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日本人喜反省,喜追求人性美德。日本人不停留在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操练美德。当然,这里所说的“美德”是他们自己认定的,不见得完全符合天主教的标准。

外在表现上,他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守约、勇敢、待人彬彬有礼、有团队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缺点:其大度远不如菲律宾人,但知恩图报。悲情感严重,喜独处,不喜交往。不够直爽,但关西人比关东人好得多。关东人精,关西人大大咧咧,但较好爽。

透过日本人看民族崛起

曾看到一留日华人写的文章,说他回国时同学找他聊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实力拼比。同学笑着说:“日本就不必考虑了吧。”那篇文章旨在说明,日本实力远超中国,很值得认真对待。又有人说,日本人很可怕,若大个体育场,人走后一点垃圾都没留下。其实真正可怕的,是日本人的内在品质。韩国、台湾政治丑闻、政治陷害不断,而日本却罕有。这便是日本人的素质在政治方面的表现。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了解到中国人的素质与日本人比不是一星半点的差。随后几十年来,两个民族的素质都在退化,可如今相比,差距恍若隔世。当中国年轻知识分子还在痴迷于西方体制完美的时候,日本人早已看出它的问题,正在思考如何改良。

国人自豪地说,历史是强者的历史,那么看看征服我们的强者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忽必烈征服宋朝前,对中国的儒家思想佩服得五体投地,请来中国专家,帮他解读。进入中原后,发现汉人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他限制汉人做官,说汉人做官只为私利,同时不信任汉人。做官只为私利是什么意思?说明人尚不能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不意味非得去死,你当县官,就得把全县百姓伺候好,心思要放在百姓身上,谋取点私利,也不见得罪该万死,但私利只是捎带脚的、可有可无的。至今,考取功名还被认为是正当的吧?

清兵入关前,努尔哈赤告诫后人,不可弃女真文化,契丹、金国的灭亡,就是因为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女真文化消失了,大清也亡了。我们该如何看待日本弃汉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从未有过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提纯、净化。教化于民,也只停留在说教。日本明治维新,首先去提高民的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很多中国人在那里,学了很多,中文的政治术语大多来自日文。他们回来,并不在意民族素质,而是鼓励人造反,恨不得让所有人脑后长反骨,反传统、反家庭、反朝廷。至于民族凝聚力,也不必费事去培养,打出法国大革命式的口号“驱逐鞑虏“就可以了,虽不可持久,当使民保持三分钟热情还是有把握的。满清宣布君主立宪。要在日本,或许大家乐得和平,因为目的达到了。但对革命党人来说,晚了,因为我实力比你强了,夺权要紧。推翻满清后,五色土出现了,原来各民族是一家人。这种政治欺骗,不知为私有利还是为民有利?

日本早晚会崛起的,看来不会再去操亚洲的心了,但若受到威胁,它会反击的。中华民族再不崛起,到了那时,倘若中日开战,败的还是中国。或说:“中国已经崛起了”。我只相信超越自我的凝聚力、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在的东西能使一个民族崛起。否则看到的恐怕是表面的光鲜。平壤建设得也不错。

日本人在反思民族素质

日本战败后,天皇宣布放弃其神性,但他还是神道教教主。神社冷清了,尽管有些传统习俗还在那里做。天主教、基督教在发展,尽管进展缓慢。佛教嘛,不知其教义改成什么样了,但和尚们开始组织信众和天主教徒一起过圣诞了。

日本社会总体保守,但天皇变成人了,对一些美德还是要重新选择的。美德一定要有宗教基础,否则就是空洞的口号。迄今为止,日本人还没就美德的取舍达成共识。作为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不妨自思,我们期望日本人选择什么样的美德呢?是否希望日本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呢?日本的哪些人能对此做出贡献呢?应该是基督徒吧?

