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 第16课

「时辰已到」

简介

在本课,耶稣所等待的时刻到了:祂的「时辰」-- 祂圣死的时辰,这时辰是祂自身的天主性的旨意,亦同时在天主的眷顾内响应了人的选择,是揭示给外邦人的时辰,是敌对者似乎占了上风的时辰,他们正阴谋陷害祂。但事实上,是耶稣自愿把自己的性命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并「被举起来时」,才会结出许多果实来,祂不只是以色列的默西亚,而是人类的救主,耶稣被自己的同胞拒绝,却带给世界生命。

若12:20-50

20在那些上来过节,崇拜天主的人中,有些希腊人。21他们来到加里肋亚贝特赛达人斐理伯前, 请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拜见耶稣。」22斐理伯就去告诉安德肋,然后安德肋和斐理伯便来告诉耶稣。23耶稣开口向他们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24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25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于永生。26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如此,我在那里,我的仆人也要在那里;谁若事奉我,我父必要尊重他。27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什么呢?我说: 父啊! 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此,我才到了这时辰。28父啊! 光荣你的名罢!」当时有声音来自天上:「我已光荣了我的名,我还要光荣。」29在场听见的群众,便说:「这是打雷。」另有人说:「是天使同他说话。」30耶稣回答说:「这声音不是为我而来,而是为你们。31现在就是这世界应受审判的时候,现在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32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33他说这话,是要表明他要以怎样的死而死。34于是群众回答他说:「我们从法律上知道: 默西亚要存留到永远;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呢?这个人子是谁?」35耶稣遂给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片刻。你们趁着还有光的时候,应该行走,免得黑暗笼罩了你们。那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知道往那里去。36几时你们还有光,应当信从光,好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讲完了这些话,就躲开他们,隐藏去了。37耶稣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这么多的神迹,他们仍然不信他;38这正应验了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话:『上主! 有谁会相信我们的报道呢?上主的手臂又向谁显示了出来呢?』39他们不能信,因为依撒意亚又说过:40『上主使他们瞎了眼,使他们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觉悟而悔改,使我治好他们。』41依撒意亚因为看见了他的光荣,所以指着他讲了这话。42事虽如此,但在首领中,仍有许多人信从了耶稣,只为了法利塞人而不敢明认,免得被逐出会堂,43因为他们喜爱世人的光荣,胜过天主的光荣。44耶稣呼喊说:「信我的,不是信我,而是信那派遣我来的;45看见我的,也就是看见那派遣我来的。46我身为光明,来到了世界上,使凡信我的,不留在黑暗中。47无论谁,若听我的话而不遵行,我不审判他,因为我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来,乃是为拯救世界。48拒绝我,及不接受我话的,自有审判他的: 就是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49因为我没有凭我自己说话,而是派遣我来的父,他给我出了命,叫我该说什么,该讲什么。50我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所以,我所讲论的,全是依照父对我所说的而讲论的。」

问题探讨

读若12:20-50

1. 在若12:21,为甚么若望说斐理伯来自加里肋亚的贝特赛达呢?

2. 耶稣为甚么在若12:23如此回答?

3. 在若12:24耶稣说:「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祂指的是甚么呢?对基督徒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请解释。

4. 耶稣在若12:25-26的话有甚么意义呢?

5. 先看若12:27-28,再看玛26:36-46、谷14:32-34和路22:39-46。耶稣为甚么受到困扰呢?祂指的是甚么呢?

6. 先看若12:28。为甚么耶稣说:「父啊! 光荣你的名罢!」?(见罗8:32)群众如何回应来自天上的天主的话呢?

7. 在若12:30,耶稣告诉群众,天上的声音是为了他们的福祉,因而确定那声音是真的。祂跟着说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耶稣所指的元首是指谁呢?(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2864条)

8. 试引述其它事件,天主从天上发言为耶稣作证。(见玛3:17, 17:5)

9. 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这话有何意义呢?

10. 先看若12:34。群众质问耶稣有关圣经对于基督所说的话,他们也问祂人子是谁,耶稣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呢?

11. 先看若12:37-44,再看依6:9-10、玛13:14、谷4:12、路8:10和宗28:26。「上主使他们瞎了眼,使他们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觉悟而悔改,使我治好他们」是甚么意思呢?

12. 先看若12:42-44。因为怕被逐出会堂,很多相信而不敢公开宣认祂,他们不想被同辈的人所嘲笑或排斥。天主会怎样看这种态度的人呢?看若5:44和玛10:32-33。

13. 先看若12:44-50。耶稣说「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是甚么意思呢?

14. 先看天主教教理第679条。基督会审判任何人吗?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盲鱼住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宁村洞穴里,它们看不见是因为经常生活在洞穴的黑暗中。人类也因生活在罪恶的黑暗中而「看不见」。当我们不想寻找真理,而只逗留在罪恶的黑暗中,我们就是蒙着眼睛和硬着心。你是否时常寻找真理呢?你生命中是否有某方面活在罪恶中而乐于不改变它呢?

2. 在若12:28里,耶稣说:「父啊!光荣你的名罢!」我们有多少次借着我们的奉献或善工使天主得到光荣呢?在若15:5耶稣说:「离了我,你们什么也不能做。」每当你行善而获嘉许时,你是否会将光荣归于天主,还是以自我的成就而接受称赞呢?

3. 有关信仰上的教训,你是否会去寻找证据?你是否会嘲笑那些相信圣迹的人呢?我们虽然不可以天真地尽信一切教导,但我们却有一个指导 -- 教会。对于信仰上的问题,你是否会从教理中或向一位神父寻求辅导呢?

4. 若12:42说很多人相信了耶稣,但不肯公开地宣认,他们怕因此而被逐离会堂,也怕同辈们的嘲笑。在玛10:33中耶稣说:「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你曾经否认过自己是基督徒或否认与耶稣的关系吗?你曾经是否有机会宣认自己的信仰而没有那样做,因为怕被拒绝或被嘲笑?

其它研读

时辰已到

若望福音里有一个一直回响的主题,好象敲着的钟声一样 -- 耶稣的「时辰」,一而再地,耶稣或若望说祂离去了,「因为祂的时辰还没有到。」(若2:4, 7:30, 8:20)。现在是第一次有人来寻找耶稣,但他们不是犹太人,而是「有些希腊人」,即外邦人。

耶稣回应这事件时说:「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若12:23)这就是若望福音的所谓引发事件,是耶稣公开使命的高峰,就在这时刻,祂宣布自己的死亡将要来到,在若望眼中.一切来自法利塞人、群众、不满的门徒们、甚至来自宗徒圈内的负卖者,都不是令基督断送性命的因素,那些导致死亡的力量和混沌均受制于天主的收放,在若望福音里,一切均在耶稣的掌握中,因此曾有几次,他们威胁杀死耶稣,却无法得逞,因为当时耶稣的「时辰还没有到。」那决定「时辰」者是天主自己,是祂的主权,以配合人心对祂爱的自由响应。当外邦人来寻找耶稣时,那正是祂所等待的那时刻,并宣布祂的「时辰」到了。

那「时辰」就是祂要离世之时,祂清楚说:「现在就是这世界应受审判的时候,现在这世界的元首就要被赶出去;至于我,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1-32)

为甚么呢?因为新的盟约是为普世人类的,而不只为犹太人,那些前来寻找耶稣的希腊人就象征超越犹太裔的人类要接受福音了。这伟大的奥秘是福音的重心,一如保禄向厄弗所人(很可能也是若望福音的读者)宣称:「我对基督的奥秘所有的了解,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中,没有告诉过任何人,有如现在一样,藉圣神已启示给祂的圣宗徒和先知;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借着福音在基督耶稣内与犹太人同为承继人,同为一身,同为恩许的分享人。」(弗3:4-6)这些希腊人就是「别的羊,不属于这一栈」(若10:16)的初果。新的圣殿教会,即基督的身体即将开始,而世界将取以色列所弃了的。

必须记住若望的读者对像是活于复活光辉中已数十年的基督徒,他们正享受着连耶稣时代的观众也未能想象获得的,正因如此,若望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福音的圣体含意,耶稣所说的时辰就是那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时辰(若12:24),但一粒麦子会长出甚么来呢?就是麦子的收成,麦子的收成用来做面包。简而言之,教会的教父承认,耶稣的时辰密切联系和重现于弥撒中,在感恩祭中所有耶稣的时辰的特征均彰显出来。

这真值得深入研究,因为这主题遍及全卷福音里,不但预示在耶稣苦难的「时辰」中,教会也借着圣事而参与它。例如,我们可在若2:4见到,耶稣告诉玛利亚祂的时辰尚未来到,为甚么?玛利亚要求的是酒:一个默西亚的象征,要取消死亡(依25:6-8),她不只是要求耶稣行个魔术来解决一个宴会出现的问题,她要求的是祂揭示自己默西亚的身份,她昔日对仆人所说的,今天仍对基督的仆人说:「他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2:5)水变成酒的征兆指向未来,不只指祂在十字架上倾流的血,也伸延到在体血圣事中默西亚慷慨的美酒。教父们因而看出这是感恩祭:水、酒、以及莅临于婚宴中的玛利亚,不但在若望福音中,也在若望的其它书信中:默示录,《默》的高峰就如加纳婚宴的羔羊婚宴。

同样,耶稣在若4:23说:「然而时候要到,且现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将以心神以真理拜父。」从此人就以心神去朝拜。在圣经里,朝拜常在礼仪中,在弥撒里,基督在礼仪中重申祂在加尔瓦略山上的自我奉献,借着祂付出的生命使我们能够与祂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的确:「父啊!光荣你的名罢!」即整个感恩祭之意。

再者,在若5:28-29中耶稣说:「时候要到,那时,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而出来: 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在这里我们再见到预示,不但是末日的审判,也在弥撒的圣道礼中,人们会听见天主的圣言而活跃起来,他们被召去悔改并在信仰和服从内得到灵性的复活。

我们也在若7:30和8:20中见到耶稣的「时辰」,在一切事上都可见到天主的眷顾,为的是我们的福祉和在祂内得到最后的光荣。耶稣多次转危为安,因为「他的时辰还没有到。」同样,当我们进入基督的苦难和光荣时,我们也安宁于慈母教会的怀里,无人能从祂手中把我们夺去。我们的福音不确保「康健和富裕」,对基督如此,对我们亦然。我们获得救恩,不是靠避免痛苦,而是要透过它,就如耶稣的光荣也是透过十字架而来,而不是避免它。

再者,我们从若12:23得悉,教会作为奥体的时辰就是当希腊人和其它非犹太人说:「我们愿拜见耶稣」,就是麦子死了而成了面包,在感恩祭中喂养祂的子民时,那时辰不但是基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的时刻,也是举扬圣体圣血的时刻,当祂被举起来时,我们便被吸引前去领圣体。

最后在若19:27,耶稣向祂所爱的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的家里。那不仅是巴力斯坦人为寡妇们的生活安排,若望记载它,是因为有其神学意义:从历史角度说,祂所爱的门徒就是若望,但他代表着所有信徒,因为我们都是基督所爱的门徒。因此在弥撒中,我们领受的不仅是与耶稣的共融,而是与和祂共融的所有人共融,我们在洗礼内成了基督的兄弟姊妹,玛利亚也成了我们的母亲和祂的母亲,我们也接了她到我们的家里。

耶稣很多听众都被祂的话所困惑:「我们从法律上知道:默西亚要存留到永远;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呢?」(若12:34)正如切斯特顿曾说:「耶稣的话很多时是个谜,要由教会去解释那些谜。」现在就有个好例子,群众说基督要存留到永远,但耶稣却说祂会「被举起来」而不知何故升了天,那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就在若6:56:「谁吃我的肉,幷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我们居住在祂内,祂在我们内,人子的确要被举起来,但祂透过圣体圣事和永恒的普世弥撒而临在。

若望福音、依撒意亚和耶稣公开使命的最后概括

我们在第二课已提到过,研读新约中所引述的旧约圣经时,必须要留意其上下文。新约的圣经作者会假设,只要三言两语或稍微提及,你便会记起整段相关的旧约章节(犹如当你说:「喂!说声你明白」便足以使所有美国人想到「星条旗永不落」)。

记住这点后,我们现在看看若望如何引用《依》的两个章节,使读者明白耶稣公开使命的总结。若的第一个引述(若12:38)来自依53:1,为甚么拣选这个章节呢?因为它是对其使命的意义和受苦仆人默西亚的工作最清楚和最详尽的旧约预言。预言的字里行间概括了耶稣被同胞的拒绝,强调了若望的主题--即耶稣是天主的羔羊,详细并神秘地描绘了赎世的痛苦、死亡和复活,以及祂带给世界的生命。

