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第20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阅读若16:1-33

1. 耶稣就在下句话回答这问题,他们那样做,因为他们不认识天主和耶稣,就如耶稣所预言,祂的门徒们会被迫害、逮捕和被杀,圣斯德望便是第一个为信仰而殉教的人(宗7:54-60),进行这些迫害的人还以为自己站在天主一方来履行梅瑟的法律,但耶稣清楚地表示,遵守法律当然是对的,但他们的行为必须要合理 -- 必须要出于爱主并为了取悦祂。宗教领袖们却想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只关注别人怎样看,而不是天主怎样看。

2. 「世界的首领」即指魔鬼,有些译本译作「世界的权势者」。这些首领/权势者现在受到谴责,圣神将显示基督透过受难、死亡和复活已判断和谴责了魔鬼,虽然魔鬼仍活跃于世上,并多次向我们宣战,但最终必定要失败。

3. 耶稣指的是祂的苦难、圣死和复活,这些事 对他们现在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虽然圣神会在每人心中工作,但祂主要是透过教会使人引入一切真理。耶稣现在跟宗徒们讲话,并告诉他们圣神会使他们想起祂的话来。在后面的「其它研读」中会见到:「对你们所说的一切」指宗徒们的信仰宝库:祂给宗徒们说了一切,然后宗徒们把这一切都交托给教会。

4. 耶稣向他们提出了警告,准备让他们面对即将展开的苦难和复活事件,祂也预言他们会怎样,祂告诉他们这些事,除了让他们有较好的准备外,也让他们认清,当事情发生时,明白一切均是祂早已预言的。祂没有更早些告诉他们,因为当时他们无法听得懂,现在祂快要离开他们了,但承诺祂并非让他们孤独前行,祂将派遣「那护慰者」来,圣神将与他们同在。

5. 若7:39告诉我们,直到耶稣受到光荣后,圣神才会赐下。耶稣升天后,便会派遣圣神来,透过圣神,基督便住在每个信徒内,住在世上每个约柜里的圣体内,圣神会继续祂已开展的工作。

6. (1) 罪与悔,(2) 天主的正义 -- 清楚阐明天主要求基督徒正义的准则,(3) 基督判断魔鬼,(4) 真理 -- 继续引导信徒和教会进入真理,(5) 启示 -- 不是新的启示,而是使人更领悟和认识基督。

7. 世界上最大的罪莫过于不相信耶稣,为那些认识基督而不肯到祂前和拒绝祂的人,这便是最大的罪了,那些继续拒绝耶稣的人冒着永远与天主隔绝的危险。个别情况当然会有酎情,这要取决于知情的程度和天主的怜悯。没有任何罪恶比拒绝天主最大的恩宠(祂的圣子)更冒犯天主,圣神的工作就是要使我们明白拒绝耶稣而犯的罪孽有多深,祂要打破那障碍,要挑战我们拒绝之罪和我们的心硬。

8. 圣神会将有说服力的事实显露出来,使人相信。一个人一旦认识了真理,自然不难明认自己的过犯和罪孽,从而会痛改前非,这就是天主的怜悯。当我们明白自己的罪恶时,我们便会跪下面对天主的公义,透过天主的怜悯,我们得以皈依,透过我们的谦卑,我们才能悔改并接受天主的怜悯和恩宠。

9. 耶稣意指祂的宗徒面对祂的苦难和圣死时会被忧伤所冲击,他们会哀悼祂,象征反对耶稣和不相信祂的人的「世界」则会因置祂于死地而感到欢乐。耶稣却安慰宗徒,说他们的苦痛犹如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但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复活的主会带给他们喜悦。

10. 圣神表明耶稣就是天主的正义,耶稣是正义之源,犹太人认为遵守梅瑟法律的人才算正义,认为自己遵守了法律而能成义。耶稣要求人超越经师和法利塞人的义德(玛5:20),当一个人明认自己的罪恶,悔改并信赖耶稣时,圣神便住在他的灵魂内,只有透过圣神的德能,我们才称得上成义并行正义的事,正如第十九课所说,我们自己甚么都不能做,只有透过天主,一切成了可能的,我们要住在祂内。

11. 圣神要使世界明白审判 -- 由于不信而被审判,以及「世界」交给祂去判断。当世界上的司法制度审判造物主时,它其实是惨败了。

12. 天主教教理第729条说:耶稣唯独到了祂光荣的那时辰,才应许圣神的降临,祂和圣父派遣了圣神来,圣父因耶稣的祈祷而赐下圣神,圣父因耶稣的名字派遣圣神,耶稣将从父那里派遣祂。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20课

「那护慰者」

简  介

耶稣继续其最后晚餐的讲道,清楚地表明要指导门徒怎样避免使人丧失信仰的诱惑。这项指导非常重要,不仅在耶稣面对自己的「时辰」,也在我们面对被出卖、舍弃、恐惧、混沌和失望的时辰,我们都要面临考验。耶稣提醒门徒有护慰者始终临在,祂以耶酥交托给教会的圣言来指导、坚强和安慰我们。

若16:1-33

1「我给你们讲论了这些事,免得你们的信仰受动摇。2人要把你们逐出会堂;并且时候必到,凡杀害你们的,还以为是尽恭敬天主的义务。3他们这样作,是因为没有认识父,也没有认识我。4我给你们讲论了这一切,是为叫你们在这一切发生时,想起我早就告诉了你们这一切。这些事起初我没有告诉你们,因为我还与你们同在。」5「现在我就往派遣我者那里去,你们中却没有人问我:你往那里去?6只因我给你们说了这话,你们就满心忧闷。7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为你们有益,因为我若不去,护慰者便不会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了,就要派遣他到你们这里来。8当他来到时,就要指证世界关于罪恶、正义和审判所犯的错误:9关于罪恶,因为他们没有信从我;10关于正义,因为我往父那里去,而你们再见不到我;11关于审判,因为这世界的首领已被判断了。12我本来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然而你们现在不能担负。13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时,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因为他不凭自己讲论,只把他所听到的讲出来,并把未来的事传告给你们。14他要光荣我,因为他要把由我所领受的,传告给你们。15凡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为此我说:他要由我领受而传告给你们。」16「只有片时,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过片时,你们又要看见我。」17于是他门徒中有几个彼此说:「他给我们所说的:『只有片时,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过片时,你们又要看见我。』还有『我往父那里去』,是什么意思?」18又说:「他说的这『只有片时』,究竟有什么意思?我们不明白他讲什么。」19耶稣看出他们愿意问他,就对他们说:「你们不是彼此询问我所说的:『只有片时,你们就看不见我了;再过片时,你们又要看见我』的话吗?20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要痛哭,哀号,世界却要欢乐;你们将要忧愁,但你们的忧愁却要变为喜乐。21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因为她的时辰来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因为一个人已生在世上了。22如今,你们固然感到忧愁,但我们要再见到你们,那时,你们心里要喜乐,并且你们的喜乐谁也不能从你们夺去。23到那一天,你们什么也不必问我了。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24直到现在,你们没有因我的名求什么;求罢!必会得到,好使你们的喜乐得以圆满。」25「我用比喻对你们讲了这一切;但时候来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话,而要明明地向你们传报有关父的一切。26在那一天,你们要因我的名祈求,我不向你们说: 我要为你们求父,27因为父自己爱你们,因你们爱了我,且相信我出自天主。28我出自父,来到了世界上;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29他的门徒便说:「看,现在你明明地讲论,不用什么比喻了。30现在,我们晓得你知道一切,不需要有人问你;因此,我们相信你是出自天主。」31耶稣回答说:「现在你们相信吗?32看,时辰要来,且己来到,你们要被驱散,各人归各人的地方去,撇下我独自一个,其实我并不是独自一个,因为有父与我同在。33我给你们讲了这一切,是要你们在我内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

问题探讨

阅读若16:1-33

1. 耶稣预言祂的门徒会被驱逐出会堂,甚至被杀,为什么这些宗教领袖们以为那样做是尽恭敬天主的义务?

2. 若16:11中「世界的首领」是指谁?说他被判断是甚么意思?

3. 先看若16:12-13。耶稣说门徒们暂时不能担负的事情是甚么?圣神又如何使他们引入一切真理呢?

4. 耶稣告诉其跟随者,说他们会被迫害甚至被杀的原因是甚么?为甚么不更早些告诉他们呢?祂向他们承诺给与甚么安慰呢?

5. 为甚么耶稣要先离去,圣神才会来呢?

6. 在这章里,圣神的主要工作是坚固信德,圣神如何使世界相信呢?

7. 在若16:9,耶稣说圣神会指证世界,「因为他们没有信从我」。试解释为甚么不相信耶稣便是罪过呢?

8. 圣神如何使一个人明白自己所犯的罪呢?

9. 耶稣说「你们要痛哭,哀号,世界却要欢乐」,这是指甚么呢?

10. 圣神怎样使世界明认正义呢?犹太人的正义是怎样的呢?

11. 圣神如何使我们明白审判是甚么呢?

12. 根据天主教教理第729条,圣神何时被派遣并派遣给谁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教会二千年来,受尽了众多苦难,而且被丑闻所困扰,但一如耶稣所说,教会依然屹立不倒(玛16:18)。这个事实,以及圣神一直会引领教会进入一切真理,会带给你内心的平安吗?面对考验时,你会信赖耶稣的这份承诺吗?如果会,你能把你的痛苦献上,展露平安与喜悦吗?这是圣神住在信徒内所带来的果实。

2. 耶稣警告宗徒,他们将像祂一样被迫害。这对所有跟随者来说也是如此,塔尔索的扫禄(即后来的保禄)并不相信基督,且迫害基督徒,逮捕他们、监禁他们或杀害他们。他还以为在替天行道,他尚未认识天主,否则必会相信祂的儿子。只有后来经历了内心的皈依,借着圣神带领他进入真理,才成了热心的基督徒。作为天主教徒的我们,也不断受到非公教信徒的迫害,他们理直气壮,但不完全明白教会的信仰。你有时也感到受迫害,且感到失望吗?或者像宗徒和初期信友一样地喜悦,深明耶稣的话,知道要受着祂曾受过的迫害吗?在罗8:17,圣保禄提醒我们,除非我们与主共苦,我们不会与祂一同受光荣。你会为迫害者祈祷吗?你会祈求圣神引领他们进入祂教会内全部真理之中吗?

3. 过去数章我们已学习了不少有关那护慰者的情况,我们知道祂就是真理之神,首先被赐给在教会内的宗徒,然后从宗徒传下去。有鉴于此,你会依赖慈母教会的教训、信理和信条吗?这样你会感受到自由吗?

4. 圣斯德望成了首位殉教的基督徒(见宗7:54-60),他被人用石头砸死,塔尔索的扫禄站在那里见证他的死亡,圣经说斯德望充满圣神,而他最后的话是:「主,不要向他们算这罪债!」你觉得眼见斯德望喜悦地面对痛苦,并祈求天主宽恕迫害者时,扫禄有所感动吗?你觉得如果没有圣神的临在,斯德望被迫害和被石砸时会充满喜悦、平安和宽恕呢?

