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优劣

有人说,科举制度很公平,使寻常人家的孩子都有机会做官。这是个概念性错误。官是什么?是奖励?是恩赐?是飞黄腾达的机会?若以此念做官,贪官污吏永远不会消除了。

科举的真正目的是不拘一格选人才。选什么样的人才?当然是品德高尚的人才。科举的考试内容,就是四书五经里的东西。

但是,科举的弊端是,一旦涉及考题,人们便急于寻求正确答案,很少顾及如何从四书五经中汲取养分。我翻译《若望福音学习教材》的时候,一位圣神同祷会的朋友提醒我,不要把圣经学习变成学术研究,是一个道理。

我高考时,政治分数最高。说明我政治觉悟高吗?我对当时的政治课厌恶透顶,但我知道怎么答题。

无论是科举制还是以前的推荐制,都是想找遁吏,所荐非人,是要受罚的。

做官不难,太监可以擅权,风尘女可以一路睡到厅级。难的是找到那些甘愿放弃己利,乐意为国为民做奉献的人。

尴尬的伏击

二战时美军指挥官发现一片树林,认为是伏击的好地方,晚上派士兵埋伏在树林里。与此同时,德军指挥官也看上了这片树林,也认为是伏击的理想之地,于是晚上亦派兵埋伏在里面。清晨,一美军士兵跪起来念早课,不意一德国士兵爬过来,他也是天主教徒,于是两人一起念早课,祈祷完后,两人聊了起来,谈到战争走向,德兵认为是双方联合起来打苏军。其他美军也遇到同样情况,发现身边埋伏的竟是德军!由于双方接到的命令都是伏击,还是各干各的营生好,互不侵犯,彼此打个招呼,或互换点食物,尝尝新鲜口味。双方指挥官均认为伏击搞不下去了,于是经过协商,同意双方互不交火,各自撤出林地。

选自美国老兵的回忆录。

历史还是恢复原貌的好

历史还是恢复原貌的好,可避免人类犯同样的错误。历史不应作为宣传手册,不存在美化谁,丑化谁的概念。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如实记载。

举个例子,日本说某国正在走日本过去的老路。该国一点感觉都没有。我们又没搞军国主义。可是,谁说日本搞军国主义了?那是别国给它按的抬头。当年日本的政治理念是这样的:

我国已成世界强国,完全可以跟美国抗衡。西方列强在亚洲建立殖民地,奴役亚洲人,不可接受。我国,作为世界强国,应该承担对亚洲的责任,赶走西方列强,把亚洲人从西方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亚洲各国独立,并把他们团结起来,成立大东亚共荣圈,各国共同富裕,生死与共。

在实操中,也受此理念的影响,除了有争议的台湾[台湾土著说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话],日本吞并哪个国家了?在他们眼里,只是扶持了一个亲日政府。当年的日本士兵也受此影响,他们诧异,他们是来解放亚洲人的,怎么这些人会恨他们?

日本的错误是太过骄傲,高估了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大和民族伟大得不得了,所幸还没对他族历史感到嗤之以鼻,还不至于嘲笑弱国,但还是失败了。

医疗与生命伦理

中国缺少生命伦理的概念,这也是教会与国家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方面,ICU病房的穷人没钱了,就把管子拔了,氧气机停了,这跟杀人有什么区别?在菲律宾从未听说没钱不给治病的。另一方面,比如我祖父,百岁后患脑血栓,国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让他活着,浑身插满管子,最后舌头都长癌,耗了整整七年。受多大罪。是不是非得把全世界最好的药都用上?抑或可用保守治疗,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为主?不知道。菲律宾有临终关怀,也不知有什么限度?家父要求病危时不给他插管,我不敢答应。

这都需要生命伦理专家给个具体的尺度,使家属良心平安,患者也少受痛苦。

试论德国教会的问题

日本和德国对二战的检讨,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日本是自愿式的,他们普遍的共识是不能再有战争,而防止日本再次卷入战争的最佳选择,就是减少政府的权力。所以,现在的日本政府对民众没什么约束力。

德国的检讨是政府强迫的、自我作贱式的。他们销毁了所有纳粹的书,以致我们无从了解,当时到底是什么思想对民众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使他们团结一致?他们甚至不允许表面上的、涉及纳粹的东西存在,比如行纳粹礼。这个举手礼完全可以赋予其它的意思,但是不行了,因为纳粹用过。

政府不遗余力地通过教材和改编的历史使人们相信,纳粹就是恶。

既然纳粹是恶,与它建交的便是纵恶。碰巧梵蒂冈没与它断交。梵蒂冈冤得不得了,说二战时收容了多少犹太人,连以色列都几次表示感谢。即便如此,还是不能令德国人满意。教会出了部电影,展示一位神父如何受纳粹的迫害,但这只是个例,其他神父都在鼓励年轻人保家卫国。

