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第17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作答问题。

骇人听闻的命令:创22:1-8

1、「这些事」可能指上两章所载的事件,包括亚巴郎不忠的事和他处理依市玛耳时的软弱,他很想挽留依市玛耳而不让他离去,可能「这些事」严重到天主要考验他的信德,虽然他没有拒绝天主或放弃盟约,但他是否继续在天主「面前行走,作个成全的人」呢(创17:1)?一次考验便可澄清。

2、可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不知道亚巴郎的反应如何,他有否走出外面仰望星星来找出信頼天主的理由,试想他脑海内满是反对的声音:「你一定不是那样的意思!孩子是我的一切,我与你相处太久了,以致你要我做一些比失去我性命更惨的事?你究竟是谁呢?我以为你比其它那些要人祭献自己孩子的神要好多了,这个关于我的后裔和伟大的民族以至使整个人类受到祝福的盟约,只是一场骗局吗?你为甚么这样待我?我怎样才能改变祢的想法呢?」

亚巴郎可能向天主爆发这样的情绪,盼望能与祂商议出一套解决的办法来,他可能决定不要再因这个怪异的天主而失去另一个儿子;他可以唤醒全家人、整理行李一起逃亡:「盟约,算了吧!要我失去儿子,盟约对我便没有意义,祢这次实在逼人太甚了。」

另一可能性是,亚巴郎对天主的命令感到震惊,开始反思自己与祂至今所发展的友谊:「对于祢的要求,我感到惊异,这些年以来,我经验了祢的爱、仁慈、保护、忠信、怜悯和公义。祢曾要我做些艰难的工作,不论如何困难,祢也会利用机会来祝福我和家人,离开哈兰和父家并非旅游,但途中祢一直在我左右;受割损时既痛苦亦危险,但撒辣怀孕和在你许诺的时期产子;要我祭献我的儿子,我想不出有甚么好处,我很害怕。」

多么漫长的一夜!

3、亚巴郎决定听天主的命,他深信天主知道自己在做甚么,不论事态发展如何,他信赖天主多于信赖自己,这正是谦逊的要素(亦是自作主张的相反),他一定确定了放弃依撒格比背叛天主更好,不管前路茫茫,他爱孩子,但更爱天主,于是决定一点也不保留。

4、「第三天」一词提醒我们基督的复活以及普世的救赎,从上下文看,这片语预示着复活。

5、从希伯来书的资料看以及亚巴郎说要去朝拜然后回来,表示亚巴郎期望天主从死者中复活依撒格,他究竟怎样作出这结论来呢?也许他这样理据:「天主叫我祭献亲子,我不明白,但又无法拒绝祂。无论天主有甚么原因,必定是对的。无论发生甚么,我相信祂会遵守诺言透过这儿子赐给我后裔,不管天主是否要把依撒格从死者中复活起来,我知道我不会只身从摩黎雅山回去。」

6、亚巴郎的焦点全放在天主那里,他似乎没有感性地想着依撒格,没有饮泣地说:「不要问啊!总之不要问!」他决意地依照天主的旨意和行径而为,常人的一切可能的情感和问题上的混乱都简化为单一问题:天主才是主导。

7、亚巴郎预言天主不但提供一只羔羊作为这次的祭献(在这阶段,亚巴郎可能认为依撒格就是那只羔羊),也指向未来同在这摩黎雅山上,天主供应一只羔羊给以色列去朝拜天主,这祭献预示着圣殿建筑在耶路撒冷也就是这摩黎雅山上,并借着耶稣在加尔瓦山上,即摩黎雅山所在地的祭献来满全。

救恩来自别人:创22:9-14

8、可有不同的答案。缓慢、描述扣人心弦的剧情似乎是要让读者或听众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亚巴郎要向天主行的是一个多么艰巨和激动的祭献,痛苦是在等待的时间里凝聚的。阅读故事时,配合着新约的启示,我们便能经历双重的意义,我们不但能进入亚巴郎(和依撒格)的内心和脑海的世界,也能进入天主的内心里,祂交出了祂的爱子为大众面对残酷的死亡(罗8:32)。

9、我们眼见这次考验的严重性,相比亚巴郎所犯较轻微的过失,我们应感到有点奇怪说:「天主要求祂的选民甚么呢,是完美吗?」但事实正如此,为甚么?因为完美的生命才有完美的快乐,天主在创17:1对亚巴郎所发的命令(「你当在我面前行走,作个成全的人。」)不只是个要求,更是天主家中成员应有的生活方式,好能了解生活在与天主完美的和谐中,最终所带来的喜悦和满全,这本来就是他们受造的目的,这才能令天主喜悦,并得到祂的祝福。

天主考验亚巴郎的严峻程度,是要他对祂有深切的认识和经验。试比较一下天主初时给亚巴郎较简单的考验(创12:1-4),当时天主只说:「离开你的故乡。」。三十多年之后,考验大得惊人,要求他穷一生的经验来承受,他必须用尽一切他对天主的认识来回应,并愿意克服自己在性格上所余最小的欠缺和不完善。