其它研读

最后晚餐的讲道的目的

最后晚的讲道到此,耶稣道明了祂教训宗徒的原因,这原因充满常理,正是教会一直以来的特征。耶稣向宗徒们提出警告,说自己的时辰到了,为的「是为叫你们在这一切发生时,想起我早就告诉了你们这一切」(若16:4),藉此而使他们面对十字架冤案的震撼时得以振作,「免得你们的信仰受动摇。」(若16:1)。这正是教会必须一直要做的事,因为震惊和冤案常在人类心中,包括在基督徒的生活里。

耶稣的死亡,尤其死的惨状,为很多犹太人来说,表面看来是严重相反祂的宣讲,连宗徒们也不例外地感到疑惑。申21:22-23宣布悬在木杆上的人为可咒骂的,这是犹太人从圣经中找到的其中一个根据,证明耶稣不可能是默西亚,这种论点的好处是众目昭彰的。宗徒们眼见一切期望因事态急转直下而幻灭,很可能感到万念俱灰。因此耶稣必须事前警告并坚强他们,让他们因祂的死亡对他们带来的震撼有所准备。

就如在第十九课已讨论过的,这种情况会令人陷于对基督失去信心的危险(也相应地需要「住在祂内」,好能聆听祂的话语)。

面对一些丑闻,我们的情况也好不过宗徒们,的确,这来自建立圣体那天晚上的警告是得很适当的,耶稣所面对的「时辰」也是我们无论个人或教会整体迟早都要面对的「时辰」。耶稣清楚地把自己的「时辰」与宗徒们免不了要经历的「时辰」连在一起(若16:2-3)。其中圣体圣事是绊脚石,可以使人分裂,也可使人团结,它以最基本的方法挑战我们,要求我们与基督同死,很多人拒绝了,就如犹达斯追求财与势,又如其它宗徒们的恐惧。值得注意的是,圣保禄谈论最后晚餐时,没有形容为「耶稣那天晚上感恩」、「耶稣洗门徒们的脚的那天晚上」或「耶稣在革责玛尼园祈祷的那天晚上」,他说「在祂被出卖的那天晚上」(格前11:23)。他们(和我们)也要面对被出卖、迫害、极度痛苦、甚至丧命。一个主教、神父或具影响力的教友犯了严重的错,或遇上灾难的浩劫,又或者一些事情的发生,以致冲击我们的信仰时,就是我们必须坚持我们曾听过的基督圣言的时机,并要勤领圣事,就如祂在最后晚餐的讲道时鼓励宗徒们要做的。要知道这些负卖行为和创伤为基督的福音并不陌生,反而存在于其中,这今与昔均源于同一来源:出卖基督教会的人「没有认识父,也没有认识我。」(若16:3)

那护慰者

耶稣警告门徒们会像祂一样受苦,但祂不只是说受苦,也没有期望靠个人的意志力去坚忍那些苦。的确,祂也曾警告过伯多禄,谦虚地说,祂明白他们无法面对那些风浪,或者教会未来所要经验的风浪(若13:38)。他们不久后会发觉他们全部都离弃祂,也许那正是堕落的人性所能做到的吧!

然而耶稣并没有让宗徒们迷失于那堕落的人性中,祂再次承诺派遣「护慰者」。我们要留心耶稣在最后晚餐的讲道如何表达那护慰者,这对于了解天主的洪恩(圣神)极其重要。

「护慰者」一词可有不同的解释,希腊文原意是「规劝」,也有不同的意思,包括「指引」、「朋友」、「保护人」,这用词也带有赋予力量之意。鉴于那多重的解释,圣经的译者给与不同的英语意思,有时会译作「指导者」(鉴于圣神会提供指引)。有时会译作「助手」(意指友谊)或「辩护人」(即法律上的辩护人),这最末的译名较合适,因为第一世纪习惯把法律程序的辩护律师称为「辩护人」。而最后,「安慰者」(即赋予力量)也是可取的,这也是若望福音的惯常用法,但我们无意寻找护慰者一词「最好」的解释,因为祂所有的解释都是适合的。

耶稣在祂最后晚餐的讲道里已数次谈到那护慰者,若14:16-17告诉我们圣神是「另一位」护慰者,暗示耶稣就是第一位护慰者,因此圣神 - 另一位护慰者 - 要来继续和完成基督开展了的工作。这情况正是路加在宗1:1所述,说他的福音已论及耶稣「开始了」所行所教的,宗徒大事录的意思就是圣神要继续耶稣已展开了的工作,因为那正是基督的圣神本身(罗8:9),而且圣神与教会的关系,较之在世时的耶稣有更密切的关系,因为祂住在教会内,使组成基督身体的成员能做单靠自己力量所不能做的事务。

这可以解释天主教关于救恩的理解,强调我们是「有分于天主性体的人」(伯后1:4),是主动的参与者而不仅是被动的病人。我们无疑只可以领受恩宠,但我们无法赚取成义的恩宠,天主亦不会亏欠我们甚么。不过作为领受圣神的人,天主使我们参与悔罪的过程,我们「要怀着恐惧战憟,努力成就你们得救的事,因为是天主在你们内工作,使你们愿意,并使你们力行,为成就衪的善意。」(斐2:12-13)我们成了「天主的助手」(格前3:9),是借着圣神的德能而不是我们的力量。

基于这原因,我们可以真的说基督的工作已完成,连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前也这样说(若19:30)。基督的确完成了救赎,但这并非表示我们甚么也不需要做,如果这样,我们连悔改和信德也不需要了,这完全不是主的教训(参阅谷1:15),相反,圣经和教会传承两方面虽表明基督的救赎已完成了,但借着圣神而落实在我们身上。

正因如此,若14:26说圣神要成为教会和信徒的导师。不过很多基督徒却认为圣神只对个人指导,而无需理会教会的训导,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们必须记住耶稣在这里讲话的上下文。因为耶稣:(a) 只是向宗徒们而非我们讲话;(b) 强调圣神并非给与「新的启示」,而只是要人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意指宗徒们的信仰宝库:祂对宗徒们所说过的,以及宗徒们接着交托给教会的。圣神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工作是要我们记住有关耶稣的宗徒传承,包括笔传和口传的,这个传承已被与基督身体结合的宗徒、他们的继承人以及主教和教宗所保存。只有当我们从属于宗徒和他们的继承人,即从属于宗座和与其共融的主教们的时候,才能聆听到他的教导,亦即教会的训导。

因此我们不是期待圣神作出「新的启示」,而是圣神「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意即祂要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已借着祂赐与宗徒们的信仰宝库所领悟了的,而不是耶稣所没有揭示的事情。基督的全部启示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留给了教会(参阅得后2:15),直到宗徒们去世为止。透过圣神的指引,现在探究启示的任务落在教会的身上,需要时会借着教会训导而阐释出来。

圣神亲自引领,并为耶稣「作见证」(若15:26)。这是一种法律的术语,与护慰者作为辩护人的意念很吻合,圣神在教会内工作,也在信徒内工作,坚强我们去为基督作见证,尽管世界怀着敌意。

鉴于圣神在世上的使命,这见证十分重要。若16:7-15清楚地显示,圣神的目的有三:指证罪恶、正义和审判。护慰者怎样指证罪恶呢?耶稣说过:「因为他们没有信从我。」对于那些认为罪恶只是「破坏规矩」的人来说,会对耶酥的答复感到困惑,但是,当我们认识到耶酥是真正的圣言,认识到那些「规矩」(即诫命)只有在反映出我们和祂的关系时才有意义的时候,问题便会清晰。最大的罪不是破坏法律,而是拒绝基督,因为祂给与法律,祂就是降生成人的法律,圣言成了血肉。当然,由于我们无知而拒绝祂,罪责会获得减轻,但没有任何罪比蔑视天主最大的恩赐 -- 耶稣 -- 更严重。当我们发觉自己离弃、否认和拒绝的竟然是热爱我们灵魂的造物主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需要圣神的工作来击破和溶化我们心的时候。这刚好就是保禄的经验,也是每一个真心皈依基督的人的经验。

圣神的幕后工作,就是要说服世界关于正义上的一些矛盾论点。反对耶稣的犹太人相信正义即遵守法律,但事实上耶稣才是天主的法律和正义,他们却拒绝了祂。从他们的观念看,祂的死亡是一个正义的判决,但他们所谴责的,称为魔鬼和亵渎者的,就是回到父家的那位。

这又带出了圣神的最后工作,他会在审判上游说世界。因为在审判基督时,整个审讯过程都忽略了基督,不但错失机会,且断绝了机会,对基督的判决违反了基督人性和超性的判决。就如圣保禄说:「今世有权势的人中没有一个认识她,因为如果他们认识了,决不至于将光荣的主钉在十字架上。」(格前2:8)持有天主法律的人无知至极,竟然把法律的主人判处死刑,世上的政治团体授权持有公益的剑(罗13),却降为胡言诡辩如「什么是真理?」来逃避正义,但率领者和掌权者都将土崩瓦解,完全驯服于基督彻底的凯旋中(哥2:15)。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6:7-15:「耶稣唯到了祂受光荣的那时辰,才应许圣神的降临,因为祂的死亡和复活将实现向先祖所作的许诺:圣父因耶稣的祈祷将赐下另一位护慰者、真理之神。圣父因耶稣的名字派遣圣神;耶稣将从父那里派遣祂,因为祂出自父。圣神将会来临,我们将会认识祂,祂将时常与我们在一起,住在我们中间;祂将教导我们一切,使我们记起基督对我们所说的话,并且祂为耶稣作证;圣神要把我们引入一切真理,并光荣基督;祂要指证世界有关罪恶、正义和审判。」(729)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与这课有关的教宗文章摘录

天国要把人的关系改变;随着人慢慢地学会爱、宽恕和彼此服务,他便逐渐成长起来。耶稣总结了全部法律,归纳为爱的诫命(玛22:34-40、路10:25-28),祂离开门徒前给了他们一条「新诫命」:「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若13:34、参阅若15:12)。耶稣显示了祂对世界最大的爱,就是为人类付出了性命(参阅若15:13),显示了父对世界的爱(参阅若3:16),可见天国的特征就是人类间彼此的共融和与天主的共融。

天国关乎每个人:个人、社会、和世界,为天国服务意即认同和推广天主的活动,既临在于人类的历史内和转变它。建立天国意指从各邪恶中获得自由。可以说,天主的国就是彰显和完满地落实天主的救恩计划。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救赎使命。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耶稣告诉门徒,祂教训他们是为了避免他们跌倒。

2. 耶稣警告门徒们即将面对的迫害,会像祂所要受到的迫害一样。

3. 耶稣承诺祂离去后,会派遣圣神来。

4.  圣神称为「护慰者」,意指「指引」、「指导者」、「安慰者」、「坚强者」和「辩护人」。

5. 圣神的工作是要指证世界关于罪恶、正义和审判。

6.  圣神使基督已完成的工作落实在信徒身上,并引导教会进入一切真理,提醒我们基督所交托给宗徒们的信仰宝库。

7. 基督警告祂临近的苦难,但向门徒们作出保证,祂已战胜了世界。

若望福音第19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阅读若15:1-27

1. 旧约的先知经常称以色列为天主的葡萄树,但以色列却一再地不爱天主和遵守祂的话,令祂失望。耶稣才是真的葡萄树,因为祂真正为天主的子民履行天主的计划,只有通过耶稣,我们作为祂的新约子民才能活得令天主喜悦。

2. 基督徒就是枝条,如果葡萄树枝不结实,或结的是坏果子,园丁便要把它剪掉而废置。同样,天主会把不度基督徒生活的信友剪掉,与祂隔绝。枝条离开了葡萄树必然枯毁,基督徒离开了耶稣结果相同,因为祂是我们生命之源。至于被清理的枝条,一个好的园丁知道修剪植物可以令它长得更健康、更丰盛,就如葡萄树会结更多的果实。天主有时会让我们受些苦来「清理」我们,就如父亲有时让其犯了错的子女受苦,好能从错中学习。天主是最好的父亲,祂有时认为我们有必要透过苦痛来「清理」,好能更接近祂,我们经常需要考验和痛苦才终能归向天主。罪使我们与天主隔绝,天主有时容许我们放纵于罪错中,忍受离开天主的生活而带来的恶果,从而体悟到天主的重要,就如耶稣在若15:5说:「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

3. 你会记得在若6中,耶稣强调要吃祂的肉和喝祂的血才能得到生命,我们靠着圣体维持生命,生命之源的耶稣赐给我们祂的体血,使我们活到永远。就如枝条要留在葡萄树上才能活着,我们的灵魂也需要圣体的滋润,重要的字眼是「住在」。在若6:56祂说:「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现在在若15:4-10,「住在」一词出现了十次之多。

