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烧死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哲学家,1548年生于那不勒斯坎帕尼亚区的诺拉镇,1600年卒于罗马。他11岁来到那不勒斯学习“人文、逻辑和辩证法”,4年后他进入圣多默神学院,放弃了世俗的名字“飞利浦”,而改名为乔尔丹诺。后来他在那不勒斯当修士并继续深造,于1572年被祝圣为神父。

然而,甚至他在当修士的时候,他的自我创意和对普遍接受的神学的批评就已开始了。他圣了神父后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以致在1576年他被正式判为异端。于是他去了罗马,但是,他显然没有改变他关于信仰奥迹的观点,结果他在密涅瓦修女院受到了更多的指控。在他到达罗马后几个月内,便逃离这座城市,抛弃了他对圣召的所有誓言。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在各国漂泊,而无法找到安身之所。他在几个意大利城市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于1579年去了瑞士的日内瓦,他好像在那里加入了加尔文教派。尽管布鲁诺后来在威尼斯教会法庭前矢口否认曾加入过革新教会,但这点是确定的:他因对加尔文教派的长上无礼而被逐出教会并被迫离开了这座城市。此后他去了法国的图卢兹、里昂并于1581年来到巴黎。

在里昂,他完成了他那指导记忆的著作——《巨匙》。在巴黎,他又发表了几部作品,进一步阐述他的记忆训练法,并揭示了雷蒙德·卢利与新柏拉图学派的双重影响。1582年,他发表了一部独特的作品《启蒙者》——一部讽刺作品,书中充满猥亵之辞和错误的喜好。在巴黎,他在坎巴拉学院的赞助下公开讲授哲学。

1583年他到了英国,至少有一次得到了伊莉撒白女王的恩惠和飞利浦·西德尼爵士的友谊。为了讨好西德尼爵士,他对天主教会进行了最为恶毒的攻击。布鲁诺于1584年写了《被驱逐的胜利之兽》。同年,他访问了牛津大学,由于没能获得在那里授课的资格,他发表了《圣灰晚餐》一书,在书中,他攻击牛津大学的教授们,说他们对希腊文的了解还不如对啤酒了解得多。1585年他回到法国,在巴黎逗留期间,他几次试图与天主教会和好,但没有成功,因为他拒绝再当神父,即,他不想再履行圣召了。

1587年他去了德国,他在那里就像在牛津一样,傲慢无礼、自作主张,结果在海姆斯达特被路德教派逐出教会。后来他去了法兰克福,有时参加一些图书馆的活动。1591年,他应默西尼果的邀请去了威尼斯。默西尼果对他的记忆训练法很感兴趣,但他没能理解布鲁诺的“自然奇术”的秘密,结果默西尼果去宗教裁判所告发了他。布鲁诺被捕了。他首先在威尼斯宗教裁判所前请求按“双重真理”法则给予庇护。布鲁诺说,归咎于他的错误是因为他是位哲学家,而不是一个诚实的基督徒。但是后来他庄严发誓放弃违反天主教教义、教规的所有错误和怀疑(参阅文献Berti, Docum., XII, 22和XIII, 45)。这时罗马宗教裁判所出面干预此事,并要求引渡布鲁诺。威尼斯宗教裁判所同意引渡。布鲁诺于1593年2月被送到罗马,并在宗教裁判所的监狱关了6年。史学家们试图找到证据,来解释他为什么被关了这么长时间,结果一无所获。1599年春,罗马宗教裁判所开审布鲁诺,被告被允许有几次间歇时间来收回他的错误。1600年1月,布鲁诺最终被判有罪,2月8日被移交给世俗权力机构,2月17日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木桩上。布鲁诺并不是因捍卫哥白尼学说而被判罪,也不是因为他那关于有人居住的诸世界的学说,而是因为神学上的错误,比如:基督不是神,只不过是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圣神是世界的灵魂;魔鬼将会得救,等等。