第二个引述(若12:40)来自依6:10,这一节圣经记载天主召叫先知开始其工作,当时的犹大国正处于经济如日中天,选民沉溺于纸醉金迷的罪恶中,依撒意亚看见色辣芬赞美天主(形象极其相似若望在默4:18见到的神视),无疑是崇拜的礼仪(依6:3是弥撒中「圣圣圣」的依据)。有趣的是,若望在默5的神视见到那被崇拜的是「站着一只羔羊,好象被宰杀过的」(默5:6),若望福音中多次显示的是同一头羊,而根据《依》,祂就是那受苦的仆人,「他受虐待,仍然谦逊忍受,总不开口,如同被牵去待宰的羔羊;又像母羊在剪毛的人前不出声,他也同样不开口。」(依53:7)

依撒意亚的被召叫很引人入胜,因为他预像着耶稣公开使命表面上的「失败」。依撒意亚被指派去教训人,直到脸色发青为止,没有人肯听从他。他像耶稣一样, 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的职务幷不成功,没有人欢迎他,只有嘲笑和迫害。然而,当犹大顽固地拒绝天主的圣言,无视他而招致苦楚和毁灭时,留下来的只有愿意聆听他的「苗裔」或「遗民」。以色列所受到的天主的惩罚幷非是外来的,而是他们用心裁植出来的罪恶植物的结果。以色列拒绝了上主,上主就赐他们所期待的作为惩罚:上主放弃了他们。那闭上眼睛的必看不见,但从拒绝天主的众人中,一些愿意接受天主的人获赐了祂的恩宠。

正因如此,若望以一个封装概括了耶稣的公开使命(若12:44-50概括了整个使命),阐释耶稣最后一次向以色列「呼喊」,自此不再公开听到,祂强调相似审判的主题及那相同和奇特的审判性质,祂不是以一个军事领袖或判官的姿态出现,要向祂的仇敌报复并以暴力对付他们,也不是「外在」的审判。耶稣的到来是为了拯救,但我们的回应反映出我们的真我,我们的回应刻划出我们的名字来,因此耶稣说:「我不是为审判世界而来,乃是为拯救世界。拒绝我,及不接受我话的,自有审判他的: 就是我所说的话,要在末日审判他。」(若12:47-48)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2:32:「为能符合人性,人对天主所作的信仰响应该是自愿的;所以不能强迫任何不愿的人接受信仰。因为信仰的行为,由于本身的性质,该是自愿的」。「天主召叫人们以心神和真理事奉祂,因此他们在良心上感到对祂有责任,并非被迫 … 这在耶稣基督身上全面地表现了出来」。事实上,基督曾邀请人接受信仰和皈依,但绝不强迫他们去接受。祂曾为真理作证,但不愿「勉强那些拒绝真理的人去接受。祂的神国 … 借着爱的力量而扩展,基督就是凭着这爱被高举在十字架上,以吸引众人归向祂」。」(160)

(摘自 《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这主题很清楚地公布说:「人类整个历史充斥着反黑暗势力的斗争。依照基督的圣言,这斗争」由世界创建开始,将延续至末日。人既生活在这斗争中,又想坚定于善,则必须作战。同时,除非仰仗天主圣宠,努力奋斗,则不可能保持自身完整无失。」(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37段)在另一处,议会更明确地表明,每一个人都在「善与恶」之间挣扎:「人亦发现自身没有能力,有效地去克胜罪恶的攻击,致使感到自身就如为铁链所束缚。但天主曾为救赎并加强人类,而降来此世,并革新人的内心,将拘押人类于罪恶奴役之下的「此世的元首」(若12:31),驱逐出去。」(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13段)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6年12月10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外邦人首次前来寻找耶稣。

2. 这就是耶稣「时辰」来到的征兆,祂的公开使命踏入尾声。

3. 若望两度引述依:依53的受苦仆人之歌和依6所载依撒意亚的召叫,两处都指向耶稣作为被拒的默西亚,祂的死亡带来审判和救恩。

4. 若望简洁地总结了耶稣至此的公开使命。

5. 若望有关审判的主题犹如依撒意亚的召叫,天主让我们自己抉择,不愿意接受祂的就由得他们,不想看的也可看不见,但那些寻找光明的将得到光明。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第15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2:1-19

1. 教理557-558条帮助我们明白是耶稣自己选择上耶路撒冷去的,而在此刻,祂只是往伯达尼去,但若望在上一课已告诉我们,「伯达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约十五「斯塔狄」」(若11:18)。基督上耶京的决定是自愿的,这决定是重要的,尤其看到耶稣自从复活了拉匝禄以后,已表现得很「低调」(参阅若11:54)。借着上耶路撒冷,耶稣宣布自己离世的时辰已近,这不但是因为教理告诉了我们,更是因为我们学习第十四课时已知道的原因:耶稣一直避开公众的耳目,允许一些造成祂圣死与复活的事件发生。犹太人正在策划阴谋,来害死耶稣,耶稣也宣布了自己必须死在耶路撒冷,因此,耶稣往伯达尼(耶路撒冷)不但为了庆祝犹太人的逾越节,而是要开始自己的圣死与复活的程序,亦即将被称为逾越的基督。

2. 玛利亚的行为可说有很多意义:首先,我们记得若望推迟了讲述这故事,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假设我们已「认识」玛利亚和玛尔大(参阅路10:38-42),我们记得玛尔大是「忙碌」的姊妹,而玛利亚却喜欢坐在主前,耶稣在[路]告诉我们,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并叫玛尔大由得她吧。我们再次在[若]中见到玛利亚走近耶稣身旁,她当然知道她兄弟的死而复活把周围的气氛推向高潮,也知道司祭长和法利塞人颁发了命令,想知道耶稣在那里。她却没有因此而喧哗,反而尽力掌握接触耶稣的机会,侍候祂和聆听祂的圣言。也许她未必明白她的行为的象征意义,她却深感与人相聚的重要性 -- 纵使那些事物是必须和重要的,仍把人置于事物之上。玛利亚为主所作的可能出于爱和仁慈,但却带着深度的象征意义。在谷14:8,耶稣告诉我们:「她已做了她能做的:提前 敷抹了我的身体,是为安葬之事。」就如教理说:敷油象征着「我们尘世生命作最后的装备」-- 换言之,准备死亡。由于耶稣将以「罪犯」身份被判死,祂在下葬前不会被敷抹,所以我们可说玛利亚的行为就是为耶稣尸首的敷抹。

3. 玛利亚照顾耶稣,关怀祂和享受祂的临在,犹达斯却表现出关注玛利亚使用昂贵的香液敷抹耶稣的脚,他不是赞赏玛利亚对主(即那位不久前复活了一个人的主)的行为是仁爱、慈善,他没有惊讶数天前才从死者中复活的那人现在正与主共进晚餐,反而警告玛利亚浪费香液来 敷抹耶稣的脚,没有把它卖掉来施舍给穷人。他的话反映出他的内心,对于主他很心硬,只对金钱有兴趣,正如若望所说,因为他是个贼,他并不关心穷人,只关注心自己的钱袋,满载的都是从穷人那里偷来的。

4. 若望讲完了玛利亚敷抹了耶稣的脚的故事后,立即叙述翌日所发生的事。[谷]却把犹达斯与耶稣晚餐后离去而做的事,就是把耶稣的行踪告诉给司祭长的事,详加记载。

5. 从加上和加下所见,人们拿着棕榈枝欢迎清洁了堡垒的胜利者进入堡垒。今天所读的若12:12-13中,群众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耶稣 ── 即那真正洁净人罪的胜利者,祂正荣进圣城,并将死在那里,藉此而恢复人因堕落犯了原罪和丧失恩宠所失掉的一切。

6. 咏118:26和若12:12-13均说:「因上主之名而来的 …… 应受赞颂。」我们熟悉这欢呼,因为与弥撒中所欢呼的[圣圣圣]的赞颂相同。

7. 若12:14说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正如经上所记载,这就是匝9:9所载耶稣将谦逊的骑在驴驹上进城。

8. 在若12:13,群众高呼耶稣为「以色列的君王」,正如教理所说,耶稣在此之前「拒绝人民想立祂为王的企图」,为甚么祂现在却容许他们以此名号称呼祂呢?玛利亚受孕之前,上主的天使显现给她,向她说:「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衪起名叫耶稣。衪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衪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衪。衪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衪的王权没有终结。」(路1:31-33)现在若12:12-19的情节中,一切已就绪,祂的圣死时辰已到,为了完成其救赎工程,祂先要骑着驴驹进入耶京,「衪祖先达味」之城(路1:32),祂将战胜魔鬼,但不是以武力,而是以谦逊,正如祂只骑着驴进城。

9. 在若12:19里,法利塞人没有说:「所有犹太人或全以色列都跟祂去了。」他们说:「全世界都跟他去了。」法利塞人的话象征着耶稣是全世界的救主,故法利塞人虽然未有察觉到,他们的话承认了耶稣确是任何人得救的道路。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5课

「敷油和荣进圣京」

简介

若望现在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大家已经熟悉的事件中 ── 伯达尼晚宴,事实上,若望写福音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是要更深入地阐明一些我们不完全明白的真理。若望福音的这一段继续展示敌对耶稣的人如何心硬,而天主却在一切事件中,包括在敌人的阴谋中,奇妙地迈向基督最后的凯旋而战胜死亡。若望所载的荣进圣京的事件连接了达味盟约和旧约有关默西亚达味之子的预言,祂建立了新约,并审判了以色列里的假牧者。

若12:1-19

1逾越节前六天,耶稣来到伯达尼, 就是耶稣从死者中唤起拉匝禄的地方。2有人在那里为他摆设了晚宴,玛尔大伺候,而拉匝禄也是和耶稣一起坐席的一位。3那时,玛利亚拿了一斤极珍贵的纯「拿尔多」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屋里便充满了香液的气味。4那要负卖耶稣的依斯加略犹达斯──即他的一个门徒──便说:「5为什么不把这香液去卖三百块「德纳」,施舍给穷人呢?」6他说这话,并不是因为他关心穷人,只因为他是个贼,掌管钱囊,常偷取其中所存放的。7耶稣就说:「由她罢!这原是她为我安葬之日而保存的。8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9有许多犹太人听说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也是为看他从死者中所唤起的拉匝禄。10为此,司祭长议决连拉匝禄也要杀掉,11因为有许多犹太人为了拉匝禄的缘故,离开他们,而信从了耶稣。12第二天,来过节的群众,听说耶稣来到耶路撒冷,13便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他,喊说:「贺三纳! 因上主之名而来的,以色列的君王,应受赞颂。」14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正如经上所记载的:15「熙雍女子,不要害怕! 看,你的君王骑着驴驹来了!」16起初他的门徒也没有明白这些事,然而,当耶稣受光荣以后,他们才想起这些话是指着他而记载的。为此,他们就这样对他做了。17当耶稣叫拉匝禄从坟墓中出来,由死者中唤起他时,那时同他在一起的众人,都为所见的作证;18因此,有一群人去迎接他,因为他们听说他行了这个神迹;19于是法利塞人便彼此说:「看,你们一无所成! 瞧,全世界都跟他去了。」

问题探讨

读若12:1-19

1.  先参阅《天主教教理》第557-558条,在这些条文中,我们对于耶稣「上耶路撒冷」一事中学到了甚么呢?也参阅路13:33、谷8:31-33, 9:31-32, 10:32-34,从这些教理和圣经章节中,我们对于若12:1得到了什么见识呢?

2.  我们明白了耶稣面临死亡后,玛利亚在若12:3的行为,特别是她敷抹耶稣的行为,有甚么意义呢?(参阅教理第1523条和谷14:8)

3.  从若12:4中所见,玛利亚的态度与依斯加略犹达斯的态度有何不同?

4.  先看谷14:6-11,当中有甚么重要的资料与我们在[若]中所见的不同呢?

5.  先看加上13:47-51和加下10,这些章节与我们今天所研读的若12:12-13有何共同之处?

6.  先看咏118:26,这里那一节与今天研读[若]的段落有关?我们为甚么对这个欢呼那么熟悉呢?

7.  先看匝9:9.这节与若12:14-15有何关系呢?

8.  群众在若12:13以甚么名号称耶稣?参阅教理559条和路1:31-33,试说明为甚么这名号为祂是当之无愧的?为甚么祂准许群众那样称呼祂呢?

9.  先看若3:17和4:42,这些经文与法利塞人在若12:19中的话对照,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从若12:1得悉,耶稣再次探访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若望也告诉我们耶稣很爱这些朋友。你觉得耶稣也喜欢探访你的家庭并共进晚餐吗?你如何为了你自己、你的家人和为了耶稣而使你家变得舒适呢?有甚么方法使你的家更舒适和温暖呢?也要记得,耶稣住在你内,你如何使你身体变得适合作耶稣的「家」呢?你如何改进自己,成为一个更适合主的居所呢?

2.  在若12:3,我们得悉耶稣坐席时,玛利亚 敷抹祂的脚,而玛尔大在旁侍候。你觉得自己比较相似玛尔大还是玛利亚呢? 面对着一些必须的工作,你通常很忙?有多少次你挤时间与耶稣一起度过呢,纵使有些重要和必须的事务要处理?你在生活上如何抽更多时间给耶稣呢?