如果大家认同以上结论,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的天主教徒呢?天主教会应该成为中国的道德实体,对中国文化去粗取精,建立一套美德标准,使民操练,从而达到提高民族素质的目的。还可以说出很多很多理由。略。

我为何不提基督教?官府友告诉我,中国基督教已经有上万个教派了。他们自己尚不能达成共识,如何教化于民?教派的数字还在上涨。最近又出了个基督教的改革宗。有几个家伙被引渡回国了。此风不可长,太平天国就是基督教的改革宗。

别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笨蛋

在菲律宾,黄岩岛开始对峙,菲友说,什么事都可以谈判解决,何需动武。我甚至不知黄岩岛在哪里,不置可否。回国后才知详情。再去菲律宾时,一亲说,到了菲律宾,如果有人问黄岩岛是哪国的,一定要说是中国的。这涉及到人格、国格。

我对这问题的理解是:

1、如果我是外交使节,即使中国是错的,我也得硬着头皮辩护,职责所在嘛。

2、如果我是高官,毕竟有一定代表性,只好跟官腔一致。

3、如果我只是一介草民,别说人格、主格,估计连所属格都算不上,我的话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我没资格代表中国和中国人民。

4、作为草民,我即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菲律宾人不会认为中国承认了,也不会认为我跟他们站在一起。菲律宾人没那么笨。

不过对我等草民来说,以上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说的话,别让他们觉得我们是笨蛋。如果你有历史、地理和国际海洋法知识,你有理有据地讲,对大家都有启发;如果你不知,没人觉得你笨,你又不是百科全书;如果你只相信众所周知的、时常提供不实信息的渠道,那他们会怀疑你的辨别能力,甚至怀疑你是否有独立思考能力。

迄今为止,没人问我这个问题,他们的智力足以弄清是非曲直,没必要问我。我儿子的同学,倒是问过他这个问题,好奇而已,想听听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时,若只回答是与否,恐怕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想听你的独立见解。官方宣布的大家都知道,没必要问你。

海外华人已有恶意搞笑,说某国人是猪,到了国外,听到他们说的话,发现果然是猪,其区别,只是出了栏的猪。

之所以重提旧事,是因为想起有位修生曾自豪地跟我讲,他们怎么问,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年轻人嘛,没关系的。我的意思是,要注重培养修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思想。这样,他们成为老师后,说出的话才能流露出智慧。

可悲否?

媒体时常报道中国人被捕。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跟菲友说,想自愿给他们做指导,介绍菲律宾的法律、习俗和天主教信仰,或者去监狱给关在那里的中国人讲天主教信仰也可以。友说,中国人杀中国人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避之而不及,你倒好,想主动跟他们接触。不可以!他们可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尚且认为不值得冒丁点儿风险为这些人传福音。可悲否?

日本有个现场采访,让人们评价中国游客,大约30%是正面的,认为对日本经济有好处,40%持中立态度,30%是负面的,如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等与个人修养有关的东西。没提中国人对钓鱼岛的看法,好吧?

一东洋女乘飞机,恰好遇上中国旅游团,在脸书上抱怨他们大声喧哗,还把鞋子脱下来,搞得飞机里气味混浊。有人留言,说支那人就是劣等民族。不知国人听了此言,有没有在素质上超过他们的冲动?

追星之愚

时不时大骂戏子,或问:“你跟戏子有仇吗?”当然没仇,人家又没招惹我。老婆是追星族,怕儿子也跟着追星,所以,大骂戏子。或再问:“这太不厚道了吧?”是啊,不是苦无良策嘛。谁若有妙计,请速告知。

老婆已不追影星了,开始追政治明星。我不阻她追星,时常有老夫敲打,头脑尚不至太昏。

一旦成为某人的粉,此人说的话便是真理,甚至是他的缺点,也变成优点;进而天下只有两种人,支持他的便是好人,反对他的就是坏人。粉丝的辩析能力何在?

韩国瑜败选,很多大妈哭晕在厕所,琼瑶更是痛不欲生,撰文以慰哀情。通观其文,不是英俊,就是潇洒,只字不提为何他适合当总统。

有些总统就是靠颜值上台的,长得英俊,讨女人喜欢,50%的选票到手,再忽悠几个笨男,稳拿总统宝座。人不懂辨析,不知是非,何必要搞选举?