除了上面已提到的作品以外,布鲁诺还写过《Della causa, principio ed uno》; 《Dell’ infinito universo e dei mondi》; 《De Compendiosâ Architecturâ》; 《De Triplici Minimo》; 《De Monade, Numero et Figurâ》等书。在这些书中,这位“诺拉镇人”(他常这么称呼自己)阐述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原理是新柏拉图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理性神秘主义(受雷蒙德·卢利的影响)和统一物质世界(受哥白尼学说影响)的自然主义概念。他对亚里斯多德的态度能最好说明他不断提出的断言:古马其顿斯塔利亚人的自然哲学,已被占优势的、探讨自然现象的数学模式的辩证法所败坏。他通常对学者极其轻视,但对伟大的艾伯特和圣多默倒是始终保持着极度的尊敬。他希望改革亚里斯多德哲学,但受到拉莫斯和帕萃兹等同时代人的极力反对,尽管他们的主攻方向是一致的。布鲁诺有知识,尽管比较肤浅。他的作品涉及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新柏拉图主义和漏洞百出的安布利储斯和普罗庭纽斯的书。新柏拉图学派使他的思想趋向一元论;他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借鉴了唯物主义对一元的阐释;而哥白尼学说又使他学会了识别物质的一元——可见、无限、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

因而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语无伦次的、唯物主义的泛神论。神与世界是一元,物质与精神,肉身与灵魂是同一物质的两个方面;宇宙是无限的,在可见世界以外还有无数个其它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人居住;地球有一个灵魂,事实上,地球的每一部份,包括矿石、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物质都由同样的元素组成(不管是陆地的还是天上的物质),所有灵魂都属一类 (所以说轮回并不是没有可能)。这种一元的观点使布鲁诺认为“自然奇术”有道理。毫无疑问,在自然万象中建立一套科学体系是重要的,也是有趣的,但布鲁诺建立的却是自然 一元论的概念,尽管斯宾诺莎、加可比和黑格尔等人对此羡慕不已。另一方面,尽管布鲁诺有夸张、局限、他的“科学体系”的错误、不能容忍同样从事哲学改革的人、错误的类推、荒谬的寓言以及使自己情绪高涨的诡辩推理等诸多问题,但很多人认为这没什么。 拜尔把他描绘成“哲学的游侠骑士”。布鲁诺对宗教真理的思想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他没能体会到基督宗教的任何重要意义。一位基督教牧师称布鲁诺是“一个极有能力的人,知识渊博,但对宗教却一窍不通。”

坦率地讲,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对布鲁诺动了恻隐之心。尽管他肆意攻击天主教会,否认耶稣基督的神性,但是罪不至死。然而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不能按现代人的观念来评判古人。古代基督徒认为异端是个极其恶劣的事件,它不但使自己的灵魂不能得救,而且还会使很多受蒙蔽者的灵魂丧亡。从伦理上讲,处死异端者,能保护更多的人免受影响,灵魂不至于丧亡,说它是自卫,也不为过。

消灭异端不只是天主教会采用过,当时的基督教兄弟教会也使用过。比如新教的一些教派将再洗礼派的领袖们处以火刑,又将他们的妻子溺死等。

参考文献:天主教百科全书

周末小酣 080222

爱你的近人

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误解:以为向乞丐施舍,为贫困地区募捐,参加扶贫活动便是奉献极大的爱心了。这种爱固然伟大但是做起来却很容易。耶稣要我们变得更加伟大,那就是去爱你的近人,爱那些与你有利害冲突的人。

你爱你的妻子吗?抑或你对她的缺点、唠叨…包容了多少?

你有多长时间没和父母通电话了?抑或你肯牺牲多少时间和他们唠唠家常?

你对兄弟姐妹有多少怨气?

你对哪些朋友、同事至今仍然耿耿于怀?

这些都是我们的近人,都需要我们牺牲自己、散播宽容、事事体贴。爱并不体现在受人赞誉的丰功伟业上,而是体现在小事上,一些替他人着想的细节上。

爱一个近人很难,需要牺牲,甚至是很大的牺牲。然而当你真的这么去做的时候你的品格却得到了提升,你也因此更上了一个台阶,眼界宽了,看问题远了,幸福指数也上升了。你必会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中获得喜悦。

注:不要以为这些我都做到了。我也在努力。

—————

耶稣是谁(续)

在多少年代以后的今天,不管世界已经起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管有多少人要拼命消灭他和他所创立的教会,可是他却比他在世时更有活力。