3.  你曾否像依斯加略犹达斯那样的态度待人呢?你是否经常迷恋金钱,焦虑某物品的价值,尽管该物品是用来行善的?你曾否假装关怀别人而实质是自私地寻找个人的利益呢?试将这些自私行为 罗列下来。你要祈求天主的治疗和宽恕,求天主保护你切勿因物质尤其是金钱而心硬。

4.  我们很容易说,如果耶稣莅临我们的地方,我们会出去恭迎祂,但祂既然已在世上,我们会抽空「与祂相聚」吗?你上次去朝拜圣体是多久之前的事了?你上次探访病人和关怀贫困人士距今多久了?试写出一些方法来,使你能抽空「与耶稣相会」。

5.  试想想自己曾经出卖过基督,甚么使你出卖祂呢?你曾否求主宽恕呢?你真的接受祂的宽恕吗?你怎样避免再出卖祂呢?

其它研读

伯达尼晚宴

伯达尼晚宴中的情景有几点是显著的,首先当然是拉匝禄,特别是他有脉搏。至于犹达斯,除了对玛利亚的行为做出了反应外,他对耶稣是心硬的,对于同桌吃饭而几天前才从死中复活的拉匝禄漠不关心,他在这方面与耶稣的其它敌人相似,他们不认为使拉匝禄复活的德能源于天主,也不理会他复活的意义,反而感觉受到威胁而出杀机,犹达斯明白情势,但除了金钱外,其它全不感兴趣。

有趣的是,若望没有把焦点放在拉匝禄身上,而是放在玛利亚和她敷油的姿态上。值得留意的是,在第十四课时已说过,若11:2已提及玛利亚就是那曾用香液敷抹过耶稣脚的人。现在的作家讲新故事给新读者听时,是不会这样做的,狄更斯在写《圣诞颂歌》时,不会引入《吝啬鬼》中的情节,说:「三个神灵探访了吝啬鬼,令他悔过。」一个作家如果觉得听众们对某故事已耳熟能详时,他便不会讲述那故事。这再一次强调,是若望假设我们已听过玛利亚 敷抺耶稣的故事,认为可能是从教会的教训或其它的福音中听过的。因此,他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要向读者报道「新闻」,而是要对一个事件进行反思,反思其内在意义(而整本福音亦的确如此)。

敷抹耶稣令人深切伤痛,因为耶稣(我们也是)知道自己的结局,正如从这部福音所见的其它情况一样,纵使当中的人物自己对事件未必察觉,但事件却充满了意义;玛利亚是由于爱耶稣而为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预示了祂的葬礼,犹如刻法在上一章不知觉地预示了祂会为世界的罪而舍身一样。当时的习俗是先 敷抹尸首才下葬的,由于耶稣的葬礼来得很急速,以致无法这样作,故此耶稣预先接受了敷抹。

若望一如其它圣经作者,并没有详尽剖析福音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但对于依斯加略犹达斯这个神秘人物,则展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首先,我们在若6已见过,犹达斯一直活在谎言中,他并不相信,但却不肯离开,因而便留下来,日渐在说谎的错误上泥足深陷。现在他就体现了犯罪者通常的心理状态:贼喊捉贼,一方面批评玛利亚,自己却偷窃穷人的钱。这里有两件事值得留意:首先,耶稣在此公开地指责犹达斯;第二,根据对观福音的传统,此事以后,犹达斯便向耶路撒冷的司祭长出卖了耶稣(谷14:10-11)。

有些现代读者觉得耶稣对犹达斯的答复很无情,认为穷人既然常常都在,便可以忽视,但事实上,耶稣正暗指申15:7-11:

「如果在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的地内的一座城里,在你中间有了一个穷人,又是你的兄弟,对这穷苦的兄弟,不可心硬,不可袖手旁观,应向他伸手,凡他所需要的尽量借给他。你应提防,不要心生恶念说:「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 」就冷眼对待你穷苦的兄弟,不借给他什么。如果他呼求上主反对你,你应负罪。你应尽量供给他;供给他时,不应伤心,因为为了这事,上主你的天主必在你的一切工作,和你着手所作的一切事上祝福你。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兄弟,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

简而言之,面对穷人就是一个行善的机会,富人应受判断,视其如何利用这个机会,穷人成了同代人是否有爱心的永恒的考验,也提醒我们天主的宽大。根据旧约,天主对于冷酷无情的人会拒绝慈悲,对吝啬的人拒绝宽大。耶稣没有否定这个道理,但也指出玛利亚为祂而为的慷慨之情所预期其葬礼亦很适当。

荣进圣京

若望提醒我们,耶稣荣进圣京便满全了匝加利亚所写的(匝9:9)。匝加利亚(尤指匝9-14)是最丰富的先知资料来源之一,它被耶稣最后一周的生命所满全,所以,匝加利亚除了预言光荣进城「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上,骑在驴驹上」的君王外,还继续预言君王建立的统御「由这海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匝9:10)此外,祂建立统御的方式,醒目地提醒我们,基督的牺牲以及随之而来的圣体圣事,他说:「五 谷滋养少男,新酒培育处女」(匝9:17),这是「因了你盟约的血,我要从无水地牢中释放你的俘虏」(匝9:11)。值得注意的是,「盟约的血」词组仅在旧约的另一处出现:出24,梅瑟拿血来洒在百姓身上,盖印在梅瑟盟约上。匝加利亚并非指该盟约,而是指满全的、更新的达味盟约,意即他并不是讲论梅瑟,而是指一位君王,这君王谦虚地骑在驴子上。耶稣取出[匝]的词组来指自己圣体的牺牲:「这是我的血,新约的血,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8)故君王在这里骑着驴子进入皇城,藉其「盟约的血」建立其普世的统御。

接着在匝10,天主表达了对假牧者的忿怒,而宣布「万军的上主将要看顾自己的羊群──犹大家,使他们有如自己战埸上的骏马。」然而,羊群的牧者命定要被「宰杀」,并被卖「三十两银子」(匝11:7, 11:13),然后在匝12见到被拒绝的君王现在登基,但要经历巨大的苦难:「我要对达味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倾注怜悯和哀祷的神,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那一位:哀悼他如哀悼独生子,痛哭他像痛哭长子。」匝13:1续称:「在那一天,为达味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将开放一个水泉,为洗涤罪过和不洁。」这正是洗礼的水泉,是先知预言了的。

这一切完全吻合若望所描述的「达味之子」耶稣,祂来是要开展新的盟约(见第十三课),现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祂故意并小心地展示出自己原本就是「达味之子」-- 撒罗满 -- 并且暗示,审判将降临于祂已判罪的若10的假牧者身上。在列上1,篡位者阿多尼雅要夺取达味的王位,他骑着战马、带着军队隆重地进城,但在同一天,达味给撒罗满 敷了油,嘉冕他为继承人,并命撒罗满骑在驴子上进入耶路撒冷。现在耶稣照样做了,既展示了祂王国的谦虚性质,又藉其先知的姿态,暗示祂以真达味君王的身份来打破篡位者「假牧者」的权威。尽管这些牧人的神学观极为不同(例如:黑落德、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支持者),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政治议程:都是地上的权势,并对耶稣,真正的达味之子,极度敌意。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2:8:「从旧约开始,种种法律措施(赦免年、禁止付息借贷、禁止扣留抵押品、缴什一税的义务、每日应付给散工工资、摘剩余葡萄的权利、拾落穗的权利),都是响应申命纪的劝勉:「既然在这地上总少不了穷人,为此我吩咐你说:对你地区内困苦贫穷的弟兄,你应大方地伸出援助之手」(申15:11)。耶稣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你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若12:8)。祂没有使古代先知的话失去锋芒:「用银钱购买穷人,以一双鞋换取贫人」(亚8:6),祂邀请我们认出祂在贫苦弟兄们身上的临在。

有一天,圣罗撒·利马的母亲责备她在家里收留穷人及病人,她对母亲说:「当我们服事穷人及病人时,我们服事耶稣。我们不应该对帮助我们的近人感到厌倦,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们服事耶稣。」(2449)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在福音的其它地方,我们见到耶稣赞赏一些妇女的信德,例如:那患血漏病的妇人,祂对她说:「你的信德救了你」(谷5:34),这个赞美有着一个更大的意义,因为根据旧约法律,她必须被隔离,耶稣却把她从社会的压迫下释放出来,而在她这方面,客纳罕人从耶稣那里得到了承认:「啊!妇人,你的信德真大。」(玛15:28)。如果认为这话是向以色列以外的世界说的,这嘉许便会有一个很特别的意义,也许我们还记得耶稣怎样称赞那把自己仅有的献仪投入圣殿银库内的寡妇(路21:1-4),以及祂欣赏从伯达尼的玛利亚那里得到的服务(见玛26:6-13、谷14:3-9、若12:1-8),祂宣布说她所作的事迹将来必会传到普世。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94年7月6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若望知道其读者对伯达尼的玛利亚的故事是耳熟能详的。

2. 耶稣被伯达尼的玛利亚 敷抹了。

3. 她被依斯加略犹达斯公开地批评。

4. 耶稣斥责了犹达斯,并指出玛利亚的 敷油是为祂即将的死亡而作的。

5. 这事不久后犹达斯便去出卖耶稣。

6. 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敌人要置耶稣和拉匝禄于死地。

7. 耶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应验了匝加利亚的预言。

8. 光荣进城的情节使人想起撒罗满获嘉冕为王,并遥望未来的默西亚,达味之子所展开的新约时代,祂要审判以色列的假牧者(见若10、则34)。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第14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1:1-57

1. 若望形容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时,好象假设我们读者已认识了他们,因此在他的福音中,若望假设读者已从其它的福音里接触过耶稣的这些朋友,尤其从路加福音,路10:38-41说耶稣探访玛利亚和玛尔大,若12:1-11也更详述耶稣与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互动的故事。

2. 如果你记得第十二课,我们从若望福音和依撒意亚先知书中学过,不是所有痛苦都是惩罚,也不必指人犯了错,依撒意亚使我们明白天主要我们受苦,并不是要惩罚我们。今日所探讨的若11:3,耶稣告诉我们:「这病不致于死,只是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荣。」祂在若11:6还说:「当他听说拉匝禄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两天。」耶稣仍逗留而没有立刻往拉匝禄那里去,似乎是要让他死去,起码拉匝禄的两个姊妹确有此微言:「若是你在这里,我的兄弟决不会死!」(若11:21, 11:32),就如天主教教理第1521条解释,我们也在第十二课学过,受苦可以是天主的恩宠,是借着基督透过圣神所赐予的荣耀,让我们参与「基督的苦难」,又如耶稣在若11:3指出,痛苦可作为 -- 经常用作 --「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荣」的工具。人往往认为痛苦是一种咀咒或惩罚,我们应该谦逊地听从福音充满爱的讯息 -- 天主容许祂特别宠爱的人受苦,以光荣天主圣父,与基督和在祂内共苦是一份荣誉、厚待、一份来自慈父的礼物。从这意义看,耶稣没有使拉匝禄脱免死亡,是对拉匝禄、玛利亚和玛尔大的一份礼物。

3. 我们从若11:21和11:32知道,在玛利亚和玛尔大奇怪耶稣为什么没有早点前往她们家里的时候,门徒却惊奇耶稣又要往犹大的伯达尼去:「你又要往那里去么?」这问题发出前,门徒先提醒耶稣「犹太人图谋砸死「祂」。」门徒们知道耶稣很爱拉匝禄、玛利亚和玛尔大,但对耶稣说要到他们那里去仍感惊奇。要明了耶稣这样的响应,必须记得我们在若中学过有关光明和黑暗的话,如果我们记得,第一课(若1:1-18)告诉我们耶稣是「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若1:9),黑暗象征罪恶、死亡、无知、腐败和魔鬼(若1:5),夜间象征压迫和邪恶(第四课;若3:1-36,尤其是若3:19-21),门徒们问耶稣是否要往伯达尼时,他们心中满是无知,他们看不见「光」,看不见耶稣要借着拉匝禄去世而行奇迹,因而能彰显天主的光荣。耶稣知道这是使很多人的灵魂得到光照和活力的良机,政治上的紧张和杀害祂的威胁无法使祂逃避去做世界的光,不往犹太去,只会任凭压迫征服自由,妨碍耶稣去救灵,有时强权阻碍我们去行善,但这不表示我们不应去做主的其它善工。

4. 我们从若11:22和11:24-27看见玛尔大的信德很大,她相信天主会赐给耶稣所求的一切,她真的相信耶稣可使拉匝禄不死,她相信在末日会复活,也相信耶稣就是天主子 -- 是天主给世界显示在血肉内,她毫不犹疑地宣认这些出来。但她真的相信耶稣能够复活拉匝禄吗?我们从她在若11:24的响应可见她并不相信,起码当初并不完全明白背后的意义:「你的兄弟必定要复活。」(若11:23)。然而,当耶稣问她信不信祂就是复活和生命,信从祂的,必将永远不死时,她说相信,虽然她未必完全理解耶稣话语的含意,但在她心中却怀着根深柢固的信德。在若11:40,我们看到借着这种信德,天主得到了光荣 -- 拉匝禄从死中复活。