审美观受价值观影响

审美观会受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寺庙,别人看了会觉得美观,可我就觉得看着别扭。原来对清真寺也是怕怕的,可现在很多穆斯林教派承认耶稣是天主子,承认祂是默西亚,相信末日审判。我现在开始觉得一些清真寺看上去还是蛮壮观的。

对人的审美也一样。很多人在instagram上发女孩子的照片,见漂亮的我也会点赞。可我发现,很多长得难看的女孩子竟有几百万人点赞。我想看看我点赞的女孩子都是什么样子,于是反查。发现这些女孩子虽然长相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善。

我并不对某类花卉情有独钟,大体上都喜欢,除了牡丹。原来对牡丹花的印象不错。曾有牡丹牌香烟,上面的花好看。可自从看了那部以《牡丹》为主题曲的电影后,情形变了。那女主角粗野、凶相。她具体长什么样,不记得了,她都干了什么,也不记得了,剩下的,就是厌恶牡丹。

狄更斯的安格娜

狄更斯的作品中,《大卫科普菲尔》写得最好。这本书相当于他的自传,写得十分生动。我看了一遍中文版,感觉意犹未尽,又看了一遍英文原版。

大卫的姑妈把他送到坎特伯雷上学,住在维克·费尔德先生家。费尔德先生的太太已病殁,只有一个女儿,叫安格娜,年龄与大卫相仿。“尽管她的脸灿烂、欢快,身上却散发出一种恬静——一种安静、善良、平安的气质。她俨然像个小管家,费尔德先生只要敲敲桌子,她便立即出现在他眼前,听候吩咐。她拎着个小篮子,里面装满钥匙,带着客人们去各自房间。晚餐只有大卫和费尔德先生,安格娜侍宴,仿佛没有她,费尔德先生就无法进餐。饭后,安格娜备酒,给人感觉,费尔德先生会认为酒不经她手,就没有味道了。安格娜弹钢琴,做家务,与他们说话。

大卫很快与安格娜成了好朋友,犹如兄妹。大卫一天天长大,开始追女孩子了,他向安格娜报喜;失落时,安格娜就安慰他。

大卫工作了,始终与安格娜有来往,遇到困难,会去找她,她那恬静总能给他带来宽慰。

多年后,大卫娶了朵拉,那是个年轻、单纯的女孩。对朵拉来说,安格娜的身份犹如“小姑子”,朵拉很怕见她,因为听说她很聪明。“可相见时,发现她那么兴高采烈、那么真诚、那么体贴、那么善良,朵拉不由惊呼一声,上前搂住她的脖子,把脸贴在她脸上。”两人成了好朋友,分别后彼此通信。

朵拉的孩子气给大卫带来不少烦恼,但是,他们相爱。多年后,朵拉病倒了,临终前要见安格娜。安格娜来看她了。朵拉让众人离开,要和安格娜单独说话。不久安格娜下来了,一手指默默指着天。朵拉离世了。

大卫悲痛不已,去世界各地旅游,以慰其忧。他渐渐地平静下来了。这时的他已经很有名望,他想起了安格娜对他的帮助,想起了她的恬静带给他的温暖与安慰,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幼稚。他突然意识到,安格娜才是最值得他爱的女人。

大卫回到伦敦,去见姑妈,想起她曾建议他娶安格娜,大卫不以为然,姑妈大呼他眼瞎。大卫到了姑妈家,精明的姑妈暗示安格娜可能要嫁人了。大卫赶去见安格娜,说她若有秘密的话应该告诉他。她说自己没有秘密,大卫 不信,并流露出自己的爱意,安格娜告诉他:“我的一生都在爱你。”

他们结婚后安格娜才告诉大卫,朵拉的临终遗言是让安格娜取代她的位置。

安格娜默默地爱着大卫,一切为他的幸福着想。现在的年轻人,能做到吗?