他虽然从未拥有过巨额的财富,却使许多富人乐于周济,使许多穷人获得关怀,使更多人获得财富所不能购买的东西。

他虽然从未写过一本书,可是世上很少图书馆能容得下有关他的一切著作。

他虽然从未办过学,但在世上根本没有一所学校能拥有像他所拥有的那么多学生。

他虽然从未做过一首歌曲,但他自己却是世上许多歌曲的题材。

他虽然从来没有挂牌行医,但他治好了许多病人,不用医药,也不收诊金;他治疗的破碎心灵,是世上的医生都感到无能为力的。

他虽然未统率过军队,但没有一个军官能有他那么多愿兵;在他的感召下,千千万万人都作了他的理想和爱的俘虏。

每逢星期日,许多人都为了他而到教堂中聚会。他的生活成了他们的最高典范,他的训言成了他们生命中的明灯。对这些信徒来说,他仍旧活着,活在他们的心中,活在他们的周围。他就是这些信徒的救主,他的名字叫耶稣。

—全文完—

周末小酣 080201

希腊礼天主教会

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主教会都是拉丁礼天主教会,很多朋友恐怕不知道还有希腊礼天主教会或东方礼天主教会。

东正教脱离天主教会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梦想当东正教教宗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各地主教均各自为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并不想脱离天主教会,只是迫于东罗马皇帝的压力,不得不宣称与天主教会脱离关系。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衰弱直至灭亡(1453年),各地区独立为各个国家,这些国家的部分东正教便表示愿意回到天主教会,接受教宗的领导。我们已说过,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义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礼仪上有所不同。教宗考虑到他们遵循东方礼仪(也称希腊礼仪)已有几百年了,同意他们保持原有的礼仪。我们称这些遵循希腊礼的天主教会为希腊礼天主教会。

我们很少会遇到希腊礼天主教徒,但是在东欧的一些国家希腊礼天主教徒往往比拉丁礼天主教徒还多。

天主教与东正教的关系是否密切视不同国家而定。有些国家的东正教会视教宗为精神领袖,但在主教任命上他们自选自圣。有些国家的东正教却与天主教关系紧张,比如俄罗斯。斯大林执政前苏联既有东正教会,也有天主教会,但斯大林这厮嫌麻烦,强行把天主教会并入东正教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天主教徒便想脱离东正教会,天主教会当然欢迎他们的归来,但东正教的主教们却十分不快。现在俄罗斯既有希腊礼天主教会,也有拉丁礼天主教会,但大多数还是东正教会。

———–

耶稣是谁(续)

终于,他不再见容于世界,而被他曾热爱过的世界所舍弃。他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尽屈辱而死,完结了他在世上三十三年的生命。

他死后第三天,安葬他遗体的墓穴空了。他的敌人说是被别人偷去了他的遗体,他的门徒却说他已经复活了。

——–

周末小酣 080125

平淡与平安

我们生来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父母们恨不得在孩子出身前就实施胎教。从托儿所到大学毕业我们一直在父母、老师的督促下努力学习、积极准备,为了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所以我们对“平平淡淡过一生”这句话总是充满了同情(对他人)与无奈(对自己)。

但是,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年的辉煌呢?如果你只有本科学历,那么你平淡的几率很大,现在有本科学历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你是硕士,那也就是说你25岁以前都在学习,为你未来20年的奋斗做准备。换句话说,你45岁以前必须要出人头地,过了45岁如果你还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话,你就平淡了。

前几天看了《兄弟连》,那个男主角说,最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德州的一个角落买了块地,从此过着peaceful life。男主角二战结束时也就30来岁,少校军衔,如果在军界再奋斗几年的话,混个上校应该没有问题,运气好的话还能当上将军,可他的梦想却偏偏是去过peaceful life。我忽然想起了“平平淡淡过一生”这句话,又想到英语民族好像没有“平平淡淡过一生”这个概念。Peaceful life没有平淡生活的意思,这是一种没有紧张、压力、愤怒、焦虑、孤独、无望但却伴随满溢安详、平静、温馨的生活。这种生活使我想起小时候躺在绿树成荫、安静的山坡上,无忧无虑地呼吸着泥土的芳香、欣赏着遍地鲜花、聆听鸟儿歌唱的情景。

在基督教世界,peace(我们译作“平安”,其实没把这个词的全部意思包含进去)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弥撒时神父必会说:“愿主的平安与你同在”。平安不是寿终正寝的代名词,平安每天都可以有。你处于平安还是平淡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善度自己的人生。有时你因工作而心情烦乱,这正是你应该寻找平安的时候;有时候你因生活平淡而不快,其实你恰恰错过了享受平安的好时机。

“愿主的平安与你同在!”