4. 有可能。我们刚才在若6和若15:4-10已说过,耶稣清楚地指出要住在祂内才有生命。那么住在基督内的意思是甚么呢?是要遵守祂的诫命,一旦犯了罪便要悔改,也透过勤领圣事获得恩宠来征服恶习和罪过,正如耶稣在若15:14说:「你们如果实行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就是我的朋友。」这理念与「一次获救,时常得救」的概念不同,后者的意思就是:任何人一接受了基督为救主,借着「重生」或「获救」,以后无论做了甚么也不会失掉救恩。这不是圣经的教导,虽然圣经中有几节凭断章取义似乎带出这个讯息,但如果根据上下文来理解,人必须住在基督内才能赢得永生。单说爱基督并不足够,必须身体力行,借着爱生活出祂的旨意。一个男人说爱自己的妻子,却永不吻她、永不尊敬她、对她不忠,她还会相信他的话吗?我们必须言行一致。

5. 厄则克耳说不结果实的葡萄树是无用的,甚至用作悬梁也不行,因为木材太软弱了。正如枝条离开了葡萄树不会结实,基督徒离开了基督也不会结实。然而,一切 对天主来说都是可能的,我们自己甚么都不能做,只有透过天主的恩宠,我们才能行善,「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斐4:13

6. 教会教导,一个人离开了耶稣而死去,便要冒受到永罚的风险。在圣经里也说得很清楚,玛24:13说人必须「坚持到底」才可得救,圣保禄也在弟后2:12认同说:「如果我们坚忍到底,也必与他一同为王」,圣保禄也叫我们「怀着恐惧战慓」努力成就得救的事(斐2:12),他又在格前9:27表示:「我痛击我身,使它为奴,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而落空。」圣经清楚地说基督徒也有可能失掉救恩,但基督是慈悲的,只要我们歇一口气去悔过,然后与祂合而为一。我们必须先到神父前参与修和圣事来获取罪赦(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1493条的修和圣事,以获取更多资料)。

7. 重要。我们已谈过葡萄树和枝条的比喻,指出基督徒如不能藉善行而结实者,就会变得毫无价值而被割离致死。不,圣保禄并非教人单凭信德而获得救恩,他所说的功行是指法律上的行为,指的是梅瑟法律,诸如割损等,他并非说善行。圣雅各伯也不是说我们单凭善行来得救,再往下看几节便会清楚,圣雅各伯说:「正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同样信德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2:26),所以,我们做了甚么或没有做甚么当然重要,圣保禄和圣雅各伯的话并非互相矛盾,他们的论点都是相同的。

8. 耶稣所谈的「属于世界」,即贪恋世物,如名誉和财富等,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祂的门徒不属于世界,世界恼恨基督徒,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与世界完全不同,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可能属于世界,因为世界既高傲又贪欲、既贪婪又罪大,一个基督徒不可能两者皆有,就如玛6:24说:一个人不可能又事奉天主又事奉钱财(世物)。

9. 就如迦5:22说:「然而圣神的效果却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圣神不会住在那恼恨自己弟兄的人身上;若一4:20说:「假使有人说:我爱天主,但他却恼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谎的;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

10. 不可这么推断。耶稣不仅向他们讲话,告诉他们怎样做,祂还行了奇迹。祂继续说:「假使我在他们中,没有做过其它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业,他们便没有罪;然而,现在他们看见了却仍恨了我和我父。」他们犯的罪就是坚决拒绝祂,就算见过祂的圣迹也不肯信。耶稣引述咏69:4说:「(他们是)无故憎恨我的人」。我们不能以若15:22来假设,如果耶稣没有给他们讲话,他们就不知道有罪。我们也不可以这节来推断,我们不应向那些犯了罪的或活在黑暗中的人讲真理,因为我们被召叫去彼此相爱,让朋友停留在罪恶中的不可称为爱,如果真的爱人,就要帮助他们正直地、有节制地生活。另一方面,耶稣叫我们先从自己眼中取出大梁,然后才取出兄弟眼中的木屑。换言之,我们先得清洁自己的房舍,然后去教人如何清洁!

11. 耶稣引述了咏69:4来表示圣经已预言祂会被拒和被恨。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9课

「葡萄树与枝条」

简  介

耶稣对宗徒们的最后训导继续围绕着葡萄树与枝条的比喻(亦再一次象征圣体),迫切鼓励他们「住在」祂内。可见救恩不是简单地要求耶稣进入你的生命作救主,而是你要每时每刻都不停地成长和皈依去做门徒,我们必须透过在弥撒中的礼仪崇拜、以及藉遵守天主十诫而活在天主的生命里,听耶稣的命令生活,这样才会结出许多的果实。

若15:1-27

1「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园丁。2凡在我身上不结实的枝条,他便剪掉;凡结实的,他就清理,使他结更多的果实;3你们因我对你们所讲的话,已是清洁的了。4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正如枝条若不留在葡萄树上,凭自己不能结实;你们若不住在我内,也一无所能。5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的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6谁若不住在我内,便彷佛枝条,丢在外面而枯干了,人便把它拾起来,投入火中焚烧。7你们如果住在我内,而我的话也存在你们内,如此,你们愿意什么,求罢!必给你们成就。8我父受光荣,即在于你们多结果实,如此你们就成为我的门徒。9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10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 便存在我的爱内,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爱内一样。11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园满无缺。」12这是我的命令: 你们该彼些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13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14你们如果实行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就是我的朋友。15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为仆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称你们为朋友,因为凡由我父听来的一切,我都显示给你们了。16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如此,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17这就是我命令你们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18「世界若恨你们,你们该知道,在你们以前,它已恨了我。19若是你们属于世界,世界必喜爱你们,有如属于自己的人;但因你们不属于世界,而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为此,世界才恨你们。20你们要记得我对你们所说过的话:没有仆人大过主人的;如果人们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们;如果他们遵守了我的话,也要遵守你们的 。21但是,他们为了我名字的缘故,要向你们作这一切,因为他们不认识那派遣我来的。22假使我没有来,没有教训他们,他们就没有罪;但现在他们对自己的罪,是无可推诿的。23恨我的,也恨我的父。24假使我在他们中,没有做过其它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业,他们便没有罪;然而,现在他们看见了,却仍恨了我和我父。25但这是为应验他们法律上所记载的话:『他们无故地恼恨了我。』26当护慰者,就是我从父那里要给你们派遣的,那发于父的真理之神来到时,他必要为我作证;27并且你们也要作证,因为你们从开始就和我在一起。」

问题探讨

阅读若15:1-27

1. 为甚么耶稣在若15:1称自己为「葡萄树」?(看依5:1-7、咏80)

2. 耶稣在若15:2清楚地表示,凡不结实的枝条,园丁(天主父)便要把它剪掉。枝条是指谁呢?它们被剪掉是甚么意思呢?祂也说凡结实的,天主就清理,为甚么结实的就要清理呢?天主用甚么方式来清理我们呢?

3. 在若6,若望在生命之粮的讲道中展示了圣体的奥迹。现在这真葡萄树的讲道(尤其在若15:4-10)如何带出圣体的形象呢?

4. 根据耶稣有关葡萄树和枝条的教训,一个真的基督徒也有可能失掉救恩吗?单凭宣认信仰便足够了吗?要住在基督内需要做甚么呢?

5. 先看则15。一棵葡萄树是否必须结实才算有用呢?我们行善,亦即作为基督徒而结的果实,是否藉自己的能力而能做到呢?如果不是,我们又如何结这些美果呢?

6. 如果一个基督徒离开了基督,他/她还有机会得救吗?耶稣有没有给我们洗心革面的机会呢?如果有,该怎样做呢?

7. 结果重要吗?圣保禄说我们得救是出于恩宠,而不是功行。那么保禄是否说我们单凭信德就能得到救恩呢?圣保禄心中想的是甚么样的功行呢?(见迦5:6)先看雅2:24,圣雅各伯是否说我们不需要信德呢?圣雅各伯和圣保禄的话是否互相矛盾呢?

8. 先看若15:18-20。耶稣说「你们不属于世界」是甚么意思呢?为甚么世界会恼恨基督徒呢?一个基督徒可否属于世界的呢?(见玛6:24)

9. 耶稣说我们可凭人的果实来判断他们(玛7:16-20),如果圣神住在我们内,我们可结甚么样的果实呢?(见迦5:22)如果人恼恨自己的弟兄,圣神会住在他内吗?

10. 在若15:22耶稣说:「假使我没有来,没有教训他们,他们就没有罪;但现在他们对自己的罪,是无可推诿。」我们可否根据这句话推断,人的无知是一份福气,因此不应该向那些满身罪恶和活在黑暗里的人福传吗?(见则3:18)

11. 耶稣在若15:25中的话意指甚么?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对耶稣的信仰和遵守祂的诫命使我们能住在基督内,试探讨能滋润我们灵魂,能继续住在祂内的其它方法。

2. 耶稣说再没有比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更大的爱情了,祂也命令我们要彼此相爱和遵守祂的诫命。耶稣为你舍掉了性命,你怎样向祂还爱呢?

3. 世上有甚么事物比基督更重要的呢?你会为看一个热门的电视节目或做一些更有趣的事而放弃祈祷吗?你会以去圣堂和罢工来遵守神圣的安息日吗?世上有甚么事情妨碍你住在基督内呢?你会清理你生命里的甚么来令你结更多的果呢?

4. 我们从若15知道必须要住在基督内,否则会从祂身上被剪掉,因而失去救恩,可见救恩是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次过的事件。基于这点,你会如何确保自己走在正途上而不会偏离正轨呢?

其它研读

葡萄树与枝条

耶稣以葡萄树和枝条的讲道来继续祂对宗徒们最后的训道,其中各方面的暗示值得注意。

首先当然是一直环绕着若13-17有关圣事性的主题,就如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而结出许多子粒来比喻面饼(若12:24),现在这里谈论葡萄树长出葡萄的比喻使人想起那圣血之杯;同样,耶稣把这篇讲道与若6天国的生命之粮的讲道连结起来,祂再三地强调必须「住在」祂内。祂在若6:56已表明:「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圣体奥迹的教会(以及教会的众信友)从圣体的主获得生命,祂借着自己的体血倾流出祂的生命来,好象枝条从葡萄树中获得生命一样,只要切断那连系,枝条即会死亡。

由这理念会带出一个天主教与某些非天主教团体的分歧,亦即「一次获救,时常得救」的概念,说人一次诚心地宣认耶稣基督的信仰,以后便不可能失去救恩。从所有叛教的例子中可见,支持这没有圣经根据的理论的叛教者「从来都没有真的信过」,这种信念均被耶稣基督和天主教会所拒绝。耶稣直言说人必须「住在」或「存留」在祂内(若15:6),你不可能「留在」你没有到过的地方,但你却可自由选择离开那地方。同样,信友可以不悔悟所犯的大罪来拒绝基督,并把自己与救恩隔绝。耶稣命令我们必须住在祂内,继续忠于自己的信仰,并一生皈依。救恩等于呼吸,不可能只是出生时呼吸一次,而是要继续每时每刻呼吸。

对于葡萄园的比喻,旧约有很多背景谈及。例如依5:1-7和27:2-6说以色列就是葡萄园,同样则15:1-6和17:5-10也把以色列与葡萄园联系在一起。则15尤其相似若15,则15强调葡萄树的枝条有一种仅有的用途,就是长出葡萄,植物上的其它木材别无它用,枝条所能够做出贡献的均来自扶持它们的葡萄树本身,又如耶稣所说:「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若15:5)厄则克耳和耶稣均表达说,葡萄树的用途乃在于其收成,除此外只有当柴火烧掉,收成依赖信仰,信仰可确保收成。

遵守我的诫命,住在我的爱内

对收成的要求,以及没有收成的枝条要被丢进火里烧掉的警告,引出了数个问题来。首先且最重要的是,保禄说我们得救在于恩宠而不是功行(弗2:8-9)是甚么意思?耶稣叫人遵守法律的命令与保禄的说法有矛盾吗?

