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第13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作答问题。

亚巴郎质问天主:创15:1-6

1. 亚巴郎开始明白到拒绝索多玛进贡的影响,令他甚为忧心,他曾勇敢地送出了自己所拥有的十分之一,又能面对强势的君王的诱惑而能坚定立场,但这等高尚的行径又有何实质的效果呢?他会否成为这君王的仇敌呢?他与其余三人的缔盟能否继续下去或孤独地受袭或受攻击呢?他曾放弃部份财富,又拒绝得到更多,如果周围地区环境发生变化又会怎样呢?万一再来一次饥荒又会怎样呢?万一、万一 …?怪不得天主会显现来支持亚巴郎的抉择,天主对他说:「你不要怕」,祂要作他的保护,至于失去的财富甚至地域上的安全,天主将以丰厚的报酬作补偿。天主这次的显现显示祂深明人信德的起伏,来自土的受造物需要不时的鼓励,即使(或尤其是)在信德上作过英勇的行为。

2. 亚巴郎表示天主没有真的履行其诺言,记得他已离开哈兰凡十年之久,他和撒辣年事已高,这样的困惑似乎缠扰了亚巴郎很久,促使他想出后继有人的新办法来。厄里则尔是亚巴郎的奴隶,当时的习俗为无后的夫妇领养一个儿子作继承人并不罕见,亚巴郎似乎认为需要诉诸于这样的做法,因为天主尚未赐给他亲生的儿子,我们切勿疏忽他话语中的失望和挫折感,亚巴郎和撒辣为久待天主许诺的落实付出了代价。

3. 天主第一个回应是说出真话来:「你亲生的要做你的承继人。」亚巴郎可能认为自己误解了天主 - 天主没有说过赐给他亲生之子,但这却是天主的真意,天主要抹去亚巴郎的这种思想。

天主知道亚巴郎很难相信祂的话,便带他到外面观星,叫他数数那数之不尽的繁星。

这样的回应很有趣,亚巴郎原本期望着天主甚么样的回应呢?也许他等待天主告诉他获赐儿子的时限或程序,也许想天主向他澄清产子受年岁的局限,他是否认为天主会说:「不错,你要承认自己已年老。」但一切均不像他所想的,天主竟带他观看美丽的大自然,那数之不尽的繁星,让星辰作祂德能和智慧的见证,祂既没有辩护亦不加以解释,只向亚巴郎启示说:「你亲生的要做你的承继人。」并将祂的许诺借着祂所创造的大自然晓示出来,然后让亚巴郎去决定。

这样的回应承认了亚巴郎在疑惑时需要鼓励,而不是蔑视人的软弱。天主要求他怀着信德,但又不是要求盲目的信德,亚巴郎得到天主的诺言,又有星星作证,他要借着看得见的力量去决定是否相信所看不见的。

4. 可有不同的答案。当天主带亚巴郎到外面观星时,他也许很失望,满脑子浮现出各种问题:「我还要等多久才获赐所许诺的儿子呢?已十年了,我是否犯了大错离开了父家移居到此荒芜之地呢?这位神是谁呢?我可告诉撒辣甚么呢?她真会相信自己快将怀孕为我生子吗?现在望着星辰,与许诺有何关系呢?」这等问题可能短暂困扰着他,因而观星而不见。

但试想像一下晚上的星空,要知道亚巴郎所见的天空比今天的美丽得多,今日的世代被万家的灯火干扰了我们的观感,环境又受到污染,即使今天的人类举目观星而仍赞不绝口,星星给人甚么启示呢?它们使人感到极渺小而谦虚,这是一件好事。天空之大和无数的光体令人不其然地惊异受造物之美和造物主的伟大,令人承认并尊敬天主的德能,想不到在这无尽的宇宙里,天主竟仍关顾到我们、照顾到我本人!凝望星空之际,人多数都会尽在不言中,说话只会成为干扰,我们只能与万化冥合,浸淫于默静之中。

这些思潮是否浮现在亚巴郎的脑海里呢?脸上是否皱着眉怀疑与愤慨呢?成了多少岁月以来分秒焦急等待的一面镜子?他是否心神恍惚呢?天主让他在静中观察,亚巴郎是否在沉思中逐渐凝聚出幻想来呢?他的脸皮有否开始放松、并展现出一份惊愕的眼神呢?他观望了多久呢?我们不知天主何时带他往外观星,亚巴郎有否卧下细心咀嚼呢?我们只知跟着的行动(创15:7-11)发生在日间,显示他整夜在观看星际,我们不知道天主在创15:5的话与亚巴郎在创15:6的宣认信德之间过了多久,很可能过了几个时辰,甚至到天亮,他才释出疑虑,相信了上主。