5. 在若11:33,我们看到耶稣「心神感伤,难过起来」,在若11:35,我们见祂「流泪了」。透过这些章节,若望指出耶稣是人,有人的全部情感(看其它研读中「复活拉匝禄」以更深入探讨耶稣在这三节的响应)。耶稣也曾在革责玛尼的庄园里开始惊惧恐怖,心灵悲伤得要死(玛26:36-46、谷14:32-41、路22:39-46)。

6. 耶稣时常与父相通,换言之,祂与父永远连在一起,这可从若11:42中见到,天主知道耶稣即将把拉匝禄从死者中复活,耶稣本应无需向祂祈求,但为使周围的人(和我们读者)相信耶稣自己不会主动地做甚么,祂便公开地感谢天主俯听了祂复活拉匝禄的祈祷,祂大声地诵祷,为使众人相信祂是天主子,是天主自己派遣祂来的。

7. 耶稣复活了拉匝禄后,若望没有说他姊妹或他本人的反应,必然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见下一问题)。

8. 很多犹太人见了耶稣复活拉匝禄后,便相信了耶稣,但一些犹太人却不,不但如此,还借该圣迹为名来催促召集会议谋求策略,来禁止耶稣行圣迹和使人皈依,公议会作出的解决就是要置耶稣于死地,拉匝禄的复活被他们视为严重的威胁,因为耶稣的行动给人一个讯息,凡信祂的人便得到生命。正如若11:48说:「如果让他这样,众人都会信从,罗马人必要来,连我们的圣殿和民族都除掉。」耶稣成了他们莫大的威胁,他们认为非杀祂不可。

9. 不,拉匝禄并非耶稣唯一复活的人,在玛9:18-26、谷5:41-42和路8:40-56里,我们见到耶稣复活雅洛依的女儿,以及路7:11-15中寡妇的儿子。

10. 耶稣知道复活拉匝禄会带来杀身之祸,但却要前往玛利亚和玛尔大的家里,也要复活拉匝禄,当祂这样做时,有组织杀祂的计划尚未出现,仍仅是一些真正存在的威胁。而且,耶稣控制自己的圣死 --直至最后一口气(若19:28-30)。既然祂的时间尚未来到,耶稣复活拉匝禄后便暂时低调,先让一些事情发生。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4课

「复活拉匝禄」

简介

复活拉匝禄是若望福音里最戏剧性的段落,我们会见到,这也是耶稣公开使命中的一个危机,敌对祂的耶路撒冷领袖决定要置祂于死地。若望的故事与对观福音(尤其是路加福音)的传统有很多奇特的联系,若望透过它,把天主眷顾人的奥迹展现给我们,尽管在人罪恶的干预下,它仍能光荣圣子和祂的赎世计划。假的牧者被自己的回应所审判,就是他们对真牧者和耶稣的朋友的态度,这些朋友借着与祂同死的荣耀得到特别的光荣和荣誉,并更深入地看见天主的光荣。

若11:1-57

1有一个病人,名叫拉匝禄,住在伯达尼,即玛利亚和她姐姐玛尔大所住的村庄。2玛利亚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过主,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过他脚的妇人,患病的拉匝禄是他的兄弟。3他们姊妹二人便派人到耶稣那里说:「主啊,你所爱的病了!」4耶稣听了,便说:「这病不至于死,只是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荣。」5耶稣素爱玛尔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禄。6当他听说拉匝禄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两天。7此后,才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罢!」8门徒向他说:「辣彼,近来犹太人图谋砸死你,你又要往那里去么?」9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个时辰么?人若在白日行路,不会碰跌,因为看得见这世界的光;10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为他没有光。」11耶稣说了这些话,又给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匝禄睡着了,我要去叫醒他。」12门徒便对他说:「主,若是他睡着了,必定好了。」13耶稣原是指他的死说的,他们却以为他是指安眠睡觉说的。14然后,耶稣就明明地向他们说:「拉匝禄死了。15为了你们,我喜欢我不在那里,好叫你们相信;我们到他那里去罢!」16号称狄狄摩的多默便向其它的同伴说:「我们也去,同他一起死罢!」17耶稣一到了伯达尼,得知拉匝禄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18伯达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约十五「斯塔狄」,19因而有许多犹太人来到玛尔大和玛利亚那里,为她们兄弟的死安慰她们。20玛尔大一听说耶稣来了,便去迎接他;玛利亚仍坐在家里。21玛尔大对耶稣说:「若是你在这里,我的兄弟决不会死!22就是现在,我也知道: 你无论向天主求什么,天主必要赐给你。」23耶稣对她说:「你的兄弟必定要复活。」24玛尔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时,他必要复活。」25耶稣对她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26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么?」27她回答说:「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亚,天主子,要来到世界上的那一位。」28她说了这话,就去叫她的妹妹玛利亚,偷偷地说:「师傅来了,他叫你。」29玛利亚一听说,立时起身到耶稣那里去了。30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庄,仍在玛尔大迎接他的地方。31那些同玛利亚在家,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身出去,便跟着她,以为她往坟墓上去哭泣。32当玛利亚来到耶稣所在的地方,一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向他说:「主! 若是你在这里,我的兄弟决不会死!」33耶稣看见她哭泣,还有同她一起来的犹太人也哭泣,便心神感伤,难过起来,34遂说:「你们把他安放在那里?」他们回答说:「主,你来,看罢!」35耶稣流泪了。36于是犹太人说:「看,他多么爱他啊!」37其中有些人说:「这个开了瞎子眼睛的,岂不能使这人也不死么?」38耶稣心中又感伤起来,来到坟墓前。这坟墓是个洞穴,前面有一块石头堵着。39耶稣说:「挪开这块石头!」死者的姐姐玛尔大向他说:「主! 已经臭了,因为已有四天了。」40耶稣对她说:「我不是告诉过你: 如果你信,就会看到天主的光荣吗?」41他们便挪开了石头;耶稣举目向上说:「父啊! 我感谢你,因为你俯听了我。42我本来知道你常常俯听我,但是,我说这话,是为了四周站立的群众,好叫他们信是你派遣了我。」43说完这话,便大声喊说:「拉匝禄! 出来罢!」44死者便出来了,脚和手都缠着布条,面上还蒙着汗巾。耶稣向他们说:「解开他,让他行走罢。」45那些来到玛利亚那里的犹太人,一看到耶稣所行的事,就有许多人信了他,46他们中也有一些到法利塞人那里去,把耶稣所行的,报告给他们。47因此,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召集了会议说:「这人行了许多奇迹,我们怎么办呢?48如果让他这样,众人都会信从他,罗马人必要来,连我们的圣殿和民族都要除掉。」49他们中有一个名叫盖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对他们说:「你们什么都不懂,50也不想想: 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这为你们多么有利。」51这话不是由他自己说出的,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才预言了耶稣将为民族而死;52不但为犹太民族,而且也是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儿女都聚集归一。53从那一天起,他们就议决要杀害耶稣。54因此,耶稣不再公开地在犹太人中往来,却从那里往临近荒野的地方去,来到一座名叫厄弗辣因的城,在那里和他的门徒住下了。55犹太人的逾越节临近了,所以,许多人在逾越节前,从乡间上了耶路撒冷,要圣洁自己。56他们就寻找耶稣,并站在圣殿内,彼此谈论说:「你们想什么?他来不来过节呢?」57司祭长和法利塞人早已颁发命令: 如果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就该通知他们,好去捉拿他。

问题探讨

读若11:1-57

1. 我们从若11:1-2中看见若望怎样形容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呢?我们在圣经哪些地方再次见到这些耶稣的朋友呢?

2. 回顾第十二课所探讨的若9:1-41。第十二课谈论痛苦,这话题有甚么地方在第十四课(尤其是若14:3和14:6)再度出现呢?你记得天主教教理第1521条怎样解释痛苦吗?那里所述的与今日所探讨的若14:3和14:6是否一致呢?

3. 门徒们为什么感到震惊,以至在若11:8对耶稣说了那些话呢?记得在第一课和第四课里曾探讨过光明与黑暗,那里所学习过的如何使我们明白耶稣对门徒的响应,说人若在白日行路,不会碰跌呢?

4. 若11:22和11:24-27显示玛尔大的信德是怎样的呢?我们从若11:40对玛尔大的信德的了解增加了多少呢?

5. 先看若11:33-35。若望引导我们看见耶稣甚么呢?我们在福音是否也可以听到耶稣感到难过而悲痛欲绝呢?

6. 耶稣在若11:41-43的话有何意义呢?

7. 在整卷福音里,我们见到若望小心地提供细节,例如:今天所阅读的若11:1,他说:「玛利亚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过主,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过他脚的妇人」(若11:2),又说:「玛利亚仍坐在家里」(若11:20)。既然若望习惯了提供细节,他在若11:44后却闭口不语,这有何特别呢?

8. 在若11:45里,我们从耶稣复活了拉匝禄后,可以看见甚么实时发生的事呢?若11:46-53又说甚么呢?这些事件有何意义呢?

9. 拉匝禄是否是耶稣唯一复活的人呢?(请参阅玛9:18-26、谷5:41-42、路8:40-56、路7:11-15)

10. 先看若11:54和之前的若11:8。为甚么耶稣明知犹太人要用石砸死祂,却愿意在拉匝禄复活前(而不是之后)在公众地方出现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在若11:4,耶稣说:「这病不致于死,只是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荣。」试谈谈你生命中曾受过的苦,你是否认为那些痛苦是为彰显天主的光荣呢?试罗列出天主怎样借着你的痛苦以彰显祂的光荣,以及你怎样受苦而可使你更接近耶稣圣心。

2. 在若11:8,门徒们与耶稣争议祂与他们前往犹大的意图。你自己有时也与主争议祂要求你去做的某事吗?你可否指出何时这样做呢?为甚么你的意图妨碍了耶稣想做的事,或者要求祂免除你去做某事呢?试回想,祂最初为何想让你去做呢?借着那些情况,祂怎样光照和坚强你呢?

3. 在若11:16,多默想跟耶稣去死,你自己也愿意与基督同死吗?与基督同死是甚么意思呢?讲出两个与耶稣同死的圣人的生动例子,举出一些你每天死于自己而活于基督的方式。

4. 在若11:21和11:32,玛尔大和玛利亚对耶稣说:「若是你在这里,我的兄弟决不会死!」试举例解释在你生命的历程里,你是否埋怨过主的离去,你为甚么认为主不与你同在呢?当时祂以甚么方式与你同在而你却不明白呢?

5. 在若11:46-53里,有些犹太人开始察觉到耶稣明显地对他们构成威胁,在你生命的历程里,你是否感到你对耶稣的信仰威胁到你个人的计划呢?试列举那些经历来,为甚么你感到信仰耶稣会构成威胁呢?例如:有人会认为相信耶稣会对事业构成威胁,因为有些人会以为,宣认信仰的基督徒会在工作上不很认真,与耶稣建立关系会如何抵消没有那种关系的威胁呢?