没有矛盾。保禄所指的是旧约里仪式上的「功行」,例如割损和取洁礼,这些「功行」只是礼仪上的命令,目的是指向人需要恩宠,他们的功能有点象保禄称之为监护人或代理人的身份,直到在基督内成为继承人为止(迦4:1-7)。这种旧约的仪式又多又难又脆弱,不能使我们脱离罪恶,只能引导人走向那方向。相比之下,新约的仪式不多,简易而有力,但这并不是要免除人根据基督的正义而生活的责任,相反,它使人能够且不可逃避地去履行这些责任。因此说保禄谈的是新的生命之神的法律(罗8:2),而若望谈的既是新命令,又是旧命令。爱的诫命与梅瑟法律(申6:4-6、肋19:18)一样古老,但它又是新的诫命,因为只有透过在新约时代由圣神赐与的力量才能履行该诫命,因此恩宠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恩宠,可见葡萄树和枝条的比喻十分恰当。我们结的果是根据我们藉信仰而领悟的质素,天主的恩宠就是天主圣神,但圣神的法律要人成圣,如果说我们有圣神但却不能成圣,我们其实没有圣神,旧的诫命刻在石版上而难以保存,新的法律是天主圣神 -- 那护慰者 -- 刻于人心中,好使人能够遵守(格后3:3)。

顺便说一句,这并非表示获得救恩要依据「颁布或毁灭」或某种原则,好象要人合乎某个水平的「表现」,方能被天主所悦纳。的确,它甚至不意味那些由于无知或无机会而被剥夺领受圣事的人也不因此而与天主的生命隔绝。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被召为信徒,也在可能的情况下结出果来。一个垂死的病人在病床上领了洗也可获救,纵使他甚么也做不到,因为他已做了他所能做的。但这并非表示,如果他突然间康复了,仍不需要遵守爱的法律。同样,知道自己身份的人,或者了解耶稣是谁和祂的诫命的人,却拒绝领受圣事的,便应受到责备。然而,那些由于无知或环境限制了领受圣事的人(例如:十字架上的好贼,没有机会领受洗礼和圣体)不会因此而失去天主的恩宠。天主教传统一贯教导,我们受圣事所管辖,但天主却不受圣事所支配。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5:1-17:「圣神在所有礼仪行动中的使命,就是使团体与基督合而为一,以形成祂的身体。圣神好比天父的葡萄树的汁液,使枝条结出果实。圣神与教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在礼仪中确实地实现。祂──共融之神──圆满无缺地居住在教会之内。因此,教会是与天主共融的伟大圣事,把分散各地的天主子女重新团聚一起。圣神在礼仪中所结出的果实,就是与天主圣三的共融,和信友之间的弟兄共融,二者密不可分。」(1108)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与这课有关的教宗文章摘录

枝条是连接在葡萄树上的,从而得到滋润使果实得以开花和成长。门徒们也同样连接在主内,通过这种联系使灵性活泼和结实:「正如枝条若不留在葡萄树上,凭自己不能结实;你们若不住在我内,也一无所能。」(若15:4)

枝条自己并没有生命,只有连接着葡萄树方能维持生命,那生命是依附着葡萄树而来的,同一的树液流动在两边;葡萄树和枝条结出相同的果实,两者是分割不了的,象征着耶稣与门徒们之间的联系:「你们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你们内。」(若15:4)

如果葡萄树与枝条均被同一的树液所滋润,它们之间的联系亦来自彼此的交融。在爱内共融的要求也源于此生命的共融:「你们该彼些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那是一份强烈、合一和无界限的爱,耶稣就是把它与自己的苦难圣死连接起来,以救赎祂的「朋友」,即那些相信祂的门徒:「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15:13)提及救恩更加彰显基督门徒的共同目标:他们都由一个主所救赎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95年1月25日的讲道。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耶稣把我们比作枝条,祂自己就是赐与生命的葡萄树。

2. 这比喻源于旧约,带有圣体的含意。

3. 耶稣强调「住在」和「留存」在祂内的重要,以获得救恩。

4. 耶稣警告人,不住在祂内便没有救恩。

5. 我们如果住在祂内,便会结出丰富的果实。

6. 要住在祂内,最佳的方法就是遵守祂的诫命。

7. 耶稣承诺派遣护慰者──圣神,祂令人能够遵守诫命并住在祂内。

若望福音第18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阅读若14:1-31

1. 不久之前,耶稣宣布他们当中有一个会出卖祂(若13:21),然后向伯多禄表示他会三次否认祂,最后说要离开他们。这些话不但令门徒们震惊,且令他们心中恐惧。故此耶稣现在要消除他们的疑虑,祂要他们明白一切都在祂的控制之中,祂要他们继续信任祂。

2. 就如「其它研读」中所说,在圣经术语中,「家」意指圣殿和王朝两重意思,耶稣在这里所称的「家」指新耶路撒冷(天国圣殿),耶稣现在要去为祂的门徒们预备新盟约的新娘(教会)(见默21:2)。这样,这段话可指地上的教会和天上的终向新耶路撒冷。

3. 我们自然会以为耶稣升到天国,要把门徒们的名牌放在各指定的房门上,祂也会为我们这么做。上面已说过,耶稣就是天主的宫殿 -- 那居所有许多住处,祂为我们每人在祂圣体(教会)内都预备了一个住处。天主教教理第1186条指出,圣堂象征父的住处,天主子民正迈向父的住处。在若14:3,耶稣说祂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这不但指时间的终结或基督的再来,也指每人生命的完结。这话是向门徒们和世世代代所有相信并忠于祂的人而说的。

4. 「道路、真理、生命」符合基督的三重使命,基督意即「受傅者」。以色列古时有三种人会受傅 -- 君王、先知和司祭;君王的职责就是要引领以色列走那「道路」,即法律(梅瑟五书);先知向百姓宣布真理,传送天主的讯息;司祭借着救恩和祭献来治理百姓活在天主的生命内。基督是司祭、先知和君王 -- 亦即「道路、真理、生命」。

5. 我们可以在耶稣身上看见天主,因为耶稣是可见到的天主的显示,但斐理伯看来并未完全满意且不明白耶稣说甚么,他没有察觉自己正与天主对话,他可能很想象他的祖先们那样「看见」天主,在出24:9,梅瑟、亚郎、纳达布、阿彼胡和七十长老看见了天主;依撒意亚也在依6:1也说他看见上主坐在御座上,斐理伯可能追求的是类似的显示。

6. 人能做的事没有一样可超越耶稣的圣迹(如复生拉匝禄)。耶稣指的是门徒们所做的工作量和成效之大,如把福音传遍普世,十二人的小团体把天主教会扩大至超过十亿的信众,这成就当然是借着耶稣的德能才能达到的。

7. 不是,耶稣没有承诺人凡在祈祷结尾时加上「因耶稣之名」的词组,便自然获得魔术般的神效来,也不确保人可赢得彩票或获得治愈,祂对人所承诺的是与祂的旨意心意相连,如果我们在生活上真的寻求满全其旨意,那么我们的祈求会与祂的旨意一致,祂必会赐与。

8. 耶稣这话是要启示天主圣三,祂承诺父会透过祂而派遣圣神,圣神就是护慰者,这名号是合法的,犹如律师在法庭上站在当事人旁作指导和答辩一样。因此圣神不但安慰我们并带领我们迈向真理,祂也是我们世上旅程的同行者,引领我们并坚强我们。

9. 指祂的复活日。

10. 耶稣借着圣体显示给我们,祂不显示给世界,因为世界没有接受祂的教训,但祂的确临在于我们,我们借着信德而相信。

11. 圣神带领教会迈向一切真理,包括那些耶稣在世时因门徒们尚未能承担而未给予的(若16:12)。世上的平安只是短暂的,转眼即逝,不算真的平安;耶稣所赐给的平安却带给人灵内心的安宁,并能给予力量,那些在基督内的信徒内心得到深切的平安,协助他们面对生活上的挑战和痛苦。

12. 耶稣自己。只有透过祂我们才能进入天父家里。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正如祂说过:「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8课

「圣神的道理」

简  介

耶稣继续私下教导门徒,并承诺「在我父的家里」预备地方,象征基督的奥体,亦即生活的天主居住的教会。耶稣向门徒明确表明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祂,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耶稣的训导充满圣事的形象和影射,祂的训导在教会及圣事性的救恩工程内得以完成。这圣事性的工程充满耶稣圣言完满的意义,因为护慰者圣神居住在教会内,使基督藉其圣体及圣言临于人间。

若14:1-31

1「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2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给你们预备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诉了你们。3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4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5多默说:「主! 我们不知道你往那里去,怎么会知道那条路呢?」6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7你们若认识我,也就必然认识我父;现在你们已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8斐理伯对他说:「主! 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9耶稣回答说:「斐理伯!这么长久的时候,我和你们在一起, 而你还不认识我吗?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 把父显示给我们呢?10你不信我在父内,父在我内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11你们要相信我:我在父内,父也在我内;若不然,你们至少该因那些事业而相信。」12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并且还要做比这些更大的事业,因为我往父那里去。13你们因我的名无论求父什么,我必要践行,为叫父在子身上获得光荣。14你们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么,我必要践行。」15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16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永远与你们同在;17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并在你们内。」18我必不留下你们为孤儿;我要回到你们这里来。19不久以后,世界就再看不见我,你们却要看见我,因为我生活,你们也要生活。20到那一天,你们便知道我在我父内,你们在我内,我也在你们内。21接受我的命令而遵守的,便是爱我的人;谁爱我,我父也必爱他,我也要爱他,并将我自己显示给他。」22犹达斯──不是那个依斯加略人──遂问他说:「主,究竟为了什么你要将你自己显示给我们,而不显示给世界呢?」23耶稣回答说:「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24那不爱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话;你们所听到的话,并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来的父的话。25我还与你们同在的时候,给你们讲论了这些事;26但那护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27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给你们的,不象世界所赐的一样。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也不要胆怯。28你们听见了我给你们说过: 我去;但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来。如果你们爱我,就该喜欢我往父那里去,因为父比我大。29如今在事发生前,我就告诉了你们,为叫你们当事发生时能相信。30我不再同你们多谈了,因为世界的首领就要来到;他在我身上一无所能,31但为叫世界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命令我,我就照样去行;起来,我们从这里走罢!」

问题探讨

读若14:1-31

1. 在若14:1,耶稣为消除门徒们的疑虑,为甚么要安慰和劝告门徒们不要害怕呢?

2. 就如我们在本“学习”开始时所解释的,若望福音经常带有多层意义,故事往往有几层意思。因此,当耶稣在若14:2说祂父家有许多住处时,祂想表达甚么意思呢?(看「其它研读」和弗2:19-22和希3:2-7)。

3. 耶稣在若14:2说「我去,原是为给你们预备地方」有甚么含意呢?祂还说:「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祂这样说是否只指时间的终结呢?祂还有别的意思吗?

4. 先看若14:6,「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这句话在哪方面符合基督的使命呢?耶稣说除非经过祂,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这话是否表示必须先相信耶稣,才能到天国那里,抑或作个善人已足够了呢?

5. 耶稣在若14:7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必然认识我父。」参阅哥1:15和希1:3,人怎样从耶稣身上看见天主呢?为甚么斐理伯在若14:9要求耶稣把父显示给他呢?

6. 耶稣在若14:12表示,门徒们要做「比这还大的事业」这句话是指甚么呢?

7. 耶稣在若14:13承诺,无论人因祂的名求甚么,祂必践行。这是否表示我们因祂的名而求赢取彩票也必得到呢?如果因祂的名寻求治疗又怎样呢?祂这话的意思是甚么呢?

8. 耶稣承诺派遣真理之神给门徒,这显示了甚么显著的奥迹呢?我们课程中所采用的是思高版《圣经》,「护慰者」是描述圣神的,这名号暗示圣神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甚么角色呢?

9. 耶稣说:「到那一天,你们便知道我在我父内,你们在我内,我也在你们内」,祂是指哪一天呢?

10. 犹达斯──不是那个依斯加略人──在若14:22遂问祂说:「主,究竟为了什么你要将你自己显示给我们,而不显示给世界呢?」耶稣如何实现这句话呢?

11. 先看若14:25-31。圣神会教训门徒们甚么并使他们想起甚么呢?在基督内的平安与世界的平安有何不同?「世界的领袖」是指谁呢?

12. 根据天主教教理第661条,谁持有进入父家的「锁匙」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你有没有亲友经常担忧各种事情或像活在恐惧中呢?他们可能害怕他们的子女吸毒或配偶离他们而去,担忧健康问题或赚不够钱。你觉得他们可以享受耶稣所赐给的平安吗?你会如何帮助他们呢?