教廷似乎默许德国教会与教廷保持一定的距离。批评教宗司空见惯。比如德国教友写的一部教会史。书中记载教宗说如此如此,然后补充道其实教宗的意思是这般这般。这个补充是要有历史依据的,否则只能算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可主观判断怎么能载入史册?可能德国人已习惯于改编历史了。有的德国作者本人并不反教宗,但他写的书中却不忘批评几句当时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这似乎成了德国的一种时尚,好比我们过去写文章,非要加入几句“最高指示”。

德国战败时,有很多纳粹党人携带文件逃到南美,所以,南美教会对当时的历史是了解的。他们时不时发声,说纳粹没杀那么多犹太人,听到此言,最感愤怒的竟是德国政府。

德国政府还想方设法让德国人产生负罪感。这样一来,人没了自信,不敢有什么思想,更别说坚持真理的勇气了。例如俾斯麦,他统一了德国,强调德意志精神。他属于保守党,虽然信奉新教的信义宗,却承担起保护天主教会的责任,免受自由派的迫害。俾斯麦还为德国做出很多其它贡献。但是,在德国人眼里,俾斯麦是坏人,直到最近,德国才承认俾斯麦为统一德国做出了贡献,视为伟人,排名第九。排名第八的是印刷术发明者。

德国人的不自信,从政府层面就能看出来。有篇报道说,德国政府就像不成熟的孩子,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通常是美国教它。它很在意邻国的看法,邻国有意见,它便改正。至于美国传授的或邻国的意见是否正确?德国人不关心这个。

这便是德国主教们所处的环境。西方的堕落是个普遍现象,爱尔兰教会正跃跃欲试,准备反击,但德国教会却失去了勇气。

法国总统马克龙其人

马克龙与欧盟冯女士,说好来中国当说客,不意克龙君反而倒戈,声言欧洲要有独立的外交政策,不附属于美国。冯女士则被彻底无视,似乎东道主不知欧盟为何物。

我不相信一天就被说服这种事,事先必定都安排好了,只有冯婆蒙在鼓里。马克龙一定吃了什么其它的定心丸,才会有此惊人之举。

马克龙出自非宗教家庭,12岁自愿受洗,成为天主教徒。他与教廷私交甚密,这倒罢了,但他还支持教廷一慈善机构,此举使法国议会哗然。世俗政府不能显示出宗教偏好。

马克龙被一些媒体形容为冬眠型天主教徒。你别看他平时僵卧,毫无作为,关键时刻便活跃起来。拜登是否也属此类?拭目以待吧。

日本的极右翼

最近与日本朋友热聊时事,很诧异,为何大家观点都这么一致。后来明白了,原来我们都属于极右翼。

在菲律宾,不会产生极右翼思想,因为无论左翼、右翼,大家都是保守派,谁当政都一样。在日本则不同,有自由派的左翼,保守派的右翼和保守派的极右翼。现在的自民党属右翼。

以日本为例,介绍一下极右翼的主张:

1、恢复传统价值观。这是必然的,右翼的标志嘛。

2、日本的各大媒体,比如朝日新闻、NHK,都被左翼操控,他们利用物质、肉欲吸引民众,以获得更多选票。所以,极右翼反对当下流行的选举制。有人提出还不如让天皇执政,至少应该是俄国模式。

3、左翼在议会是有席位的,常有惊世骇俗的提议。所以,极右翼对议会的产生过程亦有想法,总不能让阿猫阿狗都进议会吧?

4、崇尚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来源于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祖先及其传承下来的价值观。而民族精神则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情操。左翼不提民族精神,讲究爱国主义。至于什么叫爱国主义,政客自己定义呗。

5、只给道德框架内的自由。

6、禁违反人伦的言论。

第5、6条当然符合老夫的胃口,但不是所有保守派都认同的。我儿子就不同意,他认为第5、6条违反人的自由意志,主张人的行为要靠自律,而不是强迫。

但是,人有那么爱自律吗?国人躺平了,台湾人的学历越来越低,都懒得上学了。

日本人的宗教观

以前说过,加音的后代,尼安德特人,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他人[早期现代人]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早期现代人走出非洲后,他们首先到了埃及和两河流域,然后到达印尼、巴布新几内亚和澳洲。之后又有其他早期现代人进入欧洲。早期现代人进入两河流域几千年后,穿越亚洲,进入美洲。

到达印尼的早期现代人的一支,到了日本。在历史上称其为绳文人。

后来,从两河流域出来的早期现代人到了亚洲,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断侵入日本。在历史上,这批人称为弥生人。弥生人从韩国侵入日本,击败绳文人,成了日本的主人,绳文人被同化。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含绳文人的基因最多,70%以上。日本人便是绳文人和弥生人的后代。