其它研读

推测神学

很多人以为教会是根据一项原则来运作的:「那不是禁止的便是必须的。」事实并非如此,教会这方面的教导是很罕有的,尤其涉及圣经的诠释,教会几乎永不这样说:「某节或某故事只可这样解释。」教会基本上是鼓励圣经学生应用更多圣经章节在生活实践上,只要有益于灵性生活和与基督的联系上便可,当然唯一的框架是要与圣经的其它部分、教会的传统和其训导能够协调。由此可见,只有很少部分我们不可以随便作假设,因为基督的意思已经藉大公会议和教宗的训导确定了那些段落并非如此解释,例如一个天主教徒不可假设耶稣的话:「你为什么称我善?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来证明耶稣否定自己的天主性,因为借着圣神的启示,教会己详察圣经的根据,证明耶稣的确是天主。

除了这些范围外,只要不与教会的训导有所抵触或限制别人的良心,推测是值得鼓励的,的确,对圣经章节的推测而带出不同的观点是一个神学家合法的做法,从而寻觅出对信仰仍然隐藏和未被发掘出来的宝藏,下面我们会探讨推测神学的其它例子,尤其若11和路16的比较,这些推测对天主教徒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提供一些默想和更深入研究的资料。

复活拉匝禄

复活拉匝禄只记载于若望福音,不过从下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见到它与对观福音的传统,尤其是路16:19-31有着奇特的相似之处。

第一个相关而奇怪的事件是若望自己所陈述(若12)伯达尼的玛利亚,她以「香液敷抹了耶稣的脚,并用自己的头发擦干」。这话显示若望的团体已很熟悉玛利亚、玛尔大和拉匝禄,可能从对观福音中(尤其从路中)认识了,亦可能是私下相识的,从而肯定若望在其福音所载资料与路的相关。玛尔大被形容为「积极」的姊妹,耶稣一抵达,她立即恭迎,玛利亚对耶稣的提问 --「为甚么?」反映出我们在路10:38-41曾读过她的潜意识。

值得特别留意的是,这家人所受的痛苦带出了耶稣对他们的关爱,若望作出了这样的评语:「耶稣素爱玛尔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禄。当他听说拉匝禄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两天。」奇怪的是,第二句子开端加上了「因此(So)」(思高译本是没有的),这真使读者困惑,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但「因此」表示耶稣故意让这些痛苦和死亡发生,作为对拉匝禄特别关爱的标记,祂就如此做了,就如祂经常容许苦痛临于祂所特别喜爱的人,为这些人来说,一如拉匝禄的遭遇一样,祂要施行一个特别的治疗,基督就是一个最佳例子,祂受了最重的苦,因此被举扬于一切之上。

从玛尔大与耶稣的对话中可见,犹太人的信念竟然大部分与基督所启示的相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耶稣最主要的敌人(法利塞人)所持的神学观念甚为接近基督信仰,例如他们相信末日的复活,撒杜塞人则不信,法利塞人也相信普遍复活观(例如加下7),玛尔大和玛利亚也信,但耶稣神奇地把这种安慰的、久远的和遥远的最后复活带到现在:「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亦即是说:「我就是末日、就是默示、就是这一刻。」玛尔大实时的信仰宣认是独特的信德行为,尤其是面对着耶稣圣言的震撼。

她的姊妹玛利亚也有类似的信仰,后者简单地问耶稣:「为甚么?你在那里?你为甚么不来?」有些现代的读者认为这是无关重要的,但事实上圣经是充满神圣的哀伤的,圣咏集申诉说:「上主,要到何时?」(咏13)和「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甚么舍弃了我?」咏22:1。的确,整本书卷如哀歌和约伯传,不停与天主纠缠而问,天主为甚么容许那些恐布的事情发生,如果天主真的要分享我们生命的最深之处,祂必然是这样做的,因此,她把心里话,即她灵魂极度痛苦的话告诉了耶稣,而祂也接纳了(若11:32)。

最令人瞩目的是若11:33:「耶稣看见她哭泣,还有同他一起来的犹太人也哭泣,便心神感伤,难过起来。」「难过」一词的希腊文远比英文强而有力,意指「高度愤慨」,从而带出下个问题:「愤慨甚么?」

对这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我们的提议也只是一个提议。不过,我们也见到,若望多次将这个故事与对观福音的传统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与路加福音联系在一起,现在有趣的是,路所记载耶稣的故事中,有个唯其独有的故事是: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内容如下:

「19有一个富家人,身穿紫红袍及细麻衣,天天奢华地宴乐。20另有一个乞丐,名叫拉匝禄,满身疮痍,躺卧在他的大门前。21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饥,但只有狗来舐他的疮痍。22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亚巴郎的怀抱里。那个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23他在阴间,在痛苦中举目一望,远远看见亚巴郎及他怀抱中的拉匝禄,24便喊叫说:父亲亚巴郎! 可怜我罢! 请打发拉匝禄用他的指头尖,蘸点水来凉润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中极甚惨苦。25亚巴郎说:孩子,你应记得你活着的时候,已享尽了你的福,而拉匝禄同样也受尽了苦。现在,他在这里受安慰,而你应受苦了。26除此之外,在我们与你们之间,隔着一个巨大的深渊,致使人即便愿意,从这边到你们那边去也不能,从那边到我们这边来也不能。27那人说: 父亲! 那么就请你打发拉匝禄到我父家去,28因为我有五个兄弟,叫他警告他们,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29亚巴郎说:他们自有梅瑟及先知,听从他们好了。30他说: 不,父亲亚巴郎! 倘若有人从死者中到了他们那里,他们必会悔改。31亚巴郎给他说:如果他们不听从梅瑟及先知,纵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了,他们也必不信服。」(路16:19-31)

这比喻与耶稣的其它比喻截然不同,只有它说出人了真名,但仍不算是一件历史事件,因为那事件并非发生在地上。最特别的是只有这个故事中 -- 说一个死了的人成了争议的中心,争议他是否应该回去向那富翁的兄弟做见证 -- 那人的姓名是耶稣唯一死而复活的好友,更奇怪的是其结语:「如果他们不听从梅瑟及先知,纵使有人从死者中复活了,他们也必不信服。」这话惊奇地很接近若5:46-47:「若是你们相信梅瑟,必会相信我,因为他是指着我而写的。如果你们不相信他所写的,怎会相信我的话呢?」由此可见,耶稣起码可能在路16:19-31藉一些真人真事带出一个属灵的道理。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耶稣这里的高度愤慨便容易理解了,因为如果拉匝禄之死一如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所述,那便证明了拉匝禄是死得很可怜的,耶稣的好友不是意外地死去或病死,而是归咎于团体里富有人家的(严重)疏于照顾,他们可为而不为,现在却假慈悲地哀悼。事实上在初期教会里,一些教父断然指出那富翁是法利塞人西满(参阅路7)。

在路与若的比较中,最后有趣的一点是这复活拉匝禄故事的结语,故事中耶稣呼号拉匝禄出来的高潮后,竟然完全没有说群众目睹耶稣的天主德能后,便屈膝朝拜祂,反而说他们立即图谋杀害耶稣。这也连贯了若10:34-35所引述的咏82,天主圣言来了,那些「神」(判官)的确是假牧人,他们利用了天主所赐的权力去做坏事。不过,因为天主圣言真的赐给他们权位,他们确是真先知,只不过他们因拒绝基督而自我谴责,这境况在盖法真预言中清楚可见。

他们中有一个名叫盖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对他们说:「你们什么都不懂,也不想想: 叫一个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灭亡;这为你们多么有利。」这话不是由他自己说出的,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才预言了耶稣将为民族而死;不但为犹太民族,而且也是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儿女都聚集归一。从那一天起,他们就议决要杀害耶稣。(若11:49-53)

那领受了圣言的「神」被自己拒绝圣言的行为而被审判,坏牧人想的只是要杀害善牧。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1:25:「然而,更重要的是耶稣将复活的信仰系于祂个人身上:「我就是复活和生命」(若11:25)。在最后一天,耶稣自己将使一些曾经信从祂、吃过祂的肉、喝过祂的血的人复活。祂在世时已给了复活一个标记和保证,就是使一些去世的人活过来,并以此宣告祂自己的复活,不过祂的复活属于另一层面。祂以「约纳的标记」(玛12:39),圣殿的标记来论述这件绝无仅有的事:祂宣告在死后第三日必会复活。」(994)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很明显,若望所载拉匝禄的复活圣迹含有救赎意识的重要指针,这是肯定的,因为自此起,公议会决定杀害耶稣(参阅若11:53),这将成为救赎「民族」的死亡,并为了普世的救赎而把「那四散的天主子民召集起来。」然而,耶稣已说过借着圣死而战胜死亡,在复活拉匝禄的事件里,耶稣向玛尔大保证说:「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11:25-26)

--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7年11月25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若望假定我们对另外三卷福音已熟悉。

2. 拉匝禄是玛利亚和玛尔大的兄弟,这在其它三卷福音已提及,尤其是路加福音。

3. 耶稣故意不在拉匝禄患病时前往他那里去,这是出于爱和期望天主获得更大的光荣和对拉匝禄的祝福。

4. 玛尔大和玛利亚均相信末日的复活。

5. 耶稣清楚表示自己就是复活。

6. 耶稣经验了人性的全部情感。

7. 耶稣可能因为拉匝禄如何死去的原因而高度愤慨,这可从路16:19-31的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作比较时见到。

8. 耶稣祈求借着自己的行为更彰显天主的光荣,然后呼号拉匝禄从坟墓里出来。

9. 一如富翁与拉匝禄的比喻所示,若望立即指出那些不相信梅瑟的人也不会相信祂,反而图谋杀害祂。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第13课提议答案

注意:为了最有效地学习,阅读答案前,请先自己回答问题。

读若10:1-42

1.教会就是羊栈和羊群,羊栈是一个地域,可能是个洞穴、是个棚、或者是块被围墙所绕的空地。有时,牧羊人会搜集些树干来围住他们的羊群。同样,教会是耶稣羊群的避难所,而羊群又组成了教会,这些羊群/人成为教会的身体。就如教理所说,当耶稣把天国(指地上教会)的钥匙交给我们首任教宗伯多禄时,祂同时授权给他和其它宗徒去治理教会,对此祂向伯多禄重申说:「你牧放我的羊群」、「你喂养我的羊群」(若21:16-17)。「贼」和「强盗」是那些披着羊皮的狼,又指那些藉假道学去诱人走上迷路的人。

2.耶稣就是羊的牧人,「看门的」人是天主圣父,我们(基督徒)就是「羊」。

3.我们借着聆听教会的训导而认得耶稣的声音,基督说:「你们要提防假先知!他们来到你们跟前,外披羊毛,内里却是凶残的豺狼。」(玛7:15)在这句话里,我们很容易被自称有真理的人的教导所欺骗。耶稣只建立了一个教会,并把训导和牧放羊群的权柄交给了它,作为祂的羊,我们借着教会的教导而听见祂的声音。

4.耶稣是门,正如祂在若14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耶稣就是通往救恩的门。

5.从这美丽的圣咏所见,有了天主作为牧者,我们是一无所缺的,祂赐给我们安息、平安和安慰,我们甚么都无惧,因祂与我们同在,在患难时会得到祂的慰藉,祂借着自己的体血喂养我们,当我们患病时会借着司铎的手给我们傅油,我们的喜悦满至溢出,祂赐给我们与祂共永生,这就是耶稣来而要赐的「更丰富的生命。」

6.「佣工」为了工资而工作,牧人为了爱他的羊而全心服务,分别犹如褓母和母亲。

7.是指外邦人(非犹太人),耶稣来为拯救全人类。

8.祂指的是即将面对的苦难──钉死于十字架,祂甘愿为了世界付出性命。

9.是,天主的话经常令人与人之间分裂,在玛10:34里,耶稣说:「我来不是为带平安,而是带刀剑。」这把剑就是圣经所说的「圣神作利剑」(弗6:17),祂把人分成两派 -- 信的和不信的,祂使夫妇、亲人和朋友关系破裂,但我们有自由抉择是否相信耶稣。

10.耶稣说,祂已经告诉了他们,且以圣迹证明了,他们却拒绝聆听且不相信,祂指出他们不相信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属于祂的羊,因为祂的羊(通过教会)认识祂的声音,并且服从祂。

11.不,这不是救恩的保证,人人有可能跌倒。然而,这也不表示天主教信徒没有重生或没有保证,我们借着洗礼而重生,只要我们遵守诫命和真诚地接受教会的教训,便能得到保证。我们跌倒时会有圣事的帮助,但切勿过于自信,以为可有免罪的优待,一个人要遵守诫命和服从教会,保禄也曾说:「我痛击我身,使它为奴,免得我给别人报捷,自己反而落空。」(格前9:27),又说:「为此,我可爱的,就如你们常听了命,不但我与你们同在的时候,就是如今不在的时候,你们更应该听命。你们要怀着恐惧战慓,努力成就你们得救的事。」(斐2:12)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3课

「善牧」

简介

若望现在带我们到一个新庆节(祝圣圣殿节:Hanukkah)和对旧约的一套新演绎,把过去九章的要点展示出来。又在善牧的讲道中,见到我们见到耶稣是新梅瑟,也可见到另一人物──即以色列历史中一位很能干的牧人达味。我们亦可见到耶稣就是天主的牧人和达味之子:一位默西亚的神人开展了新约、祝圣了新圣殿和新祭,并审判假牧人,他们的罪损毁了旧的盟约。

若10:1-42

1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2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3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4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5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反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6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所讲的是什么。7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我是羊的门;8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没有听从他们。9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着草场。10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灭; 我来,却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11我是善牧: 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12佣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见狼来,便弃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赶散了,13因为他是佣工,对羊漠不关心。14我是善牧,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15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我并且为羊舍掉我的性命。16我还有别的羊,还不属于这一栈,我也该把他们引来,他们要听我的声音,这样,将只有一个羊群,一个牧人。17父爱我,因为我舍掉我的性命,为再取回它来:18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我有权舍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19因了这些话,犹太人中间又发生了纷争;20他们中有许多人说:「他附魔发疯,为什么还听他呢?」21另有些人说:「这话不是附魔的人所能说的;难道魔鬼能开瞎子的眼睛么?」22那时,在耶路撒冷举行重建节,正是冬天。23耶稣徘徊于圣殿内撒罗满游廊下。24犹太人围起他来,向他说:「你使我们的心神悬疑不安,要到几时呢?你如果是默西亚,就坦白告诉我们罢!」25耶稣答复说:「我已经告诉了你们,你们却不相信;我以我父的名所作的工作,为我作证,26但你们还是不信,因为你们不是属于我的羊。27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随我;28我赐与他们永生,他们永远不会丧亡;谁也不能从我手中把他们夺去。29那赐给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为此,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将他们夺去。30我与父原是一体。」31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砸死他。32耶稣向他们说:「我赖我父给你们显示了许多善事,为了那一件,你们要砸死我呢?」33犹太人回答说:「为了善事,我们不会砸死你;而是为了亵渎的话,因为你是人,却把你自己当作是天主。」34耶稣却向他们说:「在你们的法律上不是记载着:『我说过: 你们是神么』么?35如果,那些承受天主话的,天主尚且称他们为神──而经书是不能废弃的──36那么,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因为说过: 我是天主子,你们就说: 你说亵渎的话么?37假使我不作我父的工作,你们就不必信我;38但若是我作了,你们纵然不肯信我,至少要信这些工作,如此你们必定认出父在我内,我在父内。」39他们又企图捉拿他,他却从他们手中走脱了。40耶稣又到约旦河对岸,若翰先前施洗的地方去了,并住在那里。41有许多人来到他那里说:「若翰固然没有行过神迹,但若翰关于这人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42许多人就在那里信了耶稣。

问题探讨

读若10:1-42

1.先看若10:1。「羊栈」是甚么呢?(参阅教理 #553)

2.先看若10:2-3。谁是「羊的牧人」?谁是「看门的」人?谁才是「羊」?