他的犹疑看似被无言星空的见证压倒了,「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祂手的化工;日与日侃侃而谈,夜与夜知识相传。不是语,也不是言,是听不到的语言;它们的声音传遍普世,它们的言语达于地极。」(咏19:1-4)亚巴郎听见「听不到的语言」,便信赖了天主。

5. 随着光阴的消逝,亚巴郎对天主的信德受到了考验,天主在伊甸园曾考验过人的爱,人对爱和听命必须是自由的抉择,这抉择必须不只为了方便,亚巴郎等待了十载而仍未见继承人的迹象,对他的信德生活造成了困难,当然,当初他怀着信德和听天主命离开哈兰,在天主眼中视为正义,希11:8表示,亚巴郎被视为充满信德而「听命往他将要承受为产业的地方去了:他出走时,还不知道要到那里去。」圣保禄说那是亚巴郎首次被视为「成义」,另一次天主叫他走遍预许的福地,他便建筑了一座祭坛(创13)。创15的这个事件明显是另一次以他的耐性令天主喜悦,对天主的许诺每次决定信赖祂都加深了亚巴郎的信德,使他成为天主的真朋友。

6. 可有不同的答案。从这首载于圣经的祈祷里,可有数项特征值得记忆:

a 是天主先找亚巴郎,他才开始祷告,就如天主教教理说:「信实的天主常首先在祈祷中采取这种爱的行动,而人的行动常是一种回应。当天主逐渐显示自己,并把人启示给人时,祈祷就好似天主与人的彼此呼唤,互结盟约的剧情。」(2567)

b 亚巴郎坦诚面对天主,把忧虑和疑问都说出来,想甚么便说甚么。

c 亚巴郎不但向天主说话、也愿意聆听,即使有很多思想和话要说,天主真理的话语也必须听,天主没有在许诺上加上新的内容,只是亚巴郎应以新的角度看。

d 亚巴郎也需要静下来默观星际和思考天主的许诺,静观星际间,一切仿佛不变,却把亚巴郎从犹疑中移向信德。

e 亚巴郎相信了天主,自觉地消除了疑虑而信赖天主,令天主很喜悦。

从这祈祷的记载里,显示是对天主爱的回应,既坦诚又亲切,一个对话,包含说话和聆听,间中会默静,迈向有意识的信德。

7. 可有不同的答案。圣保禄思考的是亚巴郎的信仰生活,而不只是他在信德上的单一行为,亚巴郎的信德不能与其听命分开。我们怎样知道亚巴郎相信天主在哈兰的许诺呢?他以收拾而离开的行动来展示信德。我们怎样知道他愿意在被引往的新土地度信仰天主的生活呢?他筑了一座祭坛,呼求上主的名,拿出十分之一,给了天主的司祭,又拒绝大量的贡品,以免减低对天主的效忠。在圣保禄看来,亚巴郎的「信德」是把信仰与行为合而为一。

8. 圣雅各伯质疑单凭信德而没有行为能否带来救恩(雅2:14),他察觉到「单凭」信德谈论救恩是有问题的(雅2:24),我们很容易忘记信德包括信仰和行为,这不是说一个人的行为能赚得救恩或他很善而换来救恩,人能「成义」的信德乃藉听命来回应天主,行为是用来证明信德的真确,因此圣雅各伯说亚巴郎是由于行为而成为「义人」,因为他把儿子依撒格献在祭坛上,但这不是圣保禄在罗4所指的「行为」,那是天主教徒讲论信仰时所说的「行为」,也不是说救恩需要「善工」,而是圣雅各伯在这里以亚巴郎的信德举例说:「他的信德是和他的行为合作,并且这信德由于行为纔得以成全,这就应验了经上所说的:『亚巴郎相信了天主,因而这事为他便算是正义』」(雅2:22-23)。天主教为避免使人误解「唯独信德」一词,因此照着圣雅各伯的说法,在谈及救恩时包含了「行为」,以免混淆。

9. 如果说亚巴郎做了一次决定,使得他在天主眼中蒙受喜悦的状况永远不会失去,那便等于说他失去了自由,他无需再抉择去服从天主的命令吗?他会自动地在每种情况下都遵行天主的旨意吗?我们需要继续往创15的故事看下去,看亚巴郎的信德行为有否令天主永久地喜悦,而不再需要在信德上经历考验。