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净化」,是亚巴郎作为犹太人和外邦人信德之父的最后一个条件(罗4:1-12),因他听命而把他本性上不完美的渣滓也都除去了。有趣的是,天主给亚巴郎戏剧式的考验讲出了天主为甚么要先考验人:为了服侍天主,人必须放下自我的意愿,这样,人便相似天主,他们参与了自我的牺牲,这是天主圣三的本质。亚巴郎不但听从了天主,也成为天主的本质活生生的榜样,他虽是人,却反映出天主的形象和肖像来,正如天主教教理所说:「亚巴郎的信德受到了最后的净化,就是天主要求这位「许诺的保管人」,祭献了天主赐给他的独生子 … 这样,信德之父竟肖似天父;天父不吝惜自己的独生子,反而为了我们众人的得救,把祂交出。」(2572)

10、若望所指的是摩黎雅山戏剧性的神秘和惊人的一刻,当时天使制止亚巴郎向儿子落手,但当他举起头时,他能否「看见」天主把自己至珍贵的儿子交给人类作为朝拜祂时完美的祭献吗?他「见到」的是未来光荣的神秘神视吗?耶稣的话就是指此而说的,教会历史里的神秘主义者曾述说过「转变他们生命,与天主合而为一」的事件,是与生命的完美合一的经验,如耶稣所说是喜悦的极点,亚巴郎在摩黎雅山也许正属于这样的经验。

天主起誓:创22:15-24

11、相信天主真的考验了亚巴郎,上主的天使在创22:12说:「我现在知道你实在敬畏天主,因为你为了我竟连你的独生子也不顾惜。」亚巴郎似乎可以决定不祭献依撒格,决定听命是他自愿的,他对天主的仁慈作了信德的回应,即使当时的环境不容易使他做到。

当天主在创22:15-17起誓会完成祂给亚巴郎的许诺时(「我必多多祝福你。」),这是由于亚巴郎的听命。

12、新约记载,成义在亚巴郎生活上发生了不只一次,没有别的结论可以吻合圣经的这话,这对于非天主教的基督徒构成解释成义如何运作的重大困难,的确,在宗教改革时期,这对于马丁路德「唯独信德」的救恩观构成很大的障碍,他甚至拒绝承认雅各伯书为天主默感的圣经的一部份。现代的非天主教基督徒不会那样极端,但当他们持路德的救恩观时,便会牵强地诠释雅各伯书,否认它的实际意义。

教会教导,成义是个过程,不只是一次的行为,「在天主教神学里,成义不是天主一次的行为,虽然为新约的信徒,成义始于某一时刻,即洗礼时,成义在整个人生过程中继续,在洗礼时天主赐给人恩宠,祂在人的整个生命中继续赐与恩宠,一个人活出基督徒听命的生活时,便获得恩宠,圣宠增加,成义也增加,这人在天主眼中便越来越成义(越接近完美的义德)。如果天主除掉一个人的成义恩宠,成义便会停止,这是当人犯了重罪时的情况;当天主恢复施恩,人的成义也能恢复 …盖棺时的断语是:人在圣洗时的成义恩宠如果在生命结束时未能存在,他便不能成义而遭到永远的谴责。」(女王出版社1997罗伯特‧孙建尼、圣芭芭拉所著的「不是唯独信德」第222-223页)

13、可有不同的答案。一个天主教徒对这问题最简单的答案是:「我已得救」。我们相信天主不会放弃我们,而且,在祂考验我们时,祂会赐给我们恩宠去面对,但我们要避免一个假设,以为救恩是「完成了的交易」,我们一定要知道,对于天主赐给我们去听从祂的恩宠,我们有作出回应和与之合作的责任,我们由于敬畏天主而保持醒寤好能避免犯罪,这是一份谦逊,进入天堂的报酬全权在天主手上,我们的责任是要像亚巴郎终身怀着信德去生活,随时准备面对考验。

撒辣逝世:创23:1-20

14、这段希伯来书表示,亚巴郎形容自己为「外乡侨民」并不是因为他离开了哈兰(希11:15),而是因为他全心渴望着天上的家乡,一个「更好的国度」。这话十分有深度,因为这表示亚巴郎在摩黎雅山与天主的相遇使他对生命有了一个新的幅度,他明白他真正的家乡就是天主所在的天乡,是「衪已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的地方(希11:16),这样定位的人能取悦于天主,祂「自称为他们的天主,不以他们为羞耻。」

有这样思维的人能脱离世俗的纠缠,全心贯注于与天主一同生活,这当然是天主在生活中考验我们的原因,虽然天主给亚巴郎的考验多么严厉,但当他与依撒格踏上第一步时,他的皈依便开始了,当一切完成时,为他来说唯一重要的是看见天主的脸容 - 那真福的神视,忧苦便变成了光荣。

思高圣经学会翻译,Mary Lee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