按大英百科全书,日本早期现代人的信仰与后来的神道教没有直接联系。不知从几何时,日本人开始相信万物皆有灵。东南亚人在接受天主教或伊斯兰教以前,也相信万物皆有灵,至于他们到底谁影响了谁,就不得而知了。

日本人对一切有灵的东西,不管是幽灵、精灵、邪灵,甚至人死后的灵魂,均称为かみ。引入汉字以后,かみ就写成“神”。日本人没有超越诸神的天主的概念,都是かみ。

中国在汉朝时发现有日本国,该国首次遣使来中国,是在汉光武帝的时候。大量引入汉文化[儒家、道家、阴阳家]是在中国南北朝的时候,大概是为躲避战乱,大批汉人涌入日本之故。这时,日本人对かみ有了新的认识,“神道”的概念出自《周易》: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于是有了神道教这个称谓。他们甚至认为神道就是尧舜之道。

也就在同一时期,佛教从韩国传入日本。

日本并不总是和平统一的,也有战国时代,到了江户时代[中国清朝时期]晚期,有人提出儒家思想并不能带来和平,主张把儒家思想从神道教中剔除,采纳复古的神道教。所谓复古,其实就是一场造神运动。他们造出一个天照大神,为诸神中最大的神,牠的后代就是天皇,日本是神国,三皇五帝是日本派到中国去的。日本过去并无天皇,于是他们编造出从古至今的天皇,称为传说中的天皇。复古的神道教主张以孝道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

日本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排斥佛教、天主教和其它宗教。

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喜反省,喜追求人性美德。日本人不停留在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操练美德。当然,这里所说的“美德”是他们自己认定的,不见得完全符合天主教的标准。

外在表现上,他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守约、勇敢、待人彬彬有礼、有团队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缺点:其大度远不如菲律宾人,但知恩图报。悲情感严重,喜独处,不喜交往。不够直爽,但关西人比关东人好得多。关东人精,关西人大大咧咧,但较好爽。

透过日本人看民族崛起

曾看到一留日华人写的文章,说他回国时同学找他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实力拼比。同学笑着说:“日本就不必考虑了吧。”那篇文章旨在说明,日本实力远超中国,很值得认真对待。又有人说,日本人很可怕,若大个体育场,人走后一点垃圾都没留下。其实真正可怕的,是日本人的内在品质。韩国、台湾政治丑闻、政治陷害不断,而日本却罕有。这便是日本人的素质在政治方面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了解到中国人的素质与日本人比不是一星半点的差。随后几十年来,两个民族的素质都在退化,可如今相比,差距恍若隔世。当中国年轻知识分子还在痴迷于西方体制完美的时候,日本人早已看出它的问题,正在思考如何改良。

国人自豪地说,历史是强者的历史,那么看看征服我们的强者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忽必烈征服宋朝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请来中国专家,帮他解读。进入中原后,发现汉人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他限制汉人做官,说汉人做官只为私利,同时不信任汉人。做官只为私利是什么意思?说明人尚不能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不意味非得去死,你当县官,就得把全县百姓伺候好,心思要放在百姓身上,谋取点私利,也不见得罪该万死,但私利只是捎带脚的、可有可无的。至今,考取功名还被认为是正当的吧?

清兵入关前,努尔哈赤告诫后人,不可弃女真文化,契丹、金国的灭亡,就是因为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女真文化消失了,大清也亡了。我们该如何看待日本弃汉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从未有过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提纯、净化。教化于民,也只停留在说教。日本明治维新,首先去提高民的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学了很多,中文的政治术语大多来自日文。他们回来,并不在意民族素质,而是鼓励人造反,恨不得让所有人脑后长反骨,反传统、反家庭、反朝廷。至于民族凝聚力,也不必费事去培养,打出法国大革命式的口号“驱逐鞑虏“就可以了,虽不可持久,当使民保持三分钟热情还是有把握的。满清宣布君主立宪。要在日本,或许大家乐得和平,因为目的达到了。但对革命党人来说,晚了,因为我实力比你强了,夺权要紧。推翻满清后,五色土出现了,原来各民族是一家人。这种政治欺骗,不知为私有利还是为民有利?

日本早晚会崛起的,看来不会再去操亚洲的心了,但若受到威胁,它会反击的。中华民族再不崛起,到了那时,倘若中日开战,败的还是中国。或说:“中国已经崛起了”。我只相信超越自我的凝聚力、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在的东西能使一个民族崛起。否则看到的恐怕是表面的光鲜。平壤建设得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