恋爱是体验爱的最佳时机。去爱对方而不求己利,才能体会到爱之甘美,它能给人一生留下甜美的记忆,它更是维持婚姻的力量。婚前性行为使人的肉欲占了上风,确切地说,是为了满足私欲,很难体验到爱。

被爱是美好的,但是爱他人更加幸福。

公猪眼中的女人

现代英语把很多词都用滥了,和汉语的情况一样。在古典英语里,描写女人漂亮的有两个词。pretty指外表的漂亮。beautiful是综合性的美。它包括女人的内在美[比如高尚的品格],外在美,比如外表和女人表现出来的母爱和温柔。

安格娜外表漂亮吗?估计不漂亮,否则大卫早娶她了。后来他岁数大了,成熟了,才开始注意女人的内在美。才发现安格娜 so beautiful[太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人的漂亮会减少,但beautiful可持续下去,注意:外表只是外在美的一部分,女人表现出来的母爱、温柔和女人特有的韵味,都是外在美。

美是个很有内涵的东西,只有人能享受到。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美。对美的享受,是有内涵的人的专利。人的最基本内涵包括爱心、同情心和品格。

公猪只能看见母猪的漂亮,享受不到美,也感受不到爱的甘怡。在西方,一些女人对美已没什么感觉了,一定要赞她性感,就是说,一定要让你冲动,她才感到满意。我看这跟母猪的本性没什么区别。脸书经常推送受欢迎的视频,前一阵时兴女人在餐厅、在飞机上,莫名其妙地把内裤脱下来[下体有裙子遮着],放在桌上。性感吗?我第一反应是她有多长时间没换内裤了?我看日本人不必责怪中国人脱鞋了,西方女开始脱内裤了,可能更臭。

我认为,做人的标准不宜下调,去迎合猪的口味。结果人跟猪一般浅薄,偏说这就是人样。我怀疑,这是不是有辱天主的肖像?

去抢他们的女人!

作为男人,我们总是听到男人们诉说自己婚姻的不幸。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不幸婚姻中的女人,更惨!

恋爱时,男人向女人鲜花,仿佛他知道女人和花一样娇嫩,而他就是个护花使者。可结婚后,女人却成了他的保姆、产蛋机和出气筒。女人本以为,家是她的安乐窝,还有男人的宠爱,但不幸的是,家却成了她最不安全的地方。男人是何等威风凛凛,在与女人的吵架中一次次获胜。可他在女人的眼里,却是那么丑陋与懦弱。一张穷凶极恶的脸,一个在外面三棒子打不出个屁来的男人!

女人天性脆弱,哪经得起这般蹂躏!使她心灵伤痕累累,痛苦不堪,从而诱发各种疾病。人们以为,男人往往把痛苦埋在心里,更易伤身,而女人喜欢倾诉,从而缓解了心理压力。从常理上看这样。但女人对自己婚姻的不幸,是羞于启齿的,她们显出欢笑,可内心却在哭泣;男人在沉默中能想出对策,而暗暗忍受痛苦的女人却只有无助和绝望。

女人本该受到男人的保护与爱护,无论在社会上,工作中,还是在家里,可事实上,女人处处受到男人的欺负。

或说,夫妻产生矛盾,女方也有责任。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可男人能否掂量掂量自己的心胸,看看比女人的大几倍?若相差无几,建议去做变性手术,因为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男人。倘若男人对女人的海誓山盟只是受肉欲的驱使,哄骗女人,从未打算兑现承诺,履行责任,何必要结婚?何必去坑害女人?倒不如找个同样的山盟男,两人厮抱在一起,干那同性的勾当。

中国的女人,势必是最顽强的,在男人不断的欺凌和摧残下,竟然能生存下来。

我为何说这些?有解决方案吗?没有。我只是希望勇敢的年轻天主教绅士,能够从这些下三滥男人的手中,夺走那些美丽[beautiful]、善良的女孩子,把她们娶回家,用心去爱她们,让她们永远不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