———————–

耶稣是谁(续)

他为人守正不阿,而且充满正义感,所以他常揭露人心的歪念,谴责隐密中制造的阴谋。他憎恨罪恶,却同情在愚昧和软弱中失足犯罪的人。但他的同情并非姑息,它要求真诚的悔改。

他经常发出振聋启聩的呼声,这些声音甚至能使那些尸位素餐、不按上主计划行事的宗教和政治领袖们的宝座感到震动。于是,正如所有先知都会为自己的敢言、敢为而遭难,这位先知中的先知也难逃被迫害的厄运。因为虽然“光明来到了世界,世人却爱黑暗甚于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若3:19)

——–

周末小酣 080118

东方教会脱离天主教

我们已经讨论过,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按地域上分,我们通常称在东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会为东方教会,而在西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会为西方教会。公元406年西罗马帝国因蛮族入侵而灭亡。这样东罗马帝国便成了唯一的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而君士坦丁堡便成了这个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便成了东方教会的宗主教。

导致东方教会脱离天主教会的主要原因,是君士坦丁堡一些宗主教的私心,作为帝国首都的宗主教,他们极不愿意服从没有帝国的教宗的领导。这使东方教会最终于1054年脱离天主教会而自称东正教(基督正统教会)。

导致东方教会脱离天主教的次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政治上的原因:西方出现了与旧罗马帝国毫无关系但却想恢复昔日国势和威风的神圣罗马帝国,这被东罗马帝国视为政治上的敌人。因此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不知不觉地卷入东、西两个帝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之中。

2、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仍以拉丁语为母语,而东方人则以希腊语为母语。东方人承袭了古老的希腊文化,他们在世俗事物和宗教信仰上都继续忠于前人的作风,而西方人则对古代传统不是很感兴趣。语言上的差异使东西方教会不能很好地了解对方的神学观点,加之后来穆斯林的入侵而形成的“铁栅”,使彼此交流更加困难。

3、礼仪上的差异:东方教会认为信仰生活中的礼节仪式是活的信德,改变礼仪就等于改变信仰;而西方教会则认为礼仪和教义不可混为一谈,礼仪是可以改变的。西方教会在礼仪上确实做了些改变。

4、神学上的差异:东方教会的信经称圣神“由父而发”(拉丁原文有“由父借子而发”的含义),而西方教会的信经称圣神“由父及子而发”。(这里指的信经是尼西亚大公会议确定的信经,而非宗徒时代的信经。

综上所述,天主教和东正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天主教在礼仪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在神学上有了一些发展,而东正教则仍保持古朴的作风。从一个天主教徒的角度看,无论是教会的礼仪改革,还是神学发展,她都是在圣神的引领下进行的,她不会出错。

有意思的是,天主教史学家倒是老老实实地承认当初的尼西亚信经确实是圣神“由父而发”,后来西班牙加入了“及子”,成为圣神“由父及子而发”,而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也予以仿行,最后由教宗本笃八世将信经确定下来,这便是如今在弥撒时所念的信经。而新教史学家则认为,东方教会由于受异端的影响,不愿意过度接受耶稣的神性,因此尼西亚信经(尼西亚大公会议是东西方教会一起召开的)的圣神“由父而发”是受东方教会影响的结果,最后由天主教会加以纠正。

—————–

耶稣是谁(续)

他由天父所派遣,来到世界与人同住,要向世人揭示建设大同世界的蓝图,教给人个人成全的准则和人际间交往的金科玉律。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人都能度一个更丰盛的生命,以光荣他的,也是众人的天父。他甚至告诉人们,他自己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因为只有他能完全透彻生命的真理和秘密,只有他能指示人如何走向生命——一个自今世开始,而于来世完成的永恒生命。

——–

周末小酣 080112

科学、哲学与神学

高级汉语词典对科学是这样定义的: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美国传统词典对科学的定义是:对现象进行观察、认知、描述、实验性的研究及理论上的解释;局限于自然现象的活动;目标调查或研究的活动;知识,尤指通过实验获得的。

