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无神论的兴起,必先了解天主教。天主教因称“天”为天主,所以国人称它为天主教。它的本意是“基督普世教会”,英文是Catholic。
公元380年,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天主教教宗座堂在罗马,属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因北方蛮族入侵而灭亡,然而北方蛮族最终皈依了天主教,也就是说,整个欧洲都信天主教了。后来,由于穆斯林的入侵,东欧和西欧彼此往来日渐困难。西欧的天主教会进行了礼仪改革,但东欧没改。1054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主教阿卡西乌,因西罗马帝国已灭亡,自恃是罗马帝国首都的主教,可以统领教会,写信指责教宗的礼仪改革,教宗派一位枢机主教与他沟通,但阿氏傲慢无礼,出言不逊,枢机主教亦怒,离席而退,出门后弹掉鞋上的尘土,以示绝交。阿氏乘势怂恿皇帝,逼迫帝国境内(包括东欧大部分国家)的教会脱离天主教,并自喻为“基督正统教会”,国人称为东正教。但阿氏终究因德浅而不能服众,至今东正教大多仍以国为界,各自为政。东罗马帝国因穆斯林入侵而灭亡后,一些在阿氏淫威下分裂出去的教会,又回到天主教,但毕竟双方礼仪相去甚远,因为东正教分裂出去后也进行了礼仪改革,甚至神父还可以结婚。所以这些回归天主教的教会,称为东方礼天主教会。
16世纪,天主教会出了一位修士,叫马丁路德,此公有一毛病,就是每次忏悔完,都觉得罪没赦干净,苦恼万分。一日,忽见圣经中有“因信成义”一句,大喜。既然因信而成义,那么即便犯罪,仍为义人,何需赦罪?这当然是他自己的理解。天主教的圣经,都是有权威注释的,以免人们曲解。他的这种理解显然有违天主教的传统,所以他认为,圣经不必有注释,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思理解圣经。于是,留存此念于心。
天主教有大赦,而大赦必由教宗颁赐。欲获大赦,需有前提条件,通常要做忏悔,望弥撒等善功;教宗亦会以赴耶路撒冷朝圣等为条件,而赐大赦。总之,前提条件均由教宗设定。适逢十字军连年东征,国库空虚,教宗颁旨曰,购赎罪券者,亦可获大赦。
此举招致路德强烈反对,他贴出布告,以示不平,然响应者袅袅。路德甚恼,索性将其所思张贴出去,于是天下哗然。教廷召他入朝解释,路德惧而不往,各天主教国家亦想捉拿此贼,然路德居于德国境内,奈他不得。时德国由诸多小国组成,一些诸侯欲成霸业,统一德国,但教会不忍生灵涂炭,阻之。路德之叛教,正合某些诸侯之意,索性一起叛教,驱逐教会神职人员,立路德教,以图霸业。
北欧诸国,因恼教会干预其政,隧以“北欧人的事,北欧人自己做主”为名,驱逐外国教士,以路德之说,自办教会,亦为路德宗。
时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王后凯瑟琳年老色衰,被王后侍女安妮博林所诱,宠幸之,隧废黜凯瑟琳,立安妮博林为后。吾国古人云:“糟糠之妻不下堂”,何况后乎?教宗圣意亦是如此。王与后乃祭告上天而立,岂能随意废之?昔西俗与吾国同,王与后乃由主教执礼,祭告上天而立。教宗怒,将亨利八世开除教籍。然亨氏正与美人同塌而卧,岂肯善罢甘休?亨氏效路德之叛教,威逼国内天主教会与教廷脱离关系,自办教会,殉教者甚众。此即圣公会。英王为遮后人之耳目,篡改历史,极尽污蔑天主教会之能事,直至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撒夫人所信的新教教派,重公平,于是下令恢复历史原貌,民众恍然,回归天主教者络绎不绝。圣公会亦感羞愧,欲归附于天主教会。起初,圣公会与天主教无任何差异,只是不归属于教宗。然树毕竟不能无根,几经沧桑之后,圣公会已面目全非矣。故天主教会不敢招纳。此是后话。
路德既已叛教,岂肯独善其身?娶一修女为妻。此时基督新教已不止路德宗与圣公会两派,路德有同僚,名曰加尔文,此夫唯恐天下不乱,见路德叛教,兴奋不已。因自己对圣经亦有独到见解,于是自成一派。又有人认为,儿时受洗礼不足以成为基督徒,成年后必须再接受一次洗礼,此派号称浸礼会。加氏不能容之,命人将浸礼会信众驱入河中淹毙。
至此,路德方悟何谓按己意诠释圣经。他宣布收回自己的学说,并请求天主教会的宽恕。悔之晚矣,新教的教派从此层出不穷,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