这样的灾难,作为男人,只能认栽,把生的希望优先留给妇女和儿童。我儿子问过我类似问题,那我也只能告诉他: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只好认栽,没办法。

我们很多神父也面临过这种考验。谁也不想被圈起来,但既然落到自己头上,只好认栽。这些神父,才是真正的纯爷们儿。

培养孩子谦逊

谦逊就是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好。对于基督徒来说,谦逊还意味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凡事都要依靠天主。

我从小就被夸为很聪明,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于是,看到别人干得比自己好时,会认为我要是像他这么努力,会比他干得更好,或者认为他是靠关系、靠机遇起家的,很不以为然。经过这些年在主业团的灵修培育,我已不再这么看待自己了。

尽管我事事依靠天主,有种如虎添翼之感,但别人从天主那里获得的恩宠可能更多,所以,除了感谢天主,没什么可骄傲的。更有甚者,地位越高,越富有,天主要求你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所以,我从来不为这两件事祈祷,当个小老百姓挺好。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美国第一位天主教总统,他在竞选时居然说:“你们放心,我不会听他(指教宗)的。”结果有了肯尼迪家族一系列的离奇死亡。可见天主对他失望至极。

当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时,你就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了。我现在很欣赏别人的优点,尤其是那些我所不具备的优点,这些人可以作为合作伙伴或者可以给他干。即使是竞争对手,我也喜欢去发现他的优点,琢磨他是怎么成功的。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所以,一个具备谦逊品格的人,可能更有“杀伤力”。

谦逊不是富人才应该培养的品格,穷人也应该培养。穷人更应该看清自己能力的不足,而乐意依附于有能力的人,为他工作。清高不是谦逊,更不要仇富,人家可能快“修炼成精了”,您老人家还在判断谁会下地狱呢。弄不好可能下去的是自己哦。

很多人会把谦逊与自卑混为一谈。自卑源自缺乏自信。谦逊不是把自己作践得一文不值(你是有神印的天主子民,竟敢说自己一文不值?),谦逊不是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而是意识到“高手在民间”,不可小视他人,即使是个罪人,没准天主哪天就把他转变成圣人。谦逊也不意味要放弃自己在社会中的基本权利。谦逊更意味要全身心地依靠天主。圣母说,我是上主的卑女,接下来便全身心依靠天主,去完成生养救主的大业。她可没有退缩。

自尊源自自信,没有自信就会自卑,更没有自尊。那些动不动就说中国人如何能干,以致外国人都竖起大拇指;或者一听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就觉得无法忍受;或者到处炫耀自己如何强大,仿佛一个没钱的人哭着喊着要别人相信他有钱,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

那些宁可捐肾、宁可倾家荡产也要买苹果手机、买高档奢侈品的做法,也是出于自卑。谦逊的人无需额外装饰。

与谦逊相反的就是骄傲。骄傲在哲学上称为“盲目性存在”。他认为自己比别人好,应该受到更多的尊重。骄傲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无视他人的优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天主给了每个人不同的圣宠,不能说谁比谁更好,而是各有千秋。

所以骄傲叫盲目性存在,因为它与事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