高级汉语词典对哲学的定义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美国传统词典对哲学的定义是: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原因和规律的探究;基于逻辑推理而不是凭经验得来的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对将要概念化和公式化的基本信念的审定与分析;所有知识的综合;启发概念或规律的体系。

高级汉语词典对神学没有定义。

美国传统词典对神学的定义是:上帝本性和宗教信仰的研究;对宗教问题的理性探究;涉及上帝和宗教问题的系统或学派。

从这两个词典对科学、哲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两个民族在对科学、哲学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在科学方面,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比较狭隘,因此有“伪科学”这样的概念。但无论怎样,科学只能研究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现象,对超自然现象便爱莫能助了。

在哲学方面,由于我国从古至今没出过什么哲学家,因此对哲学的定义也是比较模糊的。哲学才是真正的智慧之学,它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会比科学领先百年,甚至几百年。懂哲学的人认识天主要容易得多。也许有的朋友会问:“那么,唯物辩证法是怎么回事?”我会请一位哲学博士就此写一篇专题文章。

————

耶稣是谁(续):

他除了是一位良善心谦、慈悲为怀的导师和牧者之外,也是一位革命家、释放者。他曾宣称要“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他并不轻视财富,也不鄙视富人,他只要改变由财富所造成的人为不平等,并要制止一切不公义、压迫和剥削。他不但同情弱小者,而且是他们的朋友、拯救者和代言人。

——–

周末小酣 080104

天主教会,西方文明的奠基者(续)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仍享有极高的权威。侵入西罗马帝国的蛮族其实是由不同民族组成的,他们有各自的语言,并根据各自所占的地盘定居下来,形成各个国家,随着国王们的皈依,天主教自然也成了这些国家的国教,而教育工作也100%由教会来承担。教会教化蛮族的方式是多层次同步进行的。拉丁语成了这些国家的统一文字。孩子们在教会学习文化知识和天主教教理。为了解决这些野蛮人的好斗问题,教会还建立了骑士制度,那些武艺高强、品德高尚的人被封为骑士称号,使武士们为得此荣誉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各国的治国之道也是由教会传授的。国王们将为民做出突出贡献者封为nobilis,也就是英语的noble,意为“高尚的人”(我国通常把noble译为“贵族”,不够准确)。教会一如既往地传授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时教会的科学家们也利用科学探索未知领域,他们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便是天文学。

西欧由此从文明遭到破坏的黑暗时代逐步走向中世纪的和谐与繁荣。

————

耶稣是谁(续):

他是一个诗人,一个对生命观察入微的真正艺术家,所以他常能用最美丽的图画和比喻来教导群众。在他眼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生命中的一举一动,随意俯拾,都可成为宣道的材料,都可为人生最高深的道理做最浅白的注脚。

——–

周末小酣 071230

天主教会,西方文明的奠基者

好啦,现在我们来讲历史。为省略起见,我把天主教会简称为教会(其实史学家们也是

这么做的,因为当时还没有东正教和新教)。

耶稣升天后,宗徒们便开始向四处传教。当时宗徒们所处的世界都在罗马帝国的范围

内,地中海已是罗马帝国的内海,而巴勒斯坦只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随着信教人数的

增多、传教区域的扩大,教会逐渐引起了罗马当局的注意,他们发现基督徒只敬拜天

主,而不敬拜被奉为神明的罗马皇帝。此举当然引起了罗马当局的震怒,于是他们便开

始迫害教会,杀基督徒。这次迫害残酷而又漫长,历时300年之久。然而教会非但没有

被消灭,反而于四世纪奇迹般地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成为国教后,它的价值观念

和圣经法律渗透到帝国的各个领域(现今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均源自罗马法和中世纪

教会法律,而后两者则源自圣经);当权者不但要按教会的教导服务于民(耶稣在最后

晚餐时为宗徒们洗脚便是公仆精神的起源),在生活上还要起表率作用;教会还大力推

动社会福祉,对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科学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很多教会修士本身就是科学

家,修道院成了传承知识的地方。同时,教会还派出传教士到北方的蛮族(统称日尔曼

人,很多欧洲民族的祖先)地区传教。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裂为东罗马帝国(首都为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伊斯坦布尔)