3.在若10:4-5,耶稣说羊认得牧人的声音。我们要怎样才认得耶稣的声音呢?

4.犹太人不明白耶稣的话,故祂要解释。在若10:8,祂说祂是羊的门,祂所称先祂而来的「贼和强盗」是指谁呢?

5.先看咏23。甚么叫做「更丰富的生命」?(若10:10)

6.先看约7:1-3和依40:11。「善牧」与「佣工」有何不同呢?

7.在若10:16,耶稣说祂还有「别的羊,不属于这一栈。」这别的羊是指谁呢?

8.在若10:18,耶稣说「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耶稣这话意指甚么呢?

9.先看玛10:24-38。在若10:19里,我们见到犹太人间发生了纷争,你认为这些纷争是否由于耶稣的言论呢?原因何在?

10.在若10:24,法利塞人要求耶稣坦言自己是不是默西亚,耶稣如何响应呢?祂说他们不相信的理由是甚么呢?(若10:26)

11.先看若10:29。这话是否表示,当你接纳耶稣为主和救世主后,你一定不会失去救恩呢?参阅玛24:13、25:31-46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耶稣是我们的牧人,我们是祂的羊,羊往往是驯服的,驯服是甚么意思呢?你愿意由耶稣带领呢,还是愿意由你自己操纵命运,尤其当你认为这是属于「私事」范畴的时候?

2.在若10:16,耶稣说只有一个羊群和一个牧人,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日世界已有超过三万个不同的基督教派,每个都声称教导真理,但彼此的信条和教训截然不同,你又怎样鉴别真伪呢?牧人究竟在那里呢?(参阅玛16:18-19)

3.你怎样知道教会教导甚么呢?你有没有《天主教教理》呢?如有,是否阅读它呢?

4.在法利塞人的眼中,耶稣只是人而不是天主。耶稣是真天主亦是真人,今日的人却喜欢只强调祂的人性,他们有时会说祂是个先知而不是「在天上远离他们」。你认为这是否会令人不敬畏耶稣,以致最终不相信祂是天主呢?

5.善牧耶稣甘愿为我们(祂的羊)舍掉自己的性命,你能否为主舍身呢?你爱祂的程度可否足以为了信德和爱德而牺牲性命,犹如初期教会的基督徒一样呢?

其它研读

善牧

耶稣刚在若9严厉谴责法利塞人和圣殿的领袖,现在若望转向另一庆节(若10:22),但善牧的道理也延续之前的话题。

牧人在旧约中是普遍受人敬重的,亚伯尔、亚巴郎、雅各伯、梅瑟、达味和亚郎都是牧羊人,耶稣的话要提醒人记得这些人,尤其是梅瑟和达味,我们稍后便会谈到。

我们先稍微谈一下牧人,在圣经里,牧人象征智者,他们了解天主的子民,这意识是根深柢固的,不但反映在这些圣经人物的生活上,也见于以色列用作灵修书的圣咏集里(参阅咏23, 95)。这些平静和幽雅的牧场和如镜一般的水容易给现代的都市人一种错觉,我们会忘记羊有牧人是出于需要。羊习惯群体生活并很温良,但他们不会说话,很容易失掉,容易恐慌,他们会站在溪水里饮水,直至羊毛湿透,从而使身体过重而摔倒被淹。这个圣经形象为人类来说是一个提醒,男人和女人虽然都聪明,一旦没有天主的带领,人便变得愚蠢而容易迷路。

一个人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当他深信自己是「瞎子的响导,是黑暗中人的光明,愚昧者教师,是小孩子的师傅」(罗2:19-20),这正是若望福音里耶稣的敌人的心态,就如耶稣在上一章所指,他们的过度自信蒙蔽了他们的眼睛。

他们不但看不见,同时也是罪人,耶稣要藉他们自己的(而非别人的)所作所为来控告他们,说明审判的时候到了,并指出在他们的圣经里所承诺的新盟约已经开始了。很清楚,耶稣是暗指犹太人在祝圣圣殿节礼仪中所用的经文:则34:

1上主的话传给我说:「2人子,你应说预言攻斥以色列的牧者,向他们讲预言说:吾主上主这样说:祸哉以色列的牧者!你们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应该牧养羊群?3你们吃羊奶,穿羊毛衣,宰肥羊,却不牧养羊群:4瘦弱的,你们不扶养;患病的,你们不医治;受伤的,你们不包扎;迷路的,你们不领回;遗失的,你们不寻找,反而用强力和残暴去管治他们。5因为没有牧人,羊都四散了;羊四散后,便成了一切野兽的食物。6我的羊在群山峻岭中迷了路,我的羊四散在全地面上,没有人去寻,没有人去找。7为此牧者啊,听上主的话罢!8我指着我的生命起誓──吾主上主的断语──因为我的羊群由于没有牧者,成了猎物;我的羊群成了一切野兽的食物,因为我的牧者不寻找我的羊,只知牧养自己,而不牧养我的羊:9为此,牧者啊,听上主的话罢!10吾主上主这样说:我要攻击那些牧者,从他们手里追讨我的羊,我不再让他们牧放羊群;这样,牧者便不能再牧养自己了;我要从他们口中救出我的羊,不再作他们的食物。11因为吾主上主这样说:看,我要亲自去寻找我的羊,我要亲自照顾我的羊。12犹如牧人在羊群失散的那日怎样寻找他的羊,我也怎样寻找我的羊;我要把那些曾在阴云和黑暗之日四散在各地的羊,从那些地方救回来。13我要从各民族中将他们领出,从各国将他们聚集起来,领他们回到自己的地域;我要在以色列的群山上,溪水畔,以及本国的一切牧场上牧放他们。14我要在茂盛的草原上牧放他们,在以色列的高山上有他们的羊栈,在那里他们要卧在舒适的羊栈里,在以色列的群山上,在肥美的牧场上吃草。15我要亲自牧放我的羊,亲自使他们卧下──吾主上主的断语──16失落的我要寻找;迷路的,我要领回;受伤的,我要包扎;病弱的,我要疗养;肥胖和强壮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义牧放他们。17我的羊群啊!关于你们,吾主上主这样说:看,我要在羊与羊,绵羊与山羊之间,施行审判。18你们在茂盛的草场上吃饱后,就用蹄子把吃剩的践踏;喝足了清水,就用蹄子把剩下的弄脏,你们还以为是件小事吗?19我的羊群就该吃你们蹄子踏过的草,喝你们蹄子弄脏的水?20为此,吾主上主向他们这样说:看,我要亲自在肥羊与瘦羊之间施行审判,21因为你们用臀部,和肩膀排挤,用角抵撞一切病弱的,直到把他们赶到外面;22因此我要拯救我的羊,使之不再作猎物;我要在羊与羊之间施行审判。23我要为他们兴起一个牧人,那即是我的仆人达味,他要牧放他们,作他们的牧人。24我,上主要作他们的天主,我的仆人达味在他们中作领袖:这是我上主说的。25我要同他们订立平安盟约,使猛兽由那地上灭绝,他们便可在旷野中安居,在森林里安眠。26我要祝福他们和我山丘的四周,按时降雨,那是满带幸福的雨;27因此田间的树木要结果,地要有出产;他们将安居在本乡。当我打断他们所负的轭,由奴役他们者的手中救出他们时,他们必承认我是上主。28他们不再作异民的猎物,地里的野兽也不吞噬他们,他们反而要安居乐业,不再受人恐吓。29我要使植物为他们而茂盛,他们在这地上不再为饥荒所消灭,也不再受异民的羞辱:30如此,他们必承认我上主是他们的天主,且与他们同在,而他们──以色列家族,是我的百姓──吾主上主的断语──31你们作我的羊群,是我牧场上的羊群;我是你们的天主──吾主上主的断语。」(则34:1-31)

耶稣称自己为善牧,这使人想起梅瑟(他在依63:11、户27:17和咏77:20被称为以色列的牧人),正好吻合若望福音时常把耶稣视为新梅瑟,更进一层,它把耶稣为默西亚「达味之子」(另一牧人)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祂开辟了「新盟约」(耶31:31),因为以色列没有忠于西乃的旧约。厄则克耳完全认同这点,他谴责那些假先知,因为他们剥夺并吃掉羊而不是喂养它们。天主谴责了这些恶牧人,并透过先知而许诺:「我要亲自去寻找我的羊,我要亲自照顾我的羊。犹如牧人在羊群失散的那日怎样寻找他的羊,我也怎样寻找我的羊」(则34:11-12),又说:「我要为他们兴起一个牧人,那即是我的仆人达味,他要牧放他们,作他们的牧人。」(则34:23)简而言之,先知许诺的(于圣言成了血肉,降生成为达味之子时应验)寻找迷失的羊的默西亚来自达味家。

提及祝圣圣殿节是要强调耶稣的话,祂指出借着达味家族而来的默西亚开辟了新约,尤其是则中这段经文阐明得很清楚。因为祝圣圣殿节是庆祝圣殿被安提约古厄丕法乃亵渎后而重新祝圣(参阅加上和加下),若望早在若2已清楚地指出耶稣才是真圣殿,而耶路撒冷的圣殿只不过是个形象,他也在若7道明这个真圣殿为洗礼时的活水之源,藉祂而赐下圣神。在这里,实际上耶稣是说自己是被「祝圣」的(若10:36),作为新梅瑟和达味之子,祂开辟了新的盟约;作为新圣殿和大司祭,祂开始了为祂的羊而付出性命的祭献,但祂却把性命取回来(若10:14-18);作为善牧,祂驱散了那些假牧人,而自己亲自做羊群的牧人;作为降生成人的天主,祂有权这样做,因为祂与父原是一体。

「我说过:你们是神。」

犹太人深知耶稣声称自己是天主,故拿起石头来要砸死祂(若10:31)。但现代的读者对耶稣的反应感到困惑,当然,祂的反应相似那个瞎子所运用的常理(若10:32),祂说:「如果我说的是谎言,我怎能行这些奇迹呢?」犹太人的反应就像昔日对瞎子所做的一样,他们固执己见而不肯听真话,他们的逻辑是:「耶稣一定是讲亵渎话,因为祂称自己是以人形展现的天主,但这不可能是真的,否则就意味他就是以人形展现的天主,我们已判定这是不可能的事。」有鉴于此,耶稣采取了另一手法。

耶稣答说:「在你们的法律上不是记载着:『我说过: 你们是神』么?35如果,那些承受天主话的,天主尚且称他们为神──而经书是不能废弃的,36那么,父所祝圣并派遣到世界上来的,因为说过: 我是天主子,你们就说: 你说亵渎的话么?」

耶稣引述了咏82:6,有些现代的释经家认为耶稣引述这段圣咏是超自然地扭转到泛神论的一种手法,说人人都像祂是神,为的是要软化祂自称具有天主性(若10:30),但事实却正好相反。我们在第二课时已讨论过,圣经的作者知道──也相信其读者可以看出──圣经的引述或隐喻会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因此,若望期望我们看出他怎样运用整篇咏82,而不是单单一节──来演绎其环境,那篇圣咏涉及不义的判官利用权和势,尤其利用了上主赐给的「天主圣言」来作不义的事,情况就像现在运用天主所给予的权柄的耶路撒冷当权者,谴责了耶稣一样。圣咏对这些「神」发出了谴责,就是这些人借着天主所给予的身份来压迫、盗取和欺骗贫弱的人,那使他们成为神的东西也谴责了他们:那写在法律上的圣言。他们被高举,却因自己的罪而从高处坠落而亡,现在成了血肉的圣言在此审判了他们。简而言之,耶稣并没有软化其声明,反而更加重了语气。如果人借着梅瑟而领受天主圣言成了「神」,那么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本身不是更能证明自己是真天主吗?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若10:1-10:「教会是一个羊栈,它的唯一必经之门就是基督。教会也是一个羊群,天主亲口预言自己是它的牧人,祂的羊群虽由其它牧人管理,但始终由基督亲自领往牧场喂养,祂是善牧和众牧人之首,祂曾为羊群舍掉自己的性命。」(754)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年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在复活期的第四主日,我们会读到善牧的寓意,写在圣若望的若10内。