2. 你有时是否会觉得天主舍弃了你呢?你从今天的课程中学到什么了呢?等你再有被舍弃的感觉时,它可能对你有帮助。耶稣承诺派遣圣神作为我们的导师和护慰者,你是否会祈求圣神的指引和安慰呢?

3. 基督的平安超越一切地上的平安,它不像早晨独自漫步在无人的沙滩上,或观赏美丽的日落景象那么表面和短暂,它是刻骨铭心的,只有祂能赐给我们。我们可以经常得到它,但有时世俗的压力却使我们看不见它。当世事令你困扰时,你如何寻到基督赐与你的平安呢?

其它研读

我父的家里

耶稣最后晚餐对门徒们的教训实际上概括在若14:1的话里:「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光荣篇并不是一首天鹅之歌,也不是与一个命中注定要逝去的领袖痛苦地诀别,他的一切希望都因形势的转变而破灭。它是唤起希望的呼声,它是教会准备进入历史的出发令,它基于耶稣对祂的终向——天堂 的绝对信心。

但祂不是升天了事,祂借着圣神的位格(这话题会在以后的课程详细探讨)把天国降临到人间,祂真正地临现在圣体内,使祂升天后继续「居住」在我们内,这就是耶稣有关其父「家」的神秘话题的背景。从圣经的观念来说,「家」可指圣殿或王朝,达味有意替上主建造一个「家」(即圣殿),但天主却叫他为达味建立一个「家」(王朝)(参阅撒下7)。天主不准达味为祂建造那个「家」,但他家中的儿子却可以,而这两个家 -- 达味的王朝和撒罗满的圣殿均指向天主:耶稣基督——默西亚——达味之子。我们已读过,祂的身体才是真的圣殿(若2:19-21)。现在在圣洗和圣体圣事内,我们也成了祂身体的肢体。

耶稣要去预备的「家」就是教会,亦即新耶路撒冷和天上的圣殿,若望将在默21重谈这个话题,在那里他会生动地描绘新耶路撒冷从天上的天主那里降下。这在犹太的默示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它的古犹太默示作品均没有提到新耶路撒冷(形象化的比喻)由天下降,只有在这里 -- 以及在天主教降生成人的道理中、在圣事和圣教会内 -- 才有天国降临人间的概念。这也阐明新耶路撒冷与教会之间的联系,在默21:2,两者均被形容为新娘(就象在若3:28-30,用婚礼术语描述基督一样)。从各方面看,这都表示教会现在就是基督的新娘,而不是女友;教会参与新耶路撒冷的生命,无需等到我们离世或末日基督再来的时候。

默21:3继续阐述天上的新耶路撒冷与教会之间的联系:「祂(天主)要同他们(人)住在一起。」在万物完成时,这句话正确无误,但就是现在,这句话也是真实的,因为耶稣说过:「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借着圣神和圣事,旧约里所承诺的都在新约得以实现;同样地,新约时所实现的也会在新天新地中得到完满。鉴于现世教会与天上的满全持续地共融,我们绝不可低估那满全的真实性,尽管我们肉眼无法看见这个事实。新耶路撒冷现已从天而降,降在凯旋的现世教会,尤其当我们与天主圣三、圣人和天使们在礼仪中共融时。同样,默21:4谈到时期完满时死亡被征服,但就是现在,祂也已获得了胜利(格前15:57)。同样,默示录把耶稣描绘为「「阿耳法」和「敖默加,」元始和终末」,并且祂说:「看,我已更新了一切。」这些形象提醒我们,基督超越时空,对天主来说,祂的救恩工程始终如一,祂已更新(现在式)而不是「将更新」一切。天上耶路撒冷的「生命的水」正是你自己堂区施洗用的水。此外,当我们在圣神内时,耶稣借着圣体在「主日」来到我们内(默1:10),正如祂在时间终结时,在「上主的日子」来临一样。逾越节是弥撒的预象,而弥撒则预示着新耶路撒冷,即新天和新地。新耶路撒冷从天降到你堂区的建筑内。

旧约预言、新约应验、末世完成的这种模式在若望对新耶路撒冷的描述中阐述得格外清楚,这是一个完美的立体图案(就如圣殿内的至圣之所),旧约承诺、新约满全和最终完成在这里相互联系、溶合。在十二座门上写着「以色列子民」的名字,在城墙上又有十二座基石,上面刻着「羔羊的十二位宗徒的十二个名字。」城中以十二种不同的宝石装饰:那是与旧约中肋未司祭胸牌相同的宝石,这就是若望「在城内我没有看见圣殿,因为上主全能的天主和羔羊就是她的圣殿。」(默21:22),可见新耶路撒冷是个庞大立体空间,昔日的至圣之所只是个缩影,整个城市(也暗指整个宇宙)才是最后完成时新天新地的真容。

道路、真理、生命

若望福音中最有名的段落之一,就是耶稣宣布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我们之前曾见过,光荣篇是一本圣事的说明书,多次提及旧约和教会的圣事,祂宣布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时,便把旧约的启示联系在启示的满全中,这个启示通过圣事而在教会中实施。

在旧约里,以色列承担了三项职务:君王、先知和司祭,作为君王是要展示天主的道路,使以色列能在正确的秩序中生活;先知的职务是要宣布天主的真理;而司祭则要让百姓们活在天主的生命内。

当然由于人的罪恶,这些职务都未能完全履行,君王、先知和司祭均受制于罪恶,但他们却使不完美的旧约透过耶稣得以满全,祂是新约的完美体现。

需要重视的是,教会总是坚信洗礼给了我们基督的君王、先知和司祭的职务,这个有关圣洗的意义和能力的教训在若14中展示得更加透彻。

耶稣圣言的圣事性背景,在祂与「另一位犹达斯」的对话中进一步得到支持,当那门徒问耶稣说:「主,究竟为了什么你要将你自己显示给我们,而不显示给世界呢?」耶稣的答复暗示祂会为那些「遵守我的话」的人在父处预备「住所」。这意象带有「家」和耶稣「居住」于我们内的双重意思(若1:14),两层意思均使人想起圣言成了血肉、耶稣的身体和祂的奥体圣教会。耶稣显示给教会,教会听了祂的圣言而相信了祂,但祂并没有显示给那拒绝祂的世界。最重要的例子就是祂确实临现在圣体内。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4:16-17:「耶稣唯独到祂受光荣的那时辰,才应许圣神的降临,因为祂的死亡和复活将实现向先祖们所作的许诺:圣父因耶稣的祈祷将赐下另一位护慰者、真理之神。圣父因耶稣的名字派遣圣神;耶稣将从父那里派遣祂,因为祂出自父。圣神将会来临,我们将会认识祂,祂将时常与我们同在一起,住在我们中间;祂将教导我们一切,使我们记起基督对我们所说的话,并且祂为耶稣作证;圣神要把我们引入一切真理,并光荣基督;祂要指证世界有关罪恶、正义和审判。」(729)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与这课有关的教宗文章摘录

耶稣在楼上的告别讲道中表示,圣神与祂有不同的位格:「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若14:16)。「但那护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若14:26)耶稣讲论圣神时,经常以人称代词「他」来形容:「他必要为我作证」(若15:26)、「他要指证世界关于罪恶」(若16:8)、「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时,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若16:13)、「他要光荣我」(若16:14)。由此可见,圣神是有位格的,不是发自基督的一股力量(参阅路6:19:「有一种能力从他身上出来」)。作为一个位格,祂有其个别特性的正常活动,事实上,耶稣向门徒们讲论圣神说:「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并在你们内」(若14:17)、「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若14:26)、「他必要为我作证」(若15:26)、「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若16:13)、祂要「光荣」基督(若16:14)、以及「他要指证世界关于罪恶」(若16:8)。保禄宗徒也说圣神「到我们心内喊说」(迦4:6)、神恩「随他的心愿个别分配与人」(格前12:11)、「他是按照天主的旨意代圣徒转求」(罗8:27)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89年4月26日的讲道。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耶稣继续私下教导门徒,鼓励他们信赖天主和祂。

2. 祂向他们保证祂父「家」有很多住处,暗指天上的圣殿,即新耶路撒冷,是基督的身体,是教会。

3. 耶稣继续讲论圣事的主题。

4. 祂称自己为道路、真理、生命,一方面反映在洗礼时所领受的君、先知和司祭的三重职务上。

5. 耶稣强调祂是唯一通往天父的道路。

6. 耶稣承诺赐下圣神,作为我们的护慰者和导师。

若望福音第17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3:1-38

1. 就如「其它研读」所说,「到底」一词在此是实施的「目标」。耶稣不是受害人,而是祂选择付出自己的性命,不但为了自己的宗徒,也为了全人类。耶稣临近祂的目标了,祂把最后的时辰与自己的门徒一起度过,借着服务他们来展示爱,祂同时也示范如何去爱人。

2. 指犹达斯的负卖行为。

3. 犹达斯去找司祭长及圣殿警官商议怎样把耶稣交给他们,并同意带领他们去捉拿祂,而出卖耶稣的行为可为他赚得三十块银钱。

4. 犹达斯是不洁净的,但耶稣并非指他的身体,而是指他灵魂的状态。

5. 耶稣替门徒们洗脚是要显示祂的爱,并立下仆役的榜样,祂来不是受人服事,而是服事人,是一项谦逊的行为。耶稣希望自己的门徒把这种爱化为行动,学习祂的榜样去服事他人。

6. 是的,洗脚在耶稣时代是一种习俗。由于多数人会穿凉鞋或赤脚,行走时会弄污了脚。一个宾客来到时,仆人多数会替他洗脚,或者,主人家会供水给客人为自己洗脚,这样做被视为好客的表现。这礼节在最后晚餐时也做过,藉此给他们一条爱的新诫命,在祂的爱内使他们参与祂的苦难;借着建立圣体圣事,祂使他们成为新约的司祭。

7. 是要使门徒们明白圣经的应验。在咏41,达味王的一位好友出卖了他,耶稣引述此段圣经,当门徒们将来记起祂说的话时,便知道祂所预言的应验了,藉此增强他们的信德。

8. 门徒们见犹达斯掌管钱囊(他显然是团体的司库),便以为耶稣叫犹达斯出去买食物或施舍给穷人(若13:29)。黑夜象征邪恶,也象征犹达斯灵魂的状况,受魔鬼的黑暗势力所控制。

9. 要彼此相爱,天主也曾经这样说过(见肋19:18),但耶稣向门徒们展示如何彼此相爱。天主说「应爱人如己」,耶稣教人怎样把爱化成行动。天主要人有一份仆人的心态,不只说彼此相爱,而是要借着牺牲和服事他人来展示我们那份愿意爱的心。

10. 第一次是当一个使女到伯多禄跟前说她见过他是与那加里肋亚人一起的,伯多禄否认了;跟着当伯多禄出去到了门廊时,另一使女向其它在场的人说见过伯多禄与耶稣一起,伯多禄再次否认认识耶稣,这次甚至用发誓来否认祂;过了一会,周围的人前来指控伯多禄,说他的口音把他露出了来,这一次伯多禄开始诅咒发誓否认耶稣。立即鸡就叫了,伯多禄便想起耶稣的话来,便伤心痛哭自己出卖了耶稣。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7课

「仆人君王被出卖」

简介

随着祂的时辰的到来,耶稣现在转入在最后晚餐私下教训门徒,祂的公开使命完成了。当犹达斯「正是黑夜」出去时,祂的时辰已到,但耶稣没有说:「现在人子受人出卖了」,反而说:「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那光荣和教会藉各圣事所产生的光荣,成了现在耶稣向宗徒们训导的主题,透过像仆人那样替人洗脚的方式,把洗礼的全部含意表达出来,并要求他们(和我们)照此做,这是一个召叫,叫人把生活根基于默想基督和祂的奥迹内,然后积极地服务邻人。