10. 天主与亚巴郎的盟约:创15:7-21

亚巴郎已相信了天主,故他的问题并非出于质疑,他可能想天主是要对土地的承诺展示出一些物质上的证据来,正如星星来展示人的后代。问题不等于:「你拿出甚么证据来令我相信呢?」而是:「你给我甚么象征来展示你的承诺呢?」他要求一个征兆来展示天主与他立的盟约,而不是要一个标记来证明天主可靠,把盟约与大自然中的物质双题并论一直是人神间立盟约的惯常作法。

11. 看来亚巴郎要静心等待天主,如果他要赶走猎肉的雀鸟,表示动物尸体已放在那里若干时间,他脑海里会浮现一点疑虑,究竟他自己也要躲避一下,犹如要赶走的雀鸟一样吗?一幅图画,只见亚巴郎携着一堆动物肉块,等待天主的行动,气氛很强烈。这样的景象会在以色列和人类历史上不断重现,以色列作为对亚巴郎一个大民族的许诺将像肉块地等待天主的行动,教会作为新以色列也要等待:「基督神国虽已临现于祂的教会内,但仍未透过「带着威能及莫大光荣」之君王的来临而完成。这个神国仍然受到邪恶势力的攻击,即使这势力已被基督的逾越奥迹所彻底征服。几时万物还未屈服于祂,「几时还未出现充满正义的新天新地,旅途中的教会,在其圣事和属于今世的制度内,仍将带有此世易逝的面目,并生活在受造物之中,这些受造物正在呻吟痛苦,期待天主子女的显扬」。为此,基督徒们祈祷,尤其是在感恩祭中催促基督再来,对祂说:「吾主,来吧!」」(天主教教理671条)

12. 亚巴郎的熟睡仿似亚当熟睡,好让天主解决伊甸园的唯一问题 - 孤独,这可能表示人最终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或掌握自己的命运,藉此戏剧性地强调了天主的主动如何联合于人的无助感,为要完成天主爱的目的(记得门徒们在革责玛尼庄园也睡着了,好让基督在他们身上建立祂的教会)。

13. 源于亚巴郎的民族,看来要先受些苦才能受到光荣,这当然指以色列历史的初期,结果十二支派在埃及成了奴隶(迟些在创会详细叙述),他们的数目日增,被奴役的情况转坏,凡四百年之久,天主便叫梅瑟带领他们离开为奴的生活而再回到客纳罕家乡。天主与梅瑟在西乃山的盟约(出19-24)正确认了祂当亚巴郎熟睡时赐予给他土地的许诺。

为甚么来自亚巴郎的民族初期要受这些虐待呢?目的是要给以色列一个教训,这教训不断在其历史中重复。天主选择以民作选民,并非他们较其他民族更好 - 一个作为奴隶的民族又有何可自夸呢?祂拣选了他们,就是要向一个无法救拔自己的民族来显示其德能,他们民族的历史里,就是要活出伊甸的故事来,一个人类被奴役而远离家园的故事,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天主的怜悯,以色列的伟大乃源于他的谦逊。

14. 可有不同的答案。火的威力很大,可以照明亦能破坏,可作慰藉亦能令人惊恐,其热力既能维持亦能毁灭,可使物质变硬亦能软化,火的经验要视乎甚么去接触它。在这概念下,火是天主合理的标记,祂本质上是公义的,圣经经常以火来象征天主,以表达祂的德能和爱,以及祂的义怒和审判。

15. 在天主与亚巴郎所立要赐给他和他的后裔客纳罕地的盟约中,天主会成了负责的一方,这完整地显示天主如何谦虚待人,天主要单独负起双方面的责任,祂当然不会疏于遵守盟约,亚巴郎期望得到新的家乡肯定能实现,这是亚巴郎生命中的首次,天主确定祂召叫亚巴郎离开故乡哈兰时作过的部份许诺(创12:1-3),祂承诺过使他成为一个「大民族」(将有后裔和土地)、使他「成名」(出于他的王朝)和使他成为一个「福源」给与「地上万民」(亚巴郎会透过其后裔耶稣基督而成为普世的福源)。亚巴郎一生中还有两次的许诺变成盟约,每次均先受考验(这次是时间的考验),随之而来的才是天主的行动(这次是盟约的标记,在动物肉块的礼仪中和火)。

思高圣经学会翻译,Mary Lee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