这寓意最初的话已解释其逾越意义,基督说:「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我们知道这些话在祂的苦难中确认了,基督在十字架上舍掉自己的性命是完全出于爱,祂最主要是要回应圣父的爱,圣父「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衪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耶稣履行「来自天父 …. 的命令」(若10:18)在显示其爱的同时,耶稣自己以其特别的方式感受到天父的爱,祂的讲道肯定这点,祂说:「父爱我,因为我舍掉我的性命,为再取回它来。」在加尔瓦略山的祭献就是交出自己,是祂以性命作礼物,然后在父内取回圣子更堂皇的性命,因此,对圣子自我牺牲的回报就是复活的礼物。基督明白这点,也在善牧的寓意中表达出来:「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我有权舍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这是我由我父接受的命令。」(若10:18)

这些话清晰地指向复活,表达了逾越奥迹的深刻内涵。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79年5月9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耶稣谴责了假牧人──耶路撒冷圣殿的当权者和法利塞人。

2. 祂声称自己是善牧。

3. 这名号不只指向梅瑟,更指向达味和达味家族的默西亚,祂是「达味之子」。

4. 祂这些话是在祝圣圣殿节说的。

5. 在这庆节,旧约的主要记载是则34,则谴责了以色列的假牧人,并许诺天主自己会带领以色列,也承诺来自达味家族的默西亚会牧放以色列。

6. 耶稣称祂与父原是一体。

7. 面对犹太人想用石头砸死祂,耶稣引述了咏82,再次强调其圣言成了血肉的声明。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何谓原罪?

对于原罪,思高版圣经辞典第1426条有及其详尽的注解(有数页之多)。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人尝试用较为通俗的方法加以说明,严肃的读者请务必参照思高版圣经辞典第1426条的精确定义。

原罪中所说的“罪”(英语称其为sin),不是指违法犯罪(英语称其为crime),而是指故意违反天主的旨意或者因这种违反而造成的与天主疏远的状态。

我们的原祖亚当、厄娃在伊甸园时与天主朝夕相处,这种与天主亲密接触的状态便是无罪,而且因无罪他们还能从天主那里获得恩宠(英语称为grace)。这种恩宠是因天主圣神驻在人内而获得的。

当亚当、厄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后,他们便处于因违反天主旨意而造成的与天主疏远的状态。那么这种状态便称为罪。由于他们的后代都在这个世界上繁衍,其后代同样处于与天主疏远的状态,所以我们也是有罪的。由于这个罪不是因我们的过错而犯的,而是原祖使我们繁衍在这个世界上,使我们远离了天主,所以我们称其为原罪(original sin)。

赏与罚,天堂与现世是相对应的。生活在天堂(即与天主生活在一起)是人类本应具有的状态,这是天主的赏赐。既然我们现在无法与天主生活在一起,这便是罚了。而罚是与罪相关联的,没有罪就不会有罚。既然有罚,就说明我们有罪。罪(sin)这个概念基本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但是,天主有着无限的仁慈,祂仍可使我们在现世获得恩宠,即天主圣神可以驻在我们内心,确切地说就是天主圣神与我们结合在一起。不过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无罪。天主是完美无瑕的,祂不能和罪结合在一起。

小时候我外祖母给我讲的一件事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天主为什么不能与罪结合在一起:我们知道蚕是很爱干净的,它吐出无瑕的丝供人们做丝绸用;而苍蝇是很脏的。外祖母对我说:“蚕宝宝最爱干净了,如果苍蝇叮过它,它就活不成了,它冤死了。”

所以要想获得现世的恩宠,我们必须接受洗礼而洗去(或赦免)我们的原罪和本罪(因我们自己的过错而犯的sin)。当然,我们受洗成为基督徒后依然会犯罪,所以我们需要以神父为中间人向天主表示忏悔,而天主又通过神父赦免我们的罪,使我们重新获得恩宠。

同样道理,有罪的人是升不了天堂的,至少死后不能直接升天堂。他需要先去炼狱,把所有的罪涤净后才能进入天堂。

除了圣母以外,在现世人人都有原罪。为什么圣母污染原罪呢?这又牵涉到与天主结合的问题。圣母是因圣神受孕的,而圣神无法与罪结合在一起,所以圣母不可能有原罪。

参考文献:思高版圣经辞典

若望福音第12课提议答案

注:为了使你在学习中获得最大收益,请务必在看答案前,独自回答全部问题。

读若9:1-41

1. 问题是基于一个假设,认为人所受的苦是因为那人或其祖先犯了罪。换言之,门徒们以为那个人生来就失明是他或其父母犯了重罪的证明。

2. 对依撒意亚先知来说,不是所有苦难均属惩罚,也不表示犯错,他所预言的耶稣就是无罪的,但祂却受了许多苦。依撒意亚指出,天主要我们受苦本身并不表示对我们的一种罪罚。

3. 则18一开始便指出天主对民间流传的父债子偿的理念全不认同,天主不但不支持这想法,更要选民从此勿再发表类似言论,而且由那几节中可知,天主要人一人做事一人当。

4. 就如天主教教理所说,痛苦也可以是天主的恩宠,是基督借着圣神而赐给的,尤其是痛苦使我们结合于基督的苦难。又如天主教教理指出,救恩藉耶稣的苦难而来,因此,苦难成为参与耶稣救世工程(的一种方法)。

5. 耶稣是「世界的光」,这主题在若里反复出现,并提醒我们帐棚节,这庆节和旧约的启示指向未来的耶稣基督。耶稣借着圣言而使瞎子复明,不只圣言是「世界的光」,祂更赐给光(「看见」)。耶稣不但藉圣言来治病,且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这是有意义的。首先,用泥使人想起天主在起初用泥来创造人(创2:7),因为祂曾用泥创造,这次祂选择了用物质 -- 特别是泥来再创造。再者,借着物质(在这里是用泥)带来救恩(治疗),耶稣采用了世俗人所能体验的东西 -- 借着身体、借着物质。就如教理所示,天主借助了人可以感觉到的标记(言语和行动),这是我们生活上所能触觉到的。这些可以感觉到的标记称为圣事,有效地实现其标记所表达的恩宠,正如泥对瞎子的功效。若望福音里多处见到运用圣事(或可以感觉到的标记)来分施天主的生命。

6. 瞎子去洗涤的史罗亚水池就是司祭去取水回圣殿(过去的帐篷)的水池,司祭把水倒在全燔祭台上,以纪念以民在旷野时水由盘石流出一事。在第九课,我们读过出17:6和户20:10-13记载水从盘石流出来消除以民的渴。则47:1-12说有水从圣殿涌出,在若7:37-39,耶稣表示自己就像厄则克耳神视中的圣殿,祂是真的圣殿、是至圣之所的心脏,帐棚节的水、梅瑟的盘石所流出的水和瞎子用来洗涤眼睛的水(更不用说我们受洗时所用的水),均源于耶稣的圣心。在若7:37-39,若望说凡相信祂的人,待祂受光荣时,便要领受圣神。就是那从祂心中流出的水(若19:34-35),成了治疗瞎子的活水,借着洗礼和圣体圣事赐给我们天主的生命。

7. 从若9:16和9:24中可见到法利塞人质疑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他们关注的不是治病,而是在安息日工作,他们认为耶稣既然在安息日施行圣迹,祂必然是个罪人、不可能是默西亚,因为如果祂是默西亚,就必遵守梅瑟法律,法律禁止人在安息日工作,但法利塞人所「看」不见的,正是安息日的真精神。

8. 法利塞人再三地质问瞎子,显示他们根本不想知道真相,就如上面所说,他们只想证明耶稣是个罪人,意即不是默西亚。没有其它,他们只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更想证明自己才是成义的。法利塞人拒绝光和真理,他们知道那光能披露他们陷于黑暗中,显示出他们并不是自己声称的那么聪明,更何况那光足以披露他们心中有罪,于是他们便以提问来逃避那光。

9. 在若9:11被问及他的眼睛如何看见时,瞎子答道:「名叫耶稣的那个人」开了他的眼;在若9:17再被问及差不多相同的问题时,瞎子由原本称呼耶稣是「那个人」改为「一位先知」;若9:35见到耶稣时,便承认祂是「人子」;最后在若9:38,他称耶稣为「主」。从这几节中,我们可看到瞎子不但眼睛获赐光明,灵性上也获得光明,他逐渐地「看见」耶稣真正的身份。

10. 若9:20-23显示初期的基督徒不太容易承认信仰耶稣基督,从所学经文可知,宣认对耶稣的信仰往往会造成家庭分裂,为了避免被逐出会堂,家庭间往往互相攻击,而不会互相保护。瞎子的父母由于害怕犹太人,当被法利塞人问及其子发生了甚么事时,也不敢维护他。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 – 由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 – 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

若望福音 第12课

光照

简介

若望福音的「水」和「光」的双重主题与帐棚节有关(由若7开始),现在通过在史罗亚水池治好瞎子,把它推向高潮,同时,反对耶稣的势力和与祂的分歧亦创新高。若望利用这机会再次显示圣洗的另一象征,就是作为光照的大圣事,同时也显示耶稣降生在人世间引起的分裂和危机。

9:1-41

1耶稣前行时,看见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2他的门徒就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3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4趁着白天,我们应该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来到,就没有人能工作了。5当我在世界上的时候,我是世界的光。」6耶稣说了这话以后,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7对他说:「去,到史罗亚水池里洗洗罢!」──史罗亚解说「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来就看见了。8于是,邻居和那些素来曾见他讨饭的人,就说:「这不是那曾坐着讨饭的人么?」9有的说:「就是这人,」有的说:「不,是另一个很相似他的人。」那人却说:「就是我。」10他们问他说:「你的眼睛究竟是怎样开的呢?」11他答复说:「名叫耶稣的那个人,和了些泥,抹在我的眼上,给我说: 你往史罗亚去洗洗罢;我去了,洗了,就看见了。」12他们又问他说:「那个人在那里?」他说:「我不知道。」13他们便将先前瞎眼的人,领到法利塞人那里。14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那天,正是安息日。15于是,法利塞人又诘问他怎样看见了。那人就向他们说:「他把泥放在我的眼上,我洗了,就看见了。」16法利塞人中有的说:「这人不是从天主来的,因为他不遵守安息日。」有的却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奇迹?」他们中间便发生了纷争。17于是,他们又问瞎子说:「对于那开了你眼睛的人,你说什么呢?」瞎子说:「他是一位先知。」18可是,犹太人不肯相信他先是瞎子而后看见了,等到叫了复明者的父母来,19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么?你们说他生来就瞎么?怎么他现在竟看见了呢?」20他的父母答复说:「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儿子,也生来就瞎。21如今他究竟怎么看见了,我们却不知道;或者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你们问他罢!他已经成年,会说自己的事了。」22他的父母因为害怕犹太人,才这样说,因为犹太人早已议定:谁若承诺耶稣是默西亚,就必被逐出会堂。23为此,他的父母说: 他己经成年,你们问他罢!24于是法利塞人再把那先前瞎眼的人叫过来,向他说:「归光荣于天主罢!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25那人回答说:「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 我曾是个瞎子,现在我却看见了。」26他们又问他说:「他给你作了什么?怎样开了你的眼睛?」27他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了你们,你们不听;为什么又愿意听呢?莫非你们也愿意做他的门徒么?」28他们辱骂他说:「你去做他的门徒好了!我们是梅瑟的门徒。29我们知道: 天主曾给梅瑟说过话;至于这人,我们不知道他是从那里来的。」30那人回答说:「这真奇怪!你们不知道他是从那里来的,他却开了我的眼睛。31我们都晓得天主不俯听罪人,只俯听那恭敬天主,并承行他旨意的人。32自古以来从未听说: 有人开了生来就是瞎子的眼睛。33这人若不是由天主来的,他什么也不能做。」34他们却向他说:「你整个生于罪恶中,竟来教训我们?」便把他赶了出去了。35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了,后来遇见了他,就给他说:「你信人子么?」36那人便回答说:「主,是谁,好使我去信他呢?」37耶稣对他说:「你已看见他了,和你讲话的就是!」38他遂说道:「主,我信。」遂俯伏朝拜了耶稣。39耶稣遂说:「我是为了判别,才到这世界上来,叫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叫那些看得见的,反而成为瞎子。」40有些和他在一起的法利塞人,一听了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是瞎子么?」41耶稣回答说:「你们如果是瞎子,就没有罪了;但你们如今说:我们看得见,你们的罪恶便存留下了。」

问题探讨

读若9:1-41

1. 门徒们在若9:2向耶稣提出的问题是基于一个假设,那是甚么样的假设呢?