和西罗马帝国(首都为罗马),但教会仍是统一的,即都在罗马教宗的领导之下。

由于受来自东方的匈奴的压力,日尔曼人不断向西迁移,终于于公元406年日尔曼人大

举入侵西罗马帝国。这些近乎原始、过着游牧生活、连文字都没有的蛮族在帝国大肆掠

夺和破坏,最后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但是教会几乎没有遭受损失,因为受传教士的影

响,在入侵以前绝大部分蛮族对教会已经有了好感。为了使这些野蛮人变得文明起来,

教会从此又承担起教化蛮族的责任….(未完待续)

——————

耶稣是谁(续):

虽然不少人称他为师傅或老师,但他除了本身的条件外,却是一无所有:他没有进过大

学之门,没有做过官,没有令人震撼的权势,也没有足以提高自身价的证件。他孑然一

身,无所依托庇荫,世人认为伟大的东西,他一样也没有。他唯一拥有的,也许只是自

己的信念、热诚和毅力。就凭这些,他到处奔走,也能为世间带来滋润,替人类带来苍

天的祝福。

—————–

周末小酣 071223

本来计划与你们分享天主教历史的,可是我电脑重装系统了,用了好多时间。而且圣诞

节要到了,我要做些准备,比如圣诞树要装饰、圣诞马槽要布置,给儿子准备圣诞礼

物、准备平安夜要播放的DVD(圣经题材的电影)和音乐或圣书,还要订蛋糕(耶稣生日嘛),望平安夜弥撒要提前规划,因为那天进教堂是要票的,还有,全家要在花环围

绕的四根圣诞蜡烛前的祷文还没有准备好。最后,我还需要点时间反省这一年的作为,

到神父那里办个告解(就是忏悔)。所以下周再与你们分享历史吧。

今年我们不打算在教堂过子夜,因为太太第二天要上班。

周末小酣 071214

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天主教与科学”:

北青报曾报道“神创论”(认为天主是按圣经里的《创世纪》创造的天地、动植物和人)的支持者们在美国呼吁中小学停止讲进化论,转而讲神创论,其理由是现已证明进化论里的很多假设是错误的,而在美国占绝大多数的基督徒子女们,他们有权利知道天主是怎么创造的。

我的问题是,天主教会对此会是什么态度呢?罗马教廷的发言人曾正式表明天主教会的立场:教会更倾向于相信进化论!理由是进化论中的有些假设已得到了科学验证而神创论目前尚无法用科学方法加以证明。

惊讶吧?如果你看过天主教版的圣经就会在其注释里发现,教会早就提醒读者,创世纪第一章不是自然科学的论著,而是宗教文告。

人们谈起天主教与科学时,往往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欧美很多著名大学都是天主教会办的,公认教会学校(这里专指中小学)是一流的学校,有些人甚至还知道天主教会拥有很多科研机构(比如棱镜网报道的澳洲“圣文森特研究园区”),另一方面人们却说天主教是反科学的。

要弄清天主教与科学的关系,首先需简单了解天主教的历史,但在介绍天主教历史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基督宗教的几个教派:

天主教:天主教一词译自拉丁文catholicus,这个词的原意是“基督普世教会”。

东正教:东正教一词源自希腊语 orthodoxos,这个词的原意是“基督正统教会”。该教于1054年(或者说是耶稣建立天主教会后1000年)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

基督教(狭义):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督教是指1529年(或者说是耶稣建立天主教会1500年)后从天主教会分裂出来的各个教派的集合称。有时国人称这些教派为新教,正确叫法应为誓反教(源自德文Kirchen Protestante。即反对德皇查理五世提出的和平议案)。

基督教(广义):泛指所有基督宗教,英文为Christianity.

下周末本人要介绍的历史发生在公元1000年以前,那时的人们只知道耶稣建立了一个教会,叫基督普世教会,即天主教会。这个教会由耶稣建立,他升天后宗徒之长伯多禄(彼得)成为教会之元首,伯多禄的继承人被称为教宗(旧称教皇)。

——————

耶稣是谁?(续)

他并不是一位泛爱主义者,他也有自己的团体和一些特别亲密的朋友。他甚至曾经为自己朋友的死亡而悲伤,为了自己民族即将遭受的悲惨命运而流泪。换句话说,耶稣虽然属于整个人类,但他也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