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施礼华说:“司铎——无论他是谁——永远是另一位基督。”(《道路》66)是的,司铎有基督赋予的权力,并行使基督的权力。我们称司铎为神父,作为响当当的男子汉,既然我们称其为父,我们就应该把他作为父辈来尊敬他,没什么借口可找。
有些人在看待神父的时候,把眼睛擦得雪亮,好像生怕漏过一丝缺点没有看到。神父也是人,他要是没有缺点反倒让人觉得奇怪了。但从另一方面讲,神父也很伟大。一个愿意抛弃世俗,把一生献给天主,本身就是个伟大、值得尊敬的举动。神父的海量值得敬佩,我们遇到困难都会想到去找神父倾诉,请他听告解,他听着我们的一条条罪状,并不断地安慰、鼓励我们。我们看到一些教友冷淡、犯罪感到气愤、心灰意懒、到处述说,可神父却将这一切包容起来,从不对我们失去信心。这种行为本身就透露出基督的圣德。神父也有神枯的时候,而我们往往都给他带去坏消息,我们关心过神父的感受吗?
我们中的一些人常把神父的缺点铭记在心,可我们是否想过他已经跪在天主台前哭诉自己所犯的过失而决定痛改前非呢?我们不能心硬地只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一个人有缺点,不代表他以后不会改正。积极的做法是为神父祈祷,为有缺点的神父祈求天主帮助,让我们的教会再多一位有圣德的神父。人都会变的,而我们的祈祷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彻底。
有时候我们对神父的成见往往是因其只言片语或表面现象构成的。这样认识问题过于片面。《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次,因没有粮食,孔子让他的一个学生出去讨,那个学生讨回粮食便开始做饭。孔子看见他做饭时用手抓饭吃,心里很不高兴。可后来他才知道,那学生是因为看见饭里有脏东西,舍不得扔掉,才把它吃了。孔子知道后感到非常惭愧,并感叹道:“人的眼睛是真不可信啊!”所以说仅凭表面现象、一两句话而做出判断,我们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就是妄断。还有的人只因某人的几个缺点,而无视他的其它美德也是错误的。道听途说并且传播给他人那就更不应该了。神父的圣德常令人感到惊异。神父们听到自己的流言蜚语时,通常会默默无语,而不为自己辩护。相比之下,我们做得如何呢?还是好好反省自己吧。
对神父的吹毛求疵,归根到底还是个爱德问题。我们缺少爱德,没有摆正平信徒与神父的位置。圣施礼华说:“你要像诺厄的好儿子们一样,用爱德的外衣,把你的司铎——你的神父——身上见到的弱点,遮盖起来。”(《道路》75)神父的身份如同我们的父亲,我们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父亲的缺点,那么我们也不应传播神父的缺点。对父亲、对神父的不敬只能贬低我们自己,在天主台前也不会有功劳。圣施礼华说:“敬爱天主而不尊重司铎…是不可能的。”(《道路》74)换句话说,一个对神父吹毛求疵的人对天主的爱是值得推敲的。因天主掌握着生死大权而不敢不敬与真心实意地天主,爱祂对人的那份“痴情”,两者是有区别的。
小时候,我们对父亲不满,会向祖父告状,我们教会也有上级,我们可以向主教反映神父的情况,但这种反映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确定要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而不是表面的假象,不是道听途说,不是因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而泄私愤… 毕竟,我们已不是小孩子了,我们的行为要经得起天主的考验。在评论别人缺点之前,我们最好先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眼中是否已有了大梁。
我们不妨更人性化地去看待神父,他们一生无儿无女,他们少了人间的多少欢乐,他们的父母基本就指望不上他们能在身边尽孝道,在逆境中,他们同样有神枯的时候… 当神父真的很难,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还有,我们经常赞扬那些清贫的神父,可当神父生活稍微好了点,什么“要想富,当神父”之类的魔鬼念头便出来了,为了寻找榜样而把神父逼到赤贫的程度,未免太残酷了。
让我们爱护神父吧,尤其是在有勇气当神父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