2. 先看依53:3-6。这段经文对门徒们在若9:2向耶稣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启示呢?

3. 先看则18:1-4。这段经文与若9:2-3有何关系呢?

4. 在若9:3,基督确定那瞎子不是因为犯了罪而受苦,「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基督的话有何意义呢?请参阅天主教教理第15081521段。

5. 先重读若8:12-13,若9:5重复了前者的甚么主题呢?耶稣使那人治愈而重见光明有何意义呢,特别是把泥抹在其眼上?(提示:参阅创2:7、教理10841131

6. 先重看若7:37-9和出7:6、户10:10-13和则47:1-12。这些章节与耶稣叫那瞎子「去,到史罗亚水池里洗洗罢!──史罗亚解说「被派遣的」有何关系呢?

7. 先看若9:169:24。法利塞人怎样先入为主地严厉质问瞎子?他们疏忽了甚么呢?

8. 法利塞人再三质问瞎子,而瞎子每次都作出相同的回答,法利塞人的态度表明了甚么呢?

9. 先顺序看若9:11, 9:17, 9:359:38。各节中有何不同?这些差别有甚么重要性呢?

10. 9:20-23对我们有何启迪呢?

问题反思

默想天主圣言最好的方法是把圣经金句深化在生活里,每课都特显圣经纪念金句,或者由你自己选择一金句,下述提出一些主题作参考用:

1. 在若9:2中,门徒们认为瞎子之所以看不见,是由于自己犯了罪,抑或是其父母犯了罪。你也曾感到生活中「不幸的遭遇」是一种罪罚吗?试想在你生命历程里所发生的事,你真的认为是一种报应吗?天主怎样看待这些想法呢?

2. 先看若9:3。试想哪些是天主的工作在你身上显扬出来?

3. 也许我们不是失明的人,但在灵性和感性上往往是个瞎子。试列出你多少次视而「不见。甚么蒙蔽了你呢?你怎样重新「看见」呢?你是否在某时某刻对某些事视而不见呢?向主祈祷吧!求祂开启你、治愈你!

4. 先看则18:2的格言。你是否时常因困难和痛苦而埋怨父母呢?你为何那样做呢?就算你把生活上的问题都推到父母的身上,你不是仍要面对那些困难吗?你怎样才可以对自己的错和问题负起责任,而宽恕父母所犯的错呢?

5. 在若9:35,耶稣问那人:「你信人子么?」耶稣也向我们提出同样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就像那人向耶稣所问的一样:「主,是谁,好使我去信他呢?」你真的认识耶稣是谁吗?你因为祂为你做了一些事而相信祂吗?或者你只是因为祂就是而爱祂吗?你怎样才可以更加认识耶稣,好使自己能够更接近祂——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的天主子呢?

6. 在若9:35,当那人被逐出会堂,耶稣便去寻找他。试想一下,你曾说了对方不想听的真话而把你驱逐出去,在那时,你曾感到耶稣也来寻找你吗?对你来说,耶稣来寻找你、想找到你(尤其当你被逐出时)有甚么意义呢?也想一想并写下来,在你生命历程中,你去寻找耶稣的经验,你是否需要耶稣时才去找祂,或者也在其它时候去找祂呢?甚么驱使你去寻找耶稣并想接近祂呢?

7. 由于害怕犹太人和怕被逐出会堂,瞎子的父母被法利塞人质问时不敢为儿子辩护。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往往使家庭分裂,你曾否经验过因相信耶稣而与家人分裂呢?你曾经是否因为害怕这种分裂而不敢宣认耶稣就是救世主呢?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怎样面对呢?

其它研读

无辜的痛苦

在若9:2,耶稣的门徒表达了持之已久的误解:一个人受苦便证明他曾犯了罪。旧约中的约伯传清楚地反对这观念,先知们(参阅依53)也直言反对。可惜的是,堕落了的人类往往喜欢这样判断别人,但福音摧毁了认为痛苦是犯罪的后果的这种逻辑。同样,先知们(则18)和耶稣均反对父错子继的观念。

耶稣强调瞎子受苦与其犯罪无关,「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3),他受苦是天主给他的荣誉、甚至是对他的一份喜悦。我们不是说受苦本身是好的,而是人与基督同甘共苦时,便能带给自己和他人救赎,最卓越的例子正是无罪的基督,祂的苦难救赎了整个人类,但又如那瞎子所示,除了基督外,不少无辜的人受苦,玛利亚要亲眼见到圣子受难至死、保禄也无辜地受苦。就这样,每位无辜的受苦者与基督一起受苦而奥妙地参与了祂的工程,这种苦彰显出基督身体的美善来,以至保禄写道:「如今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因为这样我可在我的肉身上,为基督的身体──教会」(哥1:24)。简而言之,没有甚么──包括无辜者的痛苦──是白费的,基督把一切转化成建立祂的身体,正如祂在瞎子痛苦上所做的。

世界的光

耶稣在若9:5重复了祂在若8:12的话:「我是世界的光。」就这样将这个段落与之前的帐棚节和光的意象以及这个庆节在梅瑟时代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同时又提醒我们,帐棚节和旧约的启示均要在耶稣基督内完成,现在耶稣就要把圣言化成具体的行动,祂不单单说自己是光,而是真正地把视觉赐给瞎子,藉此指向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圣洗圣事光照人灵。

耶稣言传身教的态度正是若望福音的圣事观,基督不是空口承诺,祂的圣言确实赋予物质重生的力量,祂用唾沫和了些泥,然后叫瞎子去洗涤。对很多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做法,他们认为耶酥只靠圣言就该足够了,怀疑会用这种有点不合天主身份的物质方法。

事实上,很多现代人都相信使用物质的做法是贬低人的身份,是对人傲气的一种贬抑,但这正是其要点,唾沫和于泥是要提醒人,亚当的创造原出于灰土,英文字「人(humans)」和「谦卑(humility)」不是无关的。

它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亚当的堕落的确是在灵性上的,但却不是无形的,要知道人不像天使,我们借助身体和周围事物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因此,堕落具体化于物质,而不是在无形的领域。堕落的发生并不在于一种思想,而是吃了果子,同样,救赎借着物质,不单是灵性:圣言成了血肉,现在,祂就要借着水、饼、酒、油而工作。

这对于人的傲气来说是一个重击,若望已在过去数章中详述了。正如我们在过去几课中所见,圣言宣布人必须吃祂的肉、喝祂的血,祂的门徒甚至离祂而去。圣言赢取一些相信祂的人,但这些人却不承认自己是罪恶的奴隶,受魔鬼的控制,当祂在这方面更接近要点时,他们的敌意却倍增,到了祂暗示自己是圣言成了血肉时,傲慢的人竟拿起石头要砸死祂(若8:58)。当若望再三宣认耶稣就是新郎、医师、真饼、活水、世界的光时,他同时暗示我们在灵性上是寡妇、瘸子、饥渴者、瞎子,祂的听众大多没有体会到自己的苦境,因而拒绝与祂结合、获得治疗、充饥、解渴和得到光照。

现在在若9里,我们终于见到一个像那撒玛黎雅妇人一样明认耶稣的人,他没有坚持自己已能看见而不需治疗,他知道自己看不见并需要人帮助。耶稣把和了唾沫的泥涂在瞎子的眼睛上,然后叫他到史罗亚水池洗涤,就这样,祂把早前说自己是「世界的光」的话化为行动。

那人来到第九课已谈及的史罗亚水池,这水池就是帐棚节时司祭去取一大壶水回圣殿(过去的帐棚)的地方,然后在一片哈肋耳(咏112-117)和悦耳歌声乐曲中,把水倒在全燔祭台上,以纪念以民当年在旷野喜获甘露于盘石的经历。现在瞎子用同样的水洗涤后,回来便看见了,明显地带出洗礼的意象来,不仅是水,还有那光使他复明。初期教会也称洗礼为「光照」(弗1:8、希6:4、希10:32)。事实上,在古时,这段经文是从望教到洗礼这个时期必须诵读的。

看见和看不见

在整部若望福音里,耶稣造成了「分裂」(参阅若9:16)(希腊语称为「schisma」,是英语「schism(分歧)」一字的字源),就如耶稣曾说过:「你们以为我来是给地上送和平吗?不,我告诉你们:而是来送分裂。」(路12:51),自若7以来,我们已多次见到耶路撒冷的群众因了祂而出现分歧,现在在若9再度出现。

瞎子获治愈后,「他们中间便发生了纷争」(若9:16),深信自己在天主眼中是义人的法利塞人坚持耶稣是个罪人,他们给耶酥定罪的部分原因(再一次)是因为祂在安息日治病。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竟看不到安息日的真义,正如耶稣上次在安息日行圣迹而被他们批评时曾答说:「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若5:17)圣父是在创造宇宙后,在安息日休息(创2:3),但我们的罪造成了一种道德上的反创造,于是圣父通过历史一直进行救赎工作,这项工程在耶稣的出现,以及祂带来新创造的「安息」达到高峰,(希5-6),可惜法利塞人蒙蔽了双眼,看不见这个圣迹的真义。

同时,若望显示瞎子看得越来越清,他先说耶稣是「那个人」(若9:11),然后称祂为「先知」(若9:17),接着承认祂为「人子」(若9:35),最后称祂为「主」(若9:38),同时他也增强了勇气和判断力,去面对法利塞人各种高压手段、绝罚、侮辱和恐吓。他的遭遇预示了基督徒最终被逐出会堂(对当时的若望福音读者来说,形势已很严峻),也显示出早期基督徒所面临的家庭分裂,家庭成员由于害怕基督的敌人,为他们担保时会说:「他己经成年,你们问他罢!」(若9:21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瞎子肯运用常理,但耶稣的敌人却多次拒绝事实,瞎子以常理指出:「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 我曾是个瞎子,现在我却看见了。」这想法正相反敌人们所坚持耶稣是个罪人的理论。面对这众目昭彰的答复,法利塞人丑态百出,不断地借提问来逃避光明,也不想知道真相,最后恼羞成怒地把瞎子逐出会堂。

就在瞎子被自己的人离弃以后,耶稣出现在其眼前,并欢迎他,不是在肉性的以色列中,而是在神性的新以色列里(若望多次表示祂就是新梅瑟)。

耶稣问他说:「你信人子么?」这名号使人想起达7,「人子」在达尼尔的神视中是一位奥妙的人物,他看见祂领受宇宙的统御和普世的朝拜。那获治愈的人明认耶稣说:「主,我信。」(若9:38)然后朝拜祂,他在史罗亚水池得到的「洗礼」给他带来圣言最深切的光明。

事件却蒙蔽了耶稣和瞎子的敌人,不是耶稣令他们这样,而是他们咎由自取,他们因自己的傲慢而不想看见,不承认自己是失明的,故此拒绝了世界的光。耶稣以若9最后几节做出概括:我们看得见,你们的罪恶便存留下来了,这罪恶终于在他们杀害耶稣时暴露无遗。

教理联系

摘自天主教教理

9:40-41:「耶稣亲切地与税吏和罪人吃饭,一如对法利塞人一样,这使法利塞人甚为反感。针对那些「自充为义人,而轻视他人的」(路18:9)法利塞人,耶稣声明说:「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5:32)。而且祂还向法利塞人进一步强调,由于罪恶那么普遍,那些自以为不需要救恩的人,已成了看不见自己的瞎子。(588)」

(摘自《天主教教理》香港公教真理学会199610月初版)

罗马之声

教宗文章摘录

耶稣治愈那生来就是瞎子的人时所说的话的意思如下,当门徒问祂时:「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借着使瞎子见到光明,耶稣在这残缺者身上彰显了「天主的工作」,也使那些获悉此圣迹的人得到益处,瞎子这圣迹性的痊愈成为他相信基督的标记,同时也令其他人发生争议(若9:16)。获得光明的瞎子宣认了自己信仰的同时,也彰显了重要的「天主的工作」 他获赐了救恩和光明的恩宠:「你信人子么?」「主,是谁,好使我去信他呢?」「你已看见他了,和你讲话的就是!」「主,我信。」(9:35-38)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88118日公开接见。

撮  要

在这一课,我们可以看到:

1. 无辜地受苦可能是分享基督的苦难。

2. 耶稣以圣言和物质圣事性地治愈了瞎子。

3. 治疗的手法与若7的帐棚节联系在一起,以及那几章里的水和光的主题。

4. 治疗在犹太目击者中造成了分裂。

5. 获治愈的那人逐渐了解耶稣是谁,并能「看见」祂就是人子和主,遂朝拜祂。

6. 法利塞人驱逐了获治愈的那人,但耶稣却接纳他成为追随者。

7. 耶稣的敌人显示自己仍是失明的,他们继续被傲气所蒙蔽,而拒绝接受那光。

天主教交流网版权所有CatholicExchange.com传播

天主教思高圣经学会编译圣经经文版权属于思高圣经学会