若13:1-38

1在逾越节庆日前,耶稣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他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2正吃晚餐的时候──魔鬼已使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决意出卖耶稣──3耶稣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4就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毛巾束在腰间,5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毛巾擦干。6及至来到西满伯多禄跟前,伯多禄对他说:「主!你给我洗脚吗?」7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现在还不明白,以后你会明白。」8伯多禄对他说:「不,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耶稣回答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9西满伯多禄遂说:「主!不但我的脚,而且连手带头,都给我洗罢!」10耶稣向他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你们原是洁净的,但不都是。」11原来,耶稣知道谁要出卖他,为此说:你们不都是洁净的。12及至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对他们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13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14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15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做的去做。16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没有仆人大过主人的,也没有奉使的大过派遣他的。17你们既知道了这些事,如果实行,便是有福的。18我不是说你们全体,我认识我所拣选的;但经上所记载的必须应验:『吃过我饭的人,也举脚踢我。』19就在现在,事未发生以前,我告诉你们,好叫事发生以后,你们相信我就是那一位。20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接待我所派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21耶稣说了这些话,心神烦乱,就明明地说: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你们中有一个要出卖我。」22门徒便互相观望,猜疑他说的是谁。23他门徒中有一个是耶稣所爱的, 他那时斜倚在耶稣的怀里,24西满伯多禄就向他示意说:「你问他说的是谁?」25那位就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问他说:「主! 是谁?」26耶稣答复说:「我蘸这片饼递给谁,谁就是。」耶稣就蘸了一片饼,递给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27随着那片饼,撒殚进入了他的心,于是耶稣对他说:「你所要做的,你快去做罢!」28同席的人谁也没有明白耶稣为什么向他说了这话。29不过,有人因为犹达斯掌管钱囊,以为耶稣是给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需要的」,或者,要他给穷人施舍一些东西。30犹达斯一吃了那一片饼,就立时出去了;那时,正是黑夜。31犹达斯出去以后,耶稣就说:「现在人子受到了光荣,天主也在人子身上受到了光荣。32天主既然在人子身上得到了光荣,天主也要在自己内使人子得到光荣,并且立时就要光荣他。33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以后你们要寻找我,就如我曾向犹太人说过: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现在我也给你们说。34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35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36西满伯多禄问耶稣说:「主!你往那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如今不能跟我去,但后来却要跟我去。」37伯多禄向他说:「主!为什么现在我不能跟你去?我要为你舍掉我的性命!」38耶稣答复说:「你要为我舍掉你的性命吗?我实实在在告诉你: 鸡未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

问题探讨

读若13:1-38

1. 在若13:1,耶稣爱祂的门徒「就爱他们到底」是甚么意思呢?(参阅「其它研读」)

2. 耶稣在若13:18说经上所记载的会应验,看咏41:9-10和宗1:16,祂所指的是甚么呢?

3. 看路22:1-6。在那个段落,当犹达斯一决定要出卖耶稣,便立即去做甚么呢?

4. 耶稣在若13:10说,不是所有门徒都是洁净的,祂指谁不洁净呢?是怎样的不洁净呢?

5. 看谷10:45、斐2:6-7和玛20:28。耶稣为甚么给门徒们洗脚呢?祂为他们立了甚么榜样?(若13:15)

6. 看撒上25:41和路7:44。洗脚是圣经时代的习俗吗?看天主教教理1337条,为何现在在圣周四也这么做呢?

7. 在若13:26,耶稣透露了谁是负卖者,为何祂要这样做呢?

8. 先看若13:27-30。门徒们感到困惑,没有察觉耶稣对犹达斯说那话的原因。为甚么他们会以为犹达斯是去买食物呢?(看若12:6)为甚么若望说当时正是黑夜呢?

9. 耶稣给门徒们的新诫命是甚么?

10. 看玛26:69-75、谷14:66-72和路22:54-62。试列举伯多禄三次否认基督的经过。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在若13:2,我们见到耶稣已知道犹达斯要去出卖祂,其实在若6:70时,耶稣已说犹达斯是个魔鬼,因为有天主性的耶稣是全知的。你是否会感到羞愧而不敢向神父告罪呢?如果真的如此,你要记得耶稣早已知道了你的罪,除非你放下自己的傲气,遵照教会的教导而把罪向神父告明,否则祂不会宽恕你。你会像伯多禄那样悔悟,还是会像犹达斯那样过于傲慢并不相信耶稣会宽恕他,从而死于自己的罪恶中呢?

2. 犹达斯由于对耶稣没有信德以致去出卖耶稣,只要他求耶稣帮助他了解或给他信德,便可以避免犯罪,可惜他没有那样做。当你对了解某灵性的真理或教会的教导有所困惑,你是否会求耶稣帮助你明白并相信它呢?

3. 耶稣命令祂的门徒(包括你和我)要彼此相爱,祂说如果我们能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我们是祂的门徒。你是否会在基督内爱你的弟兄姊妹呢?你是愿意立一个基督徒的善表来鼓励别人成为基督徒,还是愿意像个假善人呢?耶稣说:「你们可凭他们的果子辨别他们。」你会出产美果吗?

4. 伯多禄真的爱耶稣,从来无意要出卖或伤害祂,但人性是软弱的,在恐惧中否认了基督,但后来悔悟了。你是否感到你过于爱主而绝不会出卖或伤害祂呢?耶稣对他们说:「你们都要跌倒,因为有记载说:『我要打击牧人,羊群就要四散。』(谷14:27)。当生活上或在教会内遇到不如意和起了反感的事时,我们容易失去信德而跌倒。当你感到被某神父或教友伤害,感到恼恨或起了反感,是否会求天主助佑你呢?魔鬼会先攻击教会、神长和修道人士,以打击人的信德,你曾否容许魔鬼使你背弃真理呢?

其它研读

光荣篇

若13开展了所谓的光荣篇,标记着耶稣由公开使命过度到私人使命,其核心就是宣布和落实犹达斯的负卖行为。耶稣再度「烦恼」(就如祂在拉匝禄坟前心神感伤难过起来一样(若11:33)),祂宣布门徒们中有人要出卖祂,甚至向若望透露那人是谁。不过,在犹达斯因愤怒和恐惧而做出抉择的事件中,对耶稣来说,最显著的是内在的对天主的信心,在若望福音里,耶稣永远不会无奈地被人利用,正如祂清楚地表示:「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 父啊! 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若12:27)耶稣能经常掌握各种时机,尽管犹达斯自由抉择,但所有抉择皆在天主的眷顾内,祂使一切秩序导向祂的光荣和人类的福祉,这可从耶稣所引述的关于犹达斯负卖行为的圣咏(若13:18)得悉(咏41)。从其上下文可见,这个段落一篇从苦难和死亡中获拯救的感恩诗,而不是哀悼,耶稣知道天主最终会把祂从坟墓中拯救出来。因此,尽管有一点恐惧、悲痛和恼恨的感觉,但最终光荣的希望终会来到。这反映出基督徒的生活态度与外邦人的明显不同,借用切斯特顿的话:「喜乐对外邦人来说并不显著,但对基督徒来说却是很大的秘密」。对外邦人来说(他们只崇拜宇宙而非造物主),世上的喜悦是细小和局部的,宇宙终会被毁灭;对基督和祂的门徒来说,现世的苦痛是真实的,但他们「以为现时的苦楚,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是不能较量的。」(罗8:18)

最后晚餐的日期

对学者来说,其中最难确定的就是最后晚餐的日期,简单地说,其问题所在是对观福音(玛、谷、路)形容最后晚餐是一个逾越晚餐,而若所载却非如此,若告诉我们,最后晚餐、审讯和钉十字架均在逾越节前夕进行(参阅若18:28, 19:14, 19:31, 19:42),对观福音说耶稣与其门徒共庆逾越晚餐(参与谷14:12)。

这些问题不易协调,不过也有合理的尝试,尤以犹伯特所写的书 -- 「最后晚餐的日期」最为突出,她的论点是犹太人本身对逾越节的日期意见不一,有些采用阳历,有些却采用阴历,如果我们假设耶稣根据阳历来遵守逾越节而非耶路撒冷惯常的阴历,那么逾越节便在星期三,而最后晚餐便在星期二晚举行。有趣的是教会的叙利亚教父们在他们的宗徒遗训中说,厄色尼人在星期二晚庆祝逾越节,而基督和祂的门徒也如此。

这当然与我们礼仪的经验不同,但礼仪不一定要在历史的周年日举行,这也说明为何复活节的日期在日历上年年不同,教会的很多节日(如圣诞节、主显节和基督受洗节)在日历上集合一起,不是根据其周年日子,而是根据其神学关系。因此,虽然我们天主教教友在星期四庆祝圣周四,但我们没必要相信最后晚餐是在星期四晚进行的,也许会在星期二。的确,苦难前出现众多的事件(逮捕、分别在亚纳斯、盖法、比拉多、黑落德审讯,然后再回到比拉多处,共五次审讯),显示福音只把各事件摘要叙述,以免 浪费笔墨,并把注意力放在苦难的中心处。如果耶稣的审讯均在一个晚上进行,那么从深夜至早上七时发生的事件就太多了。因此,耶稣有可能真的在星期二晚被捕,接着的五次审讯在随后两天进行,最后在星期五早上被判死刑。

那么,为甚么若望不说祂的最后晚餐是逾越之夜呢?也许因为他的司祭关系,若望也曾间接地自我表示过(若18:15),如果果真如此,若望想着逾越节时,他已习惯采用耶路撒冷的阴历。无论如何,我们知道若望清楚地把基督的行刑与耶路撒冷庆祝逾越节联系起来,他在若19:14说耶稣被处死的时间与逾越羔羊被宰杀的时间相同,可见这就解释了为甚么若与对观福音的不同。

洗脚作为圣事的指令

另一点若与对观福音的不同之处,是若没有谈及圣体圣事的建立,我们多次在其它课里见过,若望是完全知道对观福音的,其实他会假设我们也看过,因此若望是不大可能忘却了,或者不知道圣体圣事的建立(他已在若6中说过)。这恰好是他的习惯,他希望谈一些对观福音没有的事情,他清楚地表示自己有大量的资料要写(若21:25),因此他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最后晚餐时基督的言行上,这方面对观福音是没有记载的,但他经常都持着对观福音的传统观念。

若望告诉我们耶稣爱祂的门徒爱到底(若13:1),希腊语「到底」意指「目标」,耶稣一直想要到达某种终点,而现在即将到达:祂的「时辰」,若望没有将这个时辰描绘成降临在无助的耶稣身上的惨剧,实际上,自世界创立以来就已预定的时辰完全由耶稣控制。这是因为祂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正是祂把自己贬为仆人,为门徒们洗脚。

要完全明白,我们必须像若望所期望的那样,要熟识对观福音所描述的相同事件。当我们明白后,我们会见到祂为门徒洗脚的背景:宗徒之间的竞争。不寻常的是,路22告诉我们(在14节),当耶稣的「时辰」(那是若望的用语)来到,祂便庆祝即将来临的苦难圣事,而跟着的一幕 --「在他们中又起了争论:他们中数着谁最大?」(路22:24),耶稣那自我牺牲的精神与门徒们的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路加要我们感受到犹如一个垂死的圣者卧病在床之际,他的子女竟在病房外争夺他的家产。若望讲论耶稣为门徒们洗脚时,会假设我们已熟识那故事,从中体悟其道德精神,祂所做的是仆人的行为,门徒们应模仿祂,而不是像外邦人君王般地沉迷于权力的争夺。

这不但是一个行为上的教训,也提醒我们记得自己的洗礼,耶稣可以选择不同的形象来描述谦逊地服务,祂选了洗脚,而若望记载下来,为了叫那些受了洗的人(和那些祝圣的,如宗徒们被祝圣一样)认识被召后应有的生活态度,这再一次说明耶稣是个神秘人物,只有教会才能诠释。耶稣评论说:「沐浴过的人,已全身清洁,只需洗脚就够了。你们原是洁净的」,从圣洗圣事和修和圣事的角度去理解更有意义,在洗礼时我们得以洁净,但跌倒时仍需修和圣事来「洗我们的脚」。

伯多禄和若望

若望假设我们已熟识对观福音,当我们看到路22:25-27的叙述时,会为此而着迷:

「耶稣给他们说:「外邦人有君王宰制他们,那有权管治他们的,称为恩主;但你们却不要这样: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领袖的,要成为服事人的。是谁大呢﹖是坐席的,还是服事人的?不是坐席的吗?可是我在你们中间却像是服事人的。」

我们已看过,若望有关洗脚的故事从本质上是要化言语为行动,耶稣在门徒的圈子里是要服事人的。但有一点经常被忽视,那就是伯多禄为「最大」的门徒而若望为最年轻的门徒(传统说他活得最长命)。有趣的是,耶稣在谈论最大和最小时,却道出了其中的关系,不但是伯多禄与若望之间的关系,还是伯多禄所代表的职务教会和若望所代表的默观教会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断地在若望福音见到,若望形容自己(或让其抄写员形容他)为耶稣所爱的门徒,这样形容自己有点尴尬,但事实正是如此。伯多禄一再透过若望而进入耶稣的心,所以在若13:24他叫那门徒问耶稣:「你问他说的是谁?」伯多禄就是活跃的教会宪制下的领袖,但这权威身份仍需依赖默观的灵魂。

这主题在若中一再出现,在若18:15-16,伯多禄自己无法参与耶稣的审讯和祂的苦难,只好透过若望与大司祭相识的关系,才能走近耶稣的苦恼和痛苦。的确,在关键的时刻(若19:26-27),若望是唯一在十字架下的宗徒,只有他没有背弃祂;同样在复活故事里(若20:2),我们发觉若望而非伯多禄最先抵达坟墓,但作为真的默观者,若望礼让伯多禄和其职权去判断那事态,因此伯多禄先进去,因为教会当局才是官方的见证人。然而,当若望进去后,一见了便相信。同样地,当他们在加里肋亚湖遇见耶稣时,若望先认出:「是主。」(若21)他见了而相信,但纵身跳入海里的却是伯多禄。这深切地反映出教会的经验,总是默观的教会见而相信了很久,职务的教会才明白并明确地表达出来。所以,教会自受孕起一直朝拜耶稣为天主(参阅若20:28),但职务的教会要到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才明确知道如何表达,朝拜先于尼西亚的信条确定,好象一种补足的做法,如保禄在格前12对基督身体的描绘似的。正如耶稣在若21:22所说,若望奇妙地存留到基督再来,伯多禄却没有。若望不是要活到永远,而是他活到能亲眼见证主审判耶路撒冷的「来临」为止,以默观的角度看会视为真正的基督再来,该次的「来临」(和它所意象末日时的最后来临)正是默示录要谈的。若望的要点在于那迫害、背弃、否认和负卖的「时辰」,教会依赖若望的默观方式多于伯多禄的「活跃」或「官方」的方式,两者皆重要和必需,但后者依赖前者。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3:1:「基督在教会的礼仪里主要是表明和实现祂的逾越奥迹。耶稣在世的时候,借着祂的教导和行动,宣讲和预告祂的逾越奥迹。当祂的时辰一到,祂经历了一件在历史中永存不朽、独一无二的事件:祂「一次而永远地」(罗6:10、希7:27, 9:12)死亡、被埋葬、从死者中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件,在我们的历史中发生了,至今仍是那样无与伦比的:其它所有的历史事件,一经发生,随即消逝,淹没在过去的岁月里。但是,基督的逾越奥迹不会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中,因为祂己借着自己的死亡摧毁了死亡,于是,基督本身的一切 ── 祂为全人类所做和所受的苦 ── 都分享了天主的永恒,超越万世,临现人间。十字架和复活的事件长存不朽,并吸引众人归向生命。」(1085)

(摘自 《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当西满伯多禄对基督说:「你永远不可给我洗脚!」(若13:8),他以下述的方式来推理:替人洗脚的应是仆人,被人洗脚的应是主人。

我西满伯多禄不接受我称为「师傅」和「主」的人来服事我。

其论据是它违反基本的秩序,这是公义的秩序,这秩序不可违反,平常的诚信和正义需要它。

伯多禄基于其正义而不想基督在逾越晚餐时替他洗脚。

其间,师傅和主并没有让步,祂站在那门徒和仆人前,手中拿着一盆水、一条毛巾,似乎要说:你顺从我,让我服事你吧!

让我开始这伟大的服务!

在这服务内包含了新的秩序,新约和新的盟约。

让我由洗脚开始新盟约的服务。

接着就是我体血圣事的祭献,十字架上死亡的祭献,那伟大和永恒新约的服务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83年3月31日讲道。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当祂的时辰来到时,耶稣便作了门徒的仆人,在最后晚餐替他们洗脚。

2. 耶稣的行为有圣事性的意义,是指向我们洗礼的含意,以及持续的皈依,同时也召叫我们去服务。

3. 当祂受苦的时辰来到时,耶稣仍控制事态,并不是无奈地接受安排,祂知道犹达斯想作甚么。

4. 犹达斯自由选择去出卖耶稣,但天主依据其圣意从那罪恶中找到光荣天主的机会和其子民的福祉。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第16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2:20-50

1. 虽然斐理伯是犹太人,但也有一个希腊名,贝特赛达位于加里肋亚湖东的希腊领土上,那区名叫十城区,住了很多希腊人,这些人认为斐理伯是个希腊人,或起码是讲他们的语言。

2. 因为似乎全世界都要跟随耶稣了,借着这情况,祂决定祂的时辰到了 -- 即外邦人来寻找祂。

3. 耶稣讲论的是祂的死亡和复活,这也指我们的基督徒生活,作为基督徒,我们也应死于自己,放弃自己的自私欲望,驯服于天主的旨意内而结出果实。与耶稣十字架相比,我们所受的痛苦只是零碎的,接纳它们幷献于祂吧!

4. 就如圣保禄在罗8:17说:只要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必要与祂一同受光荣。耶稣在玛16:24要我们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

5. 祂正谈及祂即将被捕、拷打和钉十字架,这些思绪出现在祂脑海时,祂感到极大的痛苦。

6. 耶稣没有受制于自己人性的恐惧和私心,祂死于自己,以天主的旨意作为自己的旨意。对于来自天上的声音,人的反应和以往一样有分歧,有的认为是天使,也有说只是雷声。

7. 世界的元首是指魔鬼,圣保禄在弗2:1-3说:「你们从前因着你们的过犯和罪恶是死的;那时你们生活在过犯罪恶中,跟随这世界的风气,顺从空中权能的首领,即现今在悖逆之子身上发生作用的恶神。就连我们从前也都在这样环境中生活过,放纵肉身的私欲,照肉身和心意所喜好的行事,且生来就是易怒之子,和别人一样。」魔鬼统御一切属于世界的 -- 那些属于世界并活在黑暗中的人。

8. 当耶稣受洗时(玛3:17)和祂显圣容时(玛17:5),天主从天上/云中发言。

9. 耶稣指的是祂被钉十字架,犹太人明白「被举起来」惯指被钉十字架。虽然天主愿意所有人得到救恩,但吸引众人来归向祂幷不表示人人均可得救,祂的死亡将吸引所有相信祂的人。

10. 耶稣没有直接回答这些问题,反而提醒他们尚有时间时,要在光中行走(祂的真理之光)。耶稣警告他们要停止质疑,并要相信祂。

11. 他们越拒绝相信,他们对真理便越「瞎眼」,他们由于不信而变得心硬,他们越质疑、拒绝开放内心和思想,他们越被黑暗所笼罩,直至无法体察真理(看出9:12、罗1:24和得后2:9-12)。

12. 耶稣在圣经中清楚地表示,不会承认那些不肯公开宣认祂的人,我们必须公开宣认相信耶稣。这当然不表示说,那些在共产党国家暗中过信仰生活的人是错的,而是指那些怕人嘲笑,或者认为取悦于人较取悦于天主更重要的人。

13. 在审判之日,凡拒绝天主圣言者要为此而承担后果。

14. 不,耶稣不会审判任何人,而是人按自己的抉择自我审判。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6课

「时辰已到」

简介

在本课,耶稣所等待的时刻到了:祂的「时辰」-- 祂圣死的时辰,这时辰是祂自身的天主性的旨意,亦同时在天主的眷顾内响应了人的选择,是揭示给外邦人的时辰,是敌对者似乎占了上风的时辰,他们正阴谋陷害祂。但事实上,是耶稣自愿把自己的性命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并「被举起来时」,才会结出许多果实来,祂不只是以色列的默西亚,而是人类的救主,耶稣被自己的同胞拒绝,却带给世界生命。

若12:20-50

20在那些上来过节,崇拜天主的人中,有些希腊人。21他们来到加里肋亚贝特赛达人斐理伯前, 请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拜见耶稣。」22斐理伯就去告诉安德肋,然后安德肋和斐理伯便来告诉耶稣。23耶稣开口向他们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24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25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26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如此,我在那里,我的仆人也要在那里;谁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27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 父啊! 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28父啊! 光荣你的名罢!」当时有声音来自天上:「我已光荣了我的名,我还要光荣。」29在场听见的群众,便说:「这是打雷。」另有人说:「是天使同他说话。」30耶稣回答说:「这声音不是为我而来,而是为你们。31现在就是这世界应受审判的时候,现在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32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33他说这话,是要表明他要以怎样的死而死。34于是群众回答他说:「我们从法律上知道: 默西亚要存留到永远;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呢?这个人子是谁?」35耶稣遂给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片刻。你们趁着还有光的时候,应该行走,免得黑暗笼罩了你们。那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知道往那里去。36几时你们还有光,应当信从光,好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讲完了这些话,就躲开他们,隐藏去了。37耶稣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这么多的神迹,他们仍然不信他;38这正应验了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话:『上主! 有谁会相信我们的报道呢?上主的手臂又向谁显示了出来呢?』39他们不能信,因为依撒意亚又说过:40『上主使他们瞎了眼,使他们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觉悟而悔改,使我治好他们。』41依撒意亚因为看见了他的光荣,所以指着他讲了这话。42事虽如此,但在首领中,仍有许多人信从了耶稣,只为了法利塞人而不敢明认,免得被逐出会堂,43因为他们喜爱世人的光荣,胜过天主的光荣。44耶稣呼喊说:「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来的;45看见我的,也就是看见那派遣我来的。46我身为光明,来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47无论谁,若听我的话而不遵行,我不审判他,因为我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来,乃是为拯救世界。48拒绝我,及不接受我话的,自有审判他的: 就是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49因为我没有凭我自己说话,而是派遣我来的父,他给我出了命,叫我该说什么,该讲什么。50我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所以,我所讲论的,全是依照父对我所说的而讲论的。」

问题探讨

读若12:20-50

1. 在若12:21,为甚么若望说斐理伯来自加里肋亚的贝特赛达呢?

2. 耶稣为甚么在若12:23如此回答?

3. 在若12:24耶稣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祂指的是甚么呢?对基督徒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请解释。

4. 耶稣在若12:25-26的话有甚么意义呢?

5. 先看若12:27-28,再看玛26:36-46、谷14:32-34和路22:39-46。耶稣为甚么受到困扰呢?祂指的是甚么呢?

6. 先看若12:28。为甚么耶稣说:「父啊! 光荣你的名罢!」?(见罗8:32)群众如何回应来自天上的天主的话呢?

7. 在若12:30,耶稣告诉群众,天上的声音是为了他们的福祉,因而确定那声音是真的。祂跟着说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耶稣所指的元首是指谁呢?(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2864条)

8. 试引述其它事件,天主从天上发言为耶稣作证。(见玛3:17, 17:5)

9. 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这话有何意义呢?

10. 先看若12:34。群众质问耶稣有关圣经对于基督所说的话,他们也问祂人子是谁,耶稣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

11. 先看若12:37-44,再看依6:9-10、玛13:14、谷4:12、路8:10和宗28:26。「上主使他们瞎了眼,使他们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觉悟而悔改,使我治好他们」是甚么意思呢?

12. 先看若12:42-44。因为怕被逐出会堂,很多相信而不敢公开宣认祂,他们不想被同辈的人所嘲笑或排斥。天主会怎样看这种态度的人呢?看若5:44和玛10:32-33。

13. 先看若12:44-50。耶稣说「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是甚么意思呢?

14. 先看天主教教理第679条。基督会审判任何人吗?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盲鱼住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宁村洞穴里,它们看不见是因为经常生活在洞穴的黑暗中。人类也因生活在罪恶的黑暗中而「看不见」。当我们不想寻找真理,而只逗留在罪恶的黑暗中,我们就是蒙着眼睛和硬着心。你是否时常寻找真理呢?你生命中是否有某方面活在罪恶中而乐于不改变它呢?

2. 在若12:28里,耶稣说:「父啊!光荣你的名罢!」我们有多少次借着我们的奉献或善工使天主得到光荣呢?在若15:5耶稣说:「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每当你行善而获嘉许时,你是否会将光荣归于天主,还是以自我的成就而接受称赞呢?

3. 有关信仰上的教训,你是否会去寻找证据?你是否会嘲笑那些相信圣迹的人呢?我们虽然不可以天真地尽信一切教导,但我们却有一个指导 -- 教会。对于信仰上的问题,你是否会从教理中或向一位神父寻求辅导呢?

4. 若12:42说很多人相信了耶稣,但不肯公开地宣认,他们怕因此而被逐离会堂,也怕同辈们的嘲笑。在玛10:33中耶稣说:「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你曾经否认过自己是基督徒或否认与耶稣的关系吗?你曾经是否有机会宣认自己的信仰而没有那样做,因为怕被拒绝或被嘲笑?

其它研读

时辰已到

若望福音里有一个一直回响的主题,好象敲着的钟声一样 -- 耶稣的「时辰」,一而再地,耶稣或若望说祂离去了,「因为祂的时辰还没有到。」(若2:4, 7:30, 8:20)。现在是第一次有人来寻找耶稣,但他们不是犹太人,而是「有些希腊人」,即外邦人。

耶稣回应这事件时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若12:23)这就是若望福音的所谓引发事件,是耶稣公开使命的高峰,就在这时刻,祂宣布自己的死亡将要来到,在若望眼中.一切来自法利塞人、群众、不满的门徒们、甚至来自宗徒圈内的负卖者,都不是令基督断送性命的因素,那些导致死亡的力量和混沌均受制于天主的收放,在若望福音里,一切均在耶稣的掌握中,因此曾有几次,他们威胁杀死耶稣,却无法得逞,因为当时耶稣的「时辰还没有到。」那决定「时辰」者是天主自己,是祂的主权,以配合人心对祂爱的自由响应。当外邦人来寻找耶稣时,那正是祂所等待的那时刻,并宣布祂的「时辰」到了。

那「时辰」就是祂要离世之时,祂清楚说:「现在就是这世界应受审判的时候,现在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1-32)

为甚么呢?因为新的盟约是为普世人类的,而不只为犹太人,那些前来寻找耶稣的希腊人就象征超越犹太裔的人类要接受福音了。这伟大的奥秘是福音的重心,一如保禄向厄弗所人(很可能也是若望福音的读者)宣称:「我对基督的奥秘所有的了解,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中,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有如现在一样,藉圣神已启示给祂的圣宗徒和先知;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借着福音在基督耶稣内与犹太人同为承继人,同为一身,同为恩许的分享人。」(弗3:4-6)这些希腊人就是「别的羊,不属于这一栈」(若10:16)的初果。新的圣殿教会,即基督的身体即将开始,而世界将取以色列所弃了的。

必须记住若望的读者对像是活于复活光辉中已数十年的基督徒,他们正享受着连耶稣时代的观众也未能想象获得的,正因如此,若望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福音的圣体含意,耶稣所说的时辰就是那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时辰(若12:24),但一粒麦子会长出甚么来呢?就是麦子的收成,麦子的收成用来做面包。简而言之,教会的教父承认,耶稣的时辰密切联系和重现于弥撒中,在感恩祭中所有耶稣的时辰的特征均彰显出来。

这真值得深入研究,因为这主题遍及全卷福音里,不但预示在耶稣苦难的「时辰」中,教会也借着圣事而参与它。例如,我们可在若2:4见到,耶稣告诉玛利亚祂的时辰尚未来到,为甚么?玛利亚要求的是酒:一个默西亚的象征,要取消死亡(依25:6-8),她不只是要求耶稣行个魔术来解决一个宴会出现的问题,她要求的是祂揭示自己默西亚的身份,她昔日对仆人所说的,今天仍对基督的仆人说:「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2:5)水变成酒的征兆指向未来,不只指祂在十字架上倾流的血,也伸延到在体血圣事中默西亚慷慨的美酒。教父们因而看出这是感恩祭:水、酒、以及莅临于婚宴中的玛利亚,不但在若望福音中,也在若望的其它书信中:默示录,《默》的高峰就如加纳婚宴的羔羊婚宴。

同样,耶稣在若4:23说:「然而时候要到,且现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拜父。」从此人就以心神去朝拜。在圣经里,朝拜常在礼仪中,在弥撒里,基督在礼仪中重申祂在加尔瓦略山上的自我奉献,借着祂付出的生命使我们能够与祂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的确:「父啊!光荣你的名罢!」即整个感恩祭之意。

再者,在若5:28-29中耶稣说:「时候要到,那时,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而出来: 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在这里我们再见到预示,不但是末日的审判,也在弥撒的圣道礼中,人们会听见天主的圣言而活跃起来,他们被召去悔改并在信仰和服从内得到灵性的复活。

我们也在若7:30和8:20中见到耶稣的「时辰」,在一切事上都可见到天主的眷顾,为的是我们的福祉和在祂内得到最后的光荣。耶稣多次转危为安,因为「他的时辰还没有到。」同样,当我们进入基督的苦难和光荣时,我们也安宁于慈母教会的怀里,无人能从祂手中把我们夺去。我们的福音不确保「康健和富裕」,对基督如此,对我们亦然。我们获得救恩,不是靠避免痛苦,而是要透过它,就如耶稣的光荣也是透过十字架而来,而不是避免它。

再者,我们从若12:23得悉,教会作为奥体的时辰就是当希腊人和其它非犹太人说:「我们愿拜见耶稣」,就是麦子死了而成了面包,在感恩祭中喂养祂的子民时,那时辰不但是基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的时刻,也是举扬圣体圣血的时刻,当祂被举起来时,我们便被吸引前去领圣体。

最后在若19:27,耶稣向祂所爱的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那不仅是巴力斯坦人为寡妇们的生活安排,若望记载它,是因为有其神学意义:从历史角度说,祂所爱的门徒就是若望,但他代表着所有信徒,因为我们都是基督所爱的门徒。因此在弥撒中,我们领受的不仅是与耶稣的共融,而是与和祂共融的所有人共融,我们在洗礼内成了基督的兄弟姊妹,玛利亚也成了我们的母亲和祂的母亲,我们也接了她到我们的家里。

耶稣很多听众都被祂的话所困惑:「我们从法律上知道:默西亚要存留到永远;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呢?」(若12:34)正如切斯特顿曾说:「耶稣的话很多时是个谜,要由教会去解释那些谜。」现在就有个好例子,群众说基督要存留到永远,但耶稣却说祂会「被举起来」而不知何故升了天,那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就在若6:56:「谁吃我的肉,幷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我们居住在祂内,祂在我们内,人子的确要被举起来,但祂透过圣体圣事和永恒的普世弥撒而临在。

若望福音、依撒意亚和耶稣公开使命的最后概括

我们在第二课已提到过,研读新约中所引述的旧约圣经时,必须要留意其上下文。新约的圣经作者会假设,只要三言两语或稍微提及,你便会记起整段相关的旧约章节(犹如当你说:「喂!说声你明白」便足以使所有美国人想到「星条旗永不落」)。

记住这点后,我们现在看看若望如何引用《依》的两个章节,使读者明白耶稣公开使命的总结。若的第一个引述(若12:38)来自依53:1,为甚么拣选这个章节呢?因为它是对其使命的意义和受苦仆人默西亚的工作最清楚和最详尽的旧约预言。预言的字里行间概括了耶稣被同胞的拒绝,强调了若望的主题--即耶稣是天主的羔羊,详细并神秘地描绘了赎世的痛苦、死亡和复活,以及祂带给世界的生命。

第二个引述(若12:40)来自依6:10,这一节圣经记载天主召叫先知开始其工作,当时的犹大国正处于经济如日中天,选民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罪恶中,依撒意亚看见色辣芬赞美天主(形象极其相似若望在默4:18见到的神视),无疑是崇拜的礼仪(依6:3是弥撒中「圣圣圣」的依据)。有趣的是,若望在默5的神视见到那被崇拜的是「站着一只羔羊,好象被宰杀过的」(默5:6),若望福音中多次显示的是同一头羊,而根据《依》,祂就是那受苦的仆人,「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同样不开口。」(依53:7)

依撒意亚的被召叫很引人入胜,因为他预像着耶稣公开使命表面上的「失败」。依撒意亚被指派去教训人,直到脸色发青为止,没有人肯听从他。他像耶稣一样, 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的职务幷不成功,没有人欢迎他,只有嘲笑和迫害。然而,当犹大顽固地拒绝天主的圣言,无视他而招致苦楚和毁灭时,留下来的只有愿意聆听他的「苗裔」或「遗民」。以色列所受到的天主的惩罚幷非是外来的,而是他们用心裁植出来的罪恶植物的结果。以色列拒绝了上主,上主就赐他们所期待的作为惩罚:上主放弃了他们。那闭上眼睛的必看不见,但从拒绝天主的众人中,一些愿意接受天主的人获赐了祂的恩宠。

正因如此,若望以一个封装概括了耶稣的公开使命(若12:44-50概括了整个使命),阐释耶稣最后一次向以色列「呼喊」,自此不再公开听到,祂强调相似审判的主题及那相同和奇特的审判性质,祂不是以一个军事领袖或判官的姿态出现,要向祂的仇敌报复并以暴力对付他们,也不是「外在」的审判。耶稣的到来是为了拯救,但我们的回应反映出我们的真我,我们的回应刻划出我们的名字来,因此耶稣说:「我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来,乃是为拯救世界。拒绝我,及不接受我话的,自有审判他的: 就是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若12:47-48)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2:32:「为能符合人性,人对天主所作的信仰响应该是自愿的;所以不能强迫任何不愿的人接受信仰。因为信仰的行为,由于本身的性质,该是自愿的」。「天主召叫人们以心神和真理事奉祂,因此他们在良心上感到对祂有责任,并非被迫 … 这在耶稣基督身上全面地表现了出来」。事实上,基督曾邀请人接受信仰和皈依,但绝不强迫他们去接受。祂曾为真理作证,但不愿「勉强那些拒绝真理的人去接受。祂的神国 … 借着爱的力量而扩展,基督就是凭着这爱被高举在十字架上,以吸引众人归向祂」。」(160)

(摘自 《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这主题很清楚地公布说:「人类整个历史充斥着反黑暗势力的斗争。依照基督的圣言,这斗争」由世界创建开始,将延续至末日。人既生活在这斗争中,又想坚定于善,则必须作战。同时,除非仰仗天主圣宠,努力奋斗,则不可能保持自身完整无失。」(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37段)在另一处,议会更明确地表明,每一个人都在「善与恶」之间挣扎:「人亦发现自身没有能力,有效地去克胜罪恶的攻击,致使感到自身就如为铁链所束缚。但天主曾为救赎并加强人类,而降来此世,并革新人的内心,将拘押人类于罪恶奴役之下的「此世的元首」(若12:31),驱逐出去。」(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13段)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6年12月10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外邦人首次前来寻找耶稣。

2. 这就是耶稣「时辰」来到的征兆,祂的公开使命踏入尾声。

3. 若望两度引述依:依53的受苦仆人之歌和依6所载依撒意亚的召叫,两处都指向耶稣作为被拒的默西亚,祂的死亡带来审判和救恩。

4. 若望简洁地总结了耶稣至此的公开使命。

5. 若望有关审判的主题犹如依撒意亚的召叫,天主让我们自己抉择,不愿意接受祂的就由得他们,不想看的也可看不见,但那些寻找光明的将得到光明。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