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为何对宗教持谨慎态度?

中国远古没有宗教的概念。祭祖不算宗教吧?同样道理,祭天也不算宗教。但是,二十四史的每一部书,都有专门一卷,记载当时如何祭天。这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古人不把它算作宗教。

战国时出现方仙道。古人把它认作一个道门,宗教这个词还没发明出来。直至佛教传入中国,这才有了宗教的概念。后来创立太平道、天师道时,古人已会总结了,统称它们为道教。

这些教门,都是外来或民间自创的,恐不见得与中国祭天的传统生活相符。从历史上看,这些教门弄不好就会作乱。因此,历代都对宗教持谨慎态度。

大体上,这些宗教都不敢反对天主,只是增加点自有特色而已。所以人们既敬天,也拜佛、找道士算命。

祭天是朝廷操办的,祭礼的变更,也是皇帝与大臣们商定。朝廷司祭只是照章办事,没有专门的学府对宗教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历代缺乏对其它宗教的辨析。只要这些宗教不反对天主,不与天道相抵触,也就容忍了。

古人似乎生活在“旧约时代“,只知人死后下降阴府。对于来世的具体生活,就不得而知了。佛教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给出了答案,尽管其结论是悲凉的,其人生观是消极的。

耶稣诞生,启示了人的来世和天主的救赎工程。旧约时代就此结束。因此,对中国人来说,信奉天主教并非皈依新的教门,而是重新回到他们祖先所信奉的天主那里去。

在满清宫廷的传教士,绝不会满足于绘画和建圆明园,他们会向皇帝说明中国人与天主教会信奉的是同一个天主以及耶稣的诞生。那皇帝们为何不信教呢?

曾有文章讲到礼仪之争,康熙皇帝坚持祭祖,遂与天主教无缘,感到非常可惜。其实祭祖只是个小问题,改变一下祭祖方式就可以了。其核心问题是祭天权。自古皇帝都自认为天子,只有他才有权祭天。如果皇帝信奉天主教,由谁祭天?皇帝只是个平信徒而已。

现在没有皇帝了,但天主教可能仍面临与中华“传统“的冲突。国人经常把古人的话作为真理,將其视为“传统”。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话,真正的中华传统是五帝时代传承下来的。儒家所想恢复的,就是这个传统,尽管儒家的一些思想并不与这个传统完全一致。

至于后来产生的思想,不能视为中华传统,只能说它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一部分。比如道家,我们可以传统为准绳,判定它哪些与传统相符,哪些与传统相抵触。同样道理,尽管理学思想与天主教很相近,亦不能视为中华传统思想。

我看过一本驳斥利玛窦的书,作者把儒释道的话都用上了,以证明中国文化优于天主教文化。但他没讲儒、释、道的世界观是相互对立的,从而造成国人的价值观自相矛盾。我也浏览过一本佛教的书,人生道理讲得不错。有位修士更是告诉我,佛教对人生的感悟比天主教深。但是,在辨析来世真伪的时候,这些辞